希望尽快开设碳中和本科课程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图片
图片
人物简介李佳港科大(广州)社会枢纽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副教授江门双碳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从事碳捕集与封存研究近20年多次主持电厂化工厂等CCUS技术改造参与多项国内国际政策制定
今年3月以来,高校布局碳中和研究与人才培养步入快车道。3月14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宣布,经学校教务委员会正式批准,该校成立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3月15日,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立仪式暨碳中和论坛举行,该研究院是北京大学面向2030年重点布局建设的四大交叉平台之一,也是该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重点。
事实上,据南都记者观察,自2021年起,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加入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比如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研究院等。
高校聚焦碳中和研究与人才培养,意欲何为?当前碳中和人才培养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为此,南方都市报专访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副教授、江门“双碳”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李佳,分析“双碳”人才培养的形势,以及学域发展的未来。
谈人才
“双碳”人才需求量在不断增大
南都:在您看来,当前“双碳”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李佳:我国高度重视“双碳”工作,2020年9月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其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当前,我国“双碳”人才还是相对紧缺,但需求量在不断增大。我从事这个行业有差不多20年的时间,以前这个行业和领域的毕业生还会担心找不到工作,如今能源企业、政府机构等都主动寻求和招聘很多“双碳”专业毕业生。而且,“双碳”人才紧缺不仅反映在能源行业上,还反映在快销等行业,比如低碳面料的研发就涉及“双碳”人才的投入。
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的成立,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号召、致力于培养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学域致力于培养能够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的下一代领导者,并为迈向可持续未来的目标制定技术、制度和政策解决方案。
谈学域
围绕重大领域开展交叉、协同与融通
南都:与其他高校设立研究院不同,港科广成立了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请问如何理解“学域”这个概念,它与“院系”有何不同?和研究院相比又有何不同?
李佳:毫无疑问,交叉学科在未来教育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而且对于培养我们下一代的年轻工程师,或者从事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以碳中和为例,其本身就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能源或者环境领域,甚至会延伸至低碳金融等领域的知识。
“院系”的整个架构会相对传统一些,专业设置也都相对单一。比如一个理工科院系,并不一定会开设低碳金融等学科和专业,经济系也不一定会教学生传统工科必须学的专业知识。
港科广运用跨学科理念、淡化“学科”色彩,围绕重大领域开展交叉、协同与融通,牵涉的交叉学科较多,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兴学科发展,所以称之为“学域”。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涉及的学科,不仅有高等数学、力学、线性代数热工学等,还有碳捕集与封存、负碳技术、碳移除技术、低碳金融、低碳经济等,整体学科覆盖面会更为融合、新颖。
值得一提的是,学域之间没有严格的学科边界,港科广的学域将随着现实问题不断发展和演变,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枢纽。
学域与研究院相比,研究院更多是把各种不同院系的老师聚集起来,合作完成“双碳”的科研任务或者项目;学域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会从学生所需要学的知识、毕业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架构出发,设置师资、课程、科研等重要内容,同时学域里的老师都会以教学和科研并重,专注于“双碳”相关研究。
谈师资
在未来1-2年内扩充到20名老师
南都:作为“双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您在学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李佳:我主要是负责科研队伍的建设,以及碳中和本科课程的设计。目前我们学域已经有4位专职做碳中和研究的老师,计划在未来的1-2年内扩充到20人,与港科大一个传统院系的师资数量差不多。
我希望招聘的老师是某一领域的国际顶尖人才,一定要具备国际视野;只有老师水平足够高了,才能给学生看到一个更不一样的世界。同时,也希望学域的老师都有不断发展、更新自己知识架构的自驱力;因为“双碳”领域的相关研究一直在不断更新发展,从低碳到零碳再到负碳,所以老师也需要有自我学习、知识架构调整的能力。
南都:作为学域启动建设后首批引进的学术人才之一,您对学域人才培养工作有何想法与规划?
李佳:我们希望培育能够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因为大湾区是中国碳排放非常高的地区,减碳的压力比较大。我们认为,不能仅仅用传统的减碳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更多地需要研究零碳、负碳技术来提供解决方案。
然而,国内从事负碳研究的专家学者比较少,想培养学生学习负碳技术自然也比较难。因此,我们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既要在“双碳”科研工作上国际领先,还要做好“双碳”人才培养工作、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真正影响身为减碳主力的下一代人。
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是港科广建校后得到批复成立的首个学域,现在碳中和本科课程还在筹办中,希望可以尽快开设相关课程。接下来,我们还会讨论、规划本博连读八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希望更多“双碳”专业本科生能继续学习深造,在这个领域不断钻研有所成就。
谈科研
助力国家在政策层面推动“双碳”工作
南都:当前您积极参与学域的引才工作,为教师队伍发展和建设出力。对此,您希望在研究领域方面有何建树与突破,提升学域的研究成果和显著影响力,达到自下而上的正向反馈和影响作用,服务我国重大战略需求?
李佳:我还记得,我开始做“双碳”研究的时候还是“坐冷板凳”,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如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这个行业和研究突然火起来了,这其实就是自上而下推动的过程。
事实上,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一直都会将相关的研究数据、研究技术反馈给国家,助力国家在政策层面推动“双碳”工作的开展。比如,我自己就做过碳直接移除、碳捕集预留等研究,这些概念其实也都被写进各种政策建言、政策规划当中。所以我也希望将来招聘到的老师,可以一起在政策推动下开展“双碳”研究,将自己的研究通过技术、政策制定、金融支持等各个方面回馈于社会。
去年,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其中就提到,要推动高校组建碳中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所以我们也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将更为重视碳捕集与封存、低碳政策、低碳金融、储能等方面的研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去年12月,港科广与江门市政府发起共建的江门“双碳”实验室揭牌。它将整合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一批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先进的“双碳”科研示范基地。这是一个政产学研合作项目,老师可以在这里开展相关研究,将来学生也可以在这里开展社会实践。
采写:南都记者孙小鹏实习生陈姝妃通讯员卢梦舟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