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二战德军摩托部队的兴衰 宝马R75油箱上的“小头盔”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军摩托部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片
宝马R75挎斗摩托在战争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摩托部队可以执行侦察任务,并且配备了机枪等武器,能够在敌方撤退时,及时迂回到其退路上进行伏击和封锁。因此纳粹德军运用摩托部队,在欧洲战场上取得了重大成功。
图片
宝马R75挎斗摩托在边车上配备了MG34机枪。
当时,德国批量生产世界上性能最出色的挎斗摩托,德军摩托部队装备了多个型号,其中数量最多、最著名的就是宝马R75和尊达普KS750,它们与“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坦克一起成为德国闪电战的象征。
图片
早期生产的宝马R75挎斗摩托车,注意油箱上方只有一个凸起很小的方形盖板。
宝马R75为前后轮配备了液压制动系统,前叉有伸缩缓冲功能,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性,增加了用途。
图片
五个德军空降兵坐在挎斗摩托上,车后还拖着一门Pak 35/36型37mm反坦克炮。
与大家熟悉的挎斗摩托车不同的是,宝马R75边车同样有驱动装置,还为边车驱动轴配备了带锁定功能的差速器。这不仅增强了这种挎斗摩托的机动性和越野能力,还可以牵引拖车和轻型反坦克炮。而德军也将其列为轻型牵引车,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
大众-82桶车的低廉生产成本,让它成为德军的最爱。
然而,出色的性能让宝马R75的生产成本相当高昂。一辆宝马R75挎斗摩托的成本相当于三辆大众-82桶车,而尊达普KS75的成本甚至还要更高一些。德军在策划闪电战时,为了追求一线侦察部队的高机动性,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图片
在战争重演活动中,宝马R75挎斗摩托拥有重要地位。
挎斗摩托的优点就是德军可以灵活运用这种运输工具,轻松组建突击部队。挎斗摩托的结构相对简单,可以快速更换故障部件。最高行军速度达到40千米/小时,超过了当时军用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超过30千米/小时。
图片
高速推进的德军摩托部队。
由于挎斗摩托较轻的重量,提供了相对汽车更出色的机动性,可以执行敌后高速穿插的任务。摩托部队可以在敌军回撤之前,就快速抵达重点目标并将其占领,延缓敌军撤退速度,为德军装甲部队的合围创造有利时机。
图片
后期生产的宝马R75油箱上有一个尺寸不小的奇怪部件,形状类似小头盔。
然而,挎斗摩托优点的另一面就是缺点,这些缺点恰恰是它们较轻的重量、简单的结构所决定的。相对汽车而言,挎斗摩托的运载能力较弱,缺乏舒适性,防御能力几乎没有。如果参与行动的部队规模较大,比如一个步兵连,那么最好还是使用几辆卡车。
图片
行驶在巴黎街头的德军摩托部队。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道路条件。纳粹德军在进攻法国时,因为法国拥有在当时非常出色的硬化道路条件,所以非常便于德军摩托部队的快速行进。在前线被德军装甲部队凌厉攻势打得灰头土脸的法军,在撤退时又在敌后遭到德军摩托部队的伏击,很容易就发生崩溃,然后大批人员放弃抵抗选择投降。
图片
苏联广袤的土地和糟糕的道路,让德军无法复制“闪电战”在法国的胜利。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军进攻苏联之后,却遇到了想象不到的困难。恶劣的天气,以及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硬化道路,让德军摩托部队失去了快速行进的优势。雨季时,苏联大部分道路都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泥潭,就算卡车也无法行进,更不要说摩托了。此时如果遭遇苏军游击队,那么损失就非常惨重。
图片
雨季时,东线无尽的泥泞道路成为德军的噩梦。
需要说明的是,挎斗摩托相对汽车而言,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越野能力却并不强。依靠摩托车手的能力,很难将一辆重达400千克的挎斗摩托从泥泞中拉出来,不得不求助于附近的步兵部队。如果此时挎斗摩托上运载了弹药,那么这个过程将非常痛苦。
图片
旱季时,摩托部队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随着战争的继续,东线战局日益胶着,“闪电战”已经宣告失败。1942年,摩托化步兵旅就已经将挎斗摩托从作战序列中撤出,移交到侦察营。尽管它们仍在执行侦察、巡逻、通信等任务,但是重要性已经降低很多。
图片
配备担架的宝马R75挎斗摩托。
基于以上的原因,纳粹德国的高层不得不重新审视挎斗摩托高昂的成本,毕竟第三帝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极限,德军宁愿选择三辆桶车也不愿要一辆挎斗摩托。加之东线的实际情况,挎斗摩托已经失去了发挥空间。1944年,宝马R75和尊达普KS750停产,两种摩托共生产了超过35000辆。
图片
宝马R75摩托的油箱上有一个类似头盔的部件。
在一些宝马R75摩托上,您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细节,油箱上有一个类似头盔的部件,外形还比较大。通过外形无法判断它的用途,不过可以排除工具箱的可能性。而早期生产的宝马R75摩托上,就没有这样的设计,只是有一个尺寸不大的盖板。
图片
打开这个盖子,发现里面竟然是滤清器。
事实上,这是宝马R75在发动机进气系统方面的创新设计。该设计的独创性就是将空气滤清器从原来的位置——油箱下方——挪到了油箱上方。这个改进就是针对德军北非军团的特殊需求而专门设计的。
图片
非洲军团早期装备的宝马R75挎斗摩托,并不适合在沙漠地区使用。
德军组建北非军团时,并没有根据沙漠地区的特殊环境,研制相应的武器装备,造成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具体到宝马R75摩托,问题就是前轮卷起沙尘很快就堵塞了位于油箱下方的空气滤清器。
图片
执行牵引任务的宝马R75挎斗摩托配备了一个特殊设计的牵引钩。
经过改装之后,宝马R75摩托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穿过油箱,空气滤清器位于油箱顶部,盖板形状类似头盔。由于滤清器位置升高,需要过滤的空气中沙尘含量更低,使其负载下降了数倍,维护间隔时间大大延长。
图片
牵引拖车的宝马R75挎斗摩托。
将空气滤清器改到油箱上面,也带来了另一个好处,那就是涉水深度大幅提升,能够越过以前无法通过的溪流。针对北非战场的需求,宝马公司快速做出如此出色的改进,确实值得钦佩。后续生产的宝马R75,都采用了这样的改进设计,方便了生产环节。
图片
现在宝马R75挎斗摩托已经成为许多军事爱好者珍视的收藏品。
改进后的宝马R75确实提升了涉水深度,但遭遇泥泞路面时,依旧没有很好的办法。二战初期发挥重要作用的德军摩托部队很快陷入平庸,昔日的荣耀逐渐被失败取代。现在,宝马R75挎斗摩托已经成为许多军事爱好者追逐的目标,相信油箱上的空气滤清器会变成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