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日|女性和知识产权:加速创新和创造

图片
2023年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
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是:
“女性和知识产权:加速创新和创造”
知识产权听起来很“高端”
其实离我们生活并不远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它打交道
当你看一段短视频
你去电影院看电影……
这些行为都会和知识产权产生关系
图片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特别策划融媒体直播访谈节目《女性知识产权:加速创新和创造》,特别邀请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闫朱林,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邱磊,知识产权学者宋健,共同探讨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了加强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每年的4月26日被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等,为新时代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今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以及世界知识产权周,内蒙古自治区在落实知识产权宣传方面有哪些安排?
      2023年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女性和知识产权:加速创新和创造”,作为男性您怎么看待这个主题呢?
     今年是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5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那么,在提升商品品牌的价值方面,您觉得目前我们做得怎么样?今后还可以怎样突破?
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区专利授权总量13.01万件,比上年底增加2.31万件,同比增长21.59%;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4件,比上年底增加0.22件。有效商标注册总量33.25万件,比上年底增加3.75万件,同比增加12.71%。驰名商标84件。地理标志商标183件,比去年新增7件,注册数量列全国第12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1件。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28.2亿,同比增长80%,其中:专利质押融资金额25.2亿元,同比增长170%,增幅列全国第一。
      在知识产权推动创新及加强保护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有以下举措:一是在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上,出台了《“十四五”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内蒙古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全面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内蒙古专利奖评奖办法》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二是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委托内蒙古科技大学等5家高校院所开展高校院所专利转移转化工作,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等4家单位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内蒙古晶陶锆业有限公司以350万元购买了内蒙古科技大学两件专利10年期使用权,首次通过独占许可方式成功开展知识产权运营。三是推动建立自治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和布局中心5家。自治区首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包头第一机械集团建立的装备制造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授牌成立。四是建设草业、乳业、稀土、羊绒、沙棘5家自治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荐2家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与教育厅建立了3家自治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完成了4所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贯标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执法
工作情况
      (一)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加大监管执法保护力度,严厉查处各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全区市场监管部门先后查处侵犯服装、鞋帽、烟酒、防疫物资、农资等一批侵权假冒商标案件。2022年,全区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306件,案值241.4万元,罚没金额175.16万元。
      (二)严厉打击专利侵权假冒和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2022年,全区共查处假冒专利案30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273件(含250件电商案件)。持续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查办的“内蒙古蒙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案”(没收违法所得5.32万元,罚款10.65万元)作为全国典型案例发布,同时,在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第一期培训班上作重点介绍。
     (三)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商品销毁工作。组织各盟市围绕“4·26”等重要节点,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制定印发了《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统一销毁工作方案》,强力表明我区监管执法部门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决心和信心,有力震慑了侵权假冒违法分子,一季度,全区市场监管部门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6265.24吨,货值2164.94万元。
    (四)积极推动建立联动执法协作机制。加强部门执法联动,开展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先后签订《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华北五省市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协议书》《黄河生态经济带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书》《东北三省一区市场监管部门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备忘录》等,实现“区内盟市全覆盖、周边省区全贯通、重点省市有协作”的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工作协作机制。
    (五)加强打击侵权假冒宣传工作。截至3月底向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内蒙古)报送信息67篇。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我们组织协同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林草部门开展“严厉打击侵犯林草植物新品种权和制售假劣林草种苗行为”主题普法宣传活动。4月22日,联合自治区公安厅生态环境食品药品侦查总队共同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开展校园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典型
例子
      2022年以来,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执法,针对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点商品、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有力保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4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2年知识产权执法典型案件。其中,内蒙古蒙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涉嫌无专利代理资质擅自开展专利代理行为案件入选典型案例。
      2021年8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移送线索,对内蒙古蒙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涉嫌无专利代理资质擅自开展专利代理行为进行执法检查。
      经查,当事人自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在未取得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展代理专利申请、专利权无效宣告等相关业务,共收取专利技术服务费8.37万元,违法所得5.32万元。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专利代理条例》第九条和《专利代理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构成无专利代理资质擅自开展专利代理业务的违法行为。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5.32万元,并处罚款10.64万元。
      专利代理行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行业规模逐步壮大。由于受利益驱动,未经许可擅自开展专利代理业务的“黑代理”也随之出现。这些“黑代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会给创新主体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案中,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行专利执法职责,严厉打击专利代理违法行为,规范了专利代理秩序,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王   莎 张   敏
编辑:赵佛佛
审核:岳   楠
监制:和   岩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新闻广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