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上海车展后,丰田汽车CTO表态中国事务中国决定!

图片
尽管一直与中国技术同事保持线上交流,但上海车展期间的实地走访,还是让担任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不久的中嶋裕树感叹,中国让他再次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
4月18日,和以往车展单纯发布新产品不同,这次中嶋裕树希望向外界传递新的丰田造车认知,尤其是向中国市场传递丰田的变化。就在来到中国不久前,丰田全球对外发布新的管理主题——“继承和进化”,这也是丰田汽车此次上海车展的主题。
在上海车展上,丰田汽车对外展示了电动化、智能化、氢燃料等多项技术,并对外亮相“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 智享跨界”、“bZ FlexSpace Concept 悦动空间” 两款纯电车型。
除了展示丰田对未来汽车的理解外,中嶋裕树通过与中国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交流,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了解。作为丰田汽车首席技术执行官,他表示针对中国消费者进行研发已经迫在眉睫,并表态中国事务不必事事与总部商量,丰田中国可以自主决策。
01
中国团队决定中国事务
距离上海车展开幕十天前,丰田汽车宣布将根据不同地区消费需求量身定制电气化战略。围绕“继承与创新”新体制,中嶋裕树表示,丰田会围绕电动化与智能化加大学习与研发力度。丰田汽车计划到2026年推出下一代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现有市场纯电动车型两倍。除了提升纯电动汽车产品竞争力外,围绕制造效率,丰田汽车将继续发挥TPS和TNGA优势,实现高效的生产模式,力争未来丰田汽车生产工序减少一半。中嶋裕树强调,生产工序减半将直接反映到最终产品售价中,意味着丰田未来纯电动汽车成本降低一半。
图片
对于中国事务尤其是未来丰田电动化业务在华发展,中嶋裕树强调:“今后丰田在中国的工作方式不再要求和日本总部商量着来,因为中国市场有自己的声音,丰田只有当机立断在中国现地做决策,才能开发出令中国消费者满意的商品”。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丰田汽车在2月全新经营管理团队任命中,将中国与美国两大市场负责人纳入全球最高经营管理委员会。作为丰田中国业务负责人,丰田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上田达郎已经深刻感受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上田达郎介绍,丰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有两个规划。
图片
第一是和中国现地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推进在中国现地纯电动车研发工作。上田达郎强调,丰田和现地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并不是被全盘接收。丰田会最大化发挥在设计、品控以及丰田对造车理念方面的理解优势。上田达郎拿自己和中国一流厨师举例,两个人用同样的食材做一道菜,大家做出来的味道是不同的,丰田希望在中国制造丰田味道比较浓厚的一道菜。
对于在华合作造车,中嶋裕树补充,丰田对纯电动汽车技术不光聚焦电池续航与能耗,还包括汽车本身的行驶、转弯以及安全性能,包括大家关注的电动化与智能化融合问题,都会在丰田下一代纯电动汽车产品上有所体现。中嶋裕树强调,丰田在中国不会闭门造车,像广汽集团比亚迪一汽集团这些优秀的中国汽车制造商都有值得学习的长处。今后不管与广汽还是比亚迪,丰田在中国都会以“一个团队”的态度共同向前发展。
图片
除了纯电动汽车规划外,丰田第二个中国新能源计划是不单单在BEV和PHEV上下工夫,在HEV上也会投入巨大精力,去完成像BEV一样力度的研发。
目前,混合动力是丰田主要收入来源,丰田混合动力系统成本较第一代产品已经下降至过去成本的六分之一。相比丰田全球混动成本,上田达郎认为,丰田在中国的混动业务未来挑战还是价格。据他介绍,尽管丰田混动产品在华现地化成本达到95%,但许多零部件还是从日本相关供应商采购。
图片
为了提升丰田混动产品在华市场发展前景,包括丰田新任社长佐藤恒治、副社长中嶋裕树在内多位高管向上田达郎表示,中国市场的决策不需要都请示总部,围绕中国市场的决策可以由丰田中国团队直接决定。未来,上田达郎将带领丰田中国提升包括一级、二级与三级供应商现地化比例,尤其是现地化率不高的二、三级供应商领域,将是丰田零部件采购转向中国厂商的重心。
除了决策与采购现地化外,丰田正强化中国现地技术人才的培养。此次上海车展上丰田全球首次亮相的“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 智享跨界”概念车,就出自中国设计人员之手。
02‍
丰田氢燃料每个环节都要找到“中国朋友”
围绕汽车节能减排与能源转型,丰田汽车目标是未来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将从“减少”改为“零”。按照计划,丰田将于2050年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目标是到2030年全球新车单车碳排放较2019年减少33%,到2035年减少50%以上。
作为丰田汽车首席技术官,中嶋裕树为此规划出“电气化、智能化和多样化”三条发展路径。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丰田计划FCEV将追求以商用车为中心大规模生产,重点与商用车企业合作,从中卡到重卡逐步推广。在上海车展上,丰田宣布2024年将在北京建设日本以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专用工厂,北京工厂生产的氢燃料电池零部件日后会提供给国际供应商。
图片
丰田中国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介绍,2022年由于疫情原因,国家四部委规划的五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都没能如期完成示范台数。据他了解,现在有关部门正在评估2022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情况,来制订2024年新的示范城市政策。为什么要先讲政策?原因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车发展初期面临一个同样的局面,必须由政府助力加上企业的努力,才能把市场打开。
罗兰贝格国际咨询公司大中华区负责人郑赟表示,当一个新兴产业市场渗透率不足1%时,必须由公共政策推动发展;当市场渗透率达到5%左右时,会出现大型企业参与到市场中;当渗透率超过10%时,产业市场化的雏形才基本形成。截至2023年2月,国内公告燃料电池车型993辆,客车与专用车各占一半。截至2022年底,国内累计销售燃料电池汽车1.03万辆,距离十四五2025年目标还差4万辆。截至2022年底,国内在运营加氢站245座,但70兆帕加氢站实际运营数量不超过10座。数据证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品、技术与基础建设仍处于政策驱动起步阶段。
尽管产业处于萌芽状态,但董长征强调,氢能已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丰田看好中国发展氢能的前景,因此丰田要在每一个环节都找到“中国朋友”,而且都是丰田以前做乘用车时没有的朋友圈。为此,丰田在华氢燃料电池率先应用于商用车尤其是长途货运车领域,加大示范推广范围,并且在乘用车市场同步开展氢燃料电池技术合作。
图片
目前,丰田汽车与中国主要商用车制造商一汽、东风、广汽、北汽以及氢燃料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商亿华通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究(北京)有限公司”(简称“FCRD”)。FCRD通过6家公司协商共同规划燃料电池商用车产品,一条龙开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电堆等组件技术”、“系统控制技术”以及“车辆搭载技术”。除了整车合作外,丰田汽车向氢燃料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商雪人股份等供应商企业提供丰田燃料电池电堆等零部件。
2023年,丰田中国与海马汽车宣布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开展合作。这是2019年在华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至今,丰田首次向中国乘用车厂商提供氢燃料电池系统。双方计划争取在2023年投入约200台小批量开展示范运营,并于2025年规划2000台运营规模。在首款合作产品落地同时,双方整合国内外资源,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其他市场应用和推广。在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达到一定规模后,双方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料件加工增值免关税等优惠政策,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图片
下一步,丰田围绕物流平台与整车企业合作开发氢燃料电池运输车,计划先期在各个省内300公里左右高速干线物流中实验运转。董长征指出,有了这样一个大范围使用的场景,物流成本会大幅下降,同时也会让有关部门以及消费者、社会舆论看到非常好的氢燃料电池移动出行前景。
中嶋裕树表示,中国与欧洲是全球两大能源消耗地区,围绕中国市场,丰田希望先从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上推动氢燃料汽车产业落地。丰田希望与中国商业合作伙伴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探讨,不仅围绕中国市场,也向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提供建设性意见。
03‍
2026年150万辆纯电动汽车目标一大部分来自中国
早在2021年,丰田就曾发布电动化战略目标,计划2030年前实现全球销售新车中有三分之一为纯电动汽车,大致估算约350万辆。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球新体制发布会上,丰田将这一目标进行优化,到2026年,丰田汽车计划发布10款纯电动新车型,纯电动汽车年销售量达到150万辆。
对3年内实现150万辆纯电动汽车销售目标分解,中嶋裕树认为,大部分销量都需要中国市场来完成。他强调,中国市场电动化的全球性地位毋庸置疑,因此,丰田未来导入中国市场纯电动新车型将占到多数。
图片
围绕中国市场未来承担的丰田电动化战略转型目标,上田达郎作为中国市场负责人以及全球经营管理委员成员,是承担150万辆销量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对此,上田达郎透露,丰田内部从没有对中国工作提出具体销售关键词要求,数字从来不是丰田的KPI。在丰田内部,真正关心的数字是“1”,比如一位客户、一个市场。例如人们关心的雷克萨斯品牌在华发展,丰田的目标不是雷克萨斯什么时间在中国年销量能突破20万甚至30万辆,而是如何争取到更多客户,哪怕一个人也可以。如何把“1”增长起来,这是丰田中国团队的工作焦点。
图片
按照规划,2024年,丰田将在中国推出两款本土研发的纯电动汽车,并在随后几年中继续增加车型数量。负责丰田在华技术研发的TMEC总经理、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上山茂晴介绍,上海车展推出的bZ FlexSpace Concept纯电动汽车会更早上市,并且相对比较早的实现智能化。另一款SUV车型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正在研发中,现在看到的版本还不是最终型态,丰田中国技术团队正不断围绕智能化等维度推进研发进度。
围绕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上田达郎提出三个关键词:丰田在中国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大有可为”;丰田在中国电动化与智能化现地发展“大有作为”;尽管丰田在中国还有还很多地方需要时间改善,但面对挑战,丰田中国认为“事在人为”。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