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恢复建置五十周年系列报道(三)|白云生处 文旅花开

图片
伴随着发展的脚步,白云的文化旅游从悠悠岁月中款款走来。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白云区紧紧围绕优化旅游资源布局、升级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促进“旅游+”“+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白云,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系列报道《栉风沐雨砥砺行——白云区恢复建置五十周年》今天播出第三集:《白云生处 文旅花开》。
草长莺飞四月天,忙趁东风放纸鸢。今年“五一”前夕,2023年贵阳白云国际风筝会、全国风筝邀请赛暨贵阳白云第十四届风筝节系列活动在白云区拉开帷幕。这是时隔16年后,白云风筝节重启归来。已经80高龄,有着30多年“风龄”的风筝人崔华团老人又一次来到了赛场上。白云区风筝节迄今举办了14届,崔华团一届不落地参加了14次。
图片
风筝人 崔华团:第一届风筝节规模很小,我们的风筝就是棉纸做的,两分钱买一张棉纸,再用竹片做骨架。我今年已经80岁了,见证了白云区的发展,从那时候的茅草房变成现在的高楼大厦,还修了高速路,公交车、地铁都通到我们家门口,这是天大的变化,很幸福,真幸福。
图片
今年是白云区恢复建置50周年,白云区以风筝节为平台和窗口,展示了“产业新城 品质白云”的魅力,同时,秉承“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理念,打造“贵阳白云风筝节”这一文体旅IP,宣传推介城市品牌形象,为推动白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图片
白云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 杜晓峰:这次风筝节的恢复举办,对下一步推广风筝文化,打造我省著名体旅融合品牌赛事,更好塑造“爽爽贵阳 品质白云”形象,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图片
每逢周末节假日,白云区泉湖公园都少不了“追风筝”的身影,一条条风筝线,也串联起了一场“纵情山水、畅玩城市”的时代之约。紧挨着泉湖公园的梵华里小镇,曾经是违章占道经营的二手车市场,周边居民对居住环境多有抱怨。2016年,梵华里特色商业小镇作为白云区创建的全域旅游示范区,被纳入了推进文旅融合、商旅融合的建设蓝图中。通过治理和建设,“脏乱差”变身“高颜值”,如今,流量、口碑双丰收的梵华里被称为贵阳的“太古里”。
图片
市民 朱女士:从我家走几分钟就到泉湖公园,而且梵华里就在我家旁边,出门就是地铁站,茶余饭后我们可以去泉湖公园散散步,不想做饭的时候,还可以到梵华里吃一顿美食,我感觉特别方便,居住在这里很有幸福感。
图片
步行街经济在消费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气“旺”了起来,商气自然就更“火热”了。2019年,来自湖南的姜丽丽决定在梵华里投资建业。三年多的时间里,她陆续开了4家不同业态的商铺。
图片
鱼米之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丽丽:这几年,这里不仅有了地铁站,还经常策划各种人气活动和网红打卡点引流,尤其是节假日来店里消费的客人越来越多,这些都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我们很看好这里。
图片
贵阳白云城投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综合部行政专员 张珊珊: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更新泉湖公园里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并将深入联动梵华里,实现“旅游+购物空间+潮玩社交空间”,推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 
图片
文旅花开,芬芳满城。2022年,白云区旅游接待553.18万人次,增速全市第四;旅游收入58.68亿元,增速全市第三;过夜游客量71.81万人次,增速全市第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额完成1489.9万元,增速全市排第一。
图片
白云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 李轶男:今年是白云区恢复建置五十周年,白云区将立足于“观白活力中心”的定位,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开启“铝城记忆”“云城探奇”“林城仙界”“山野灵动”四个系列文旅线路;重点推动蓬莱仙界·蘑力小镇文旅项目、云尚艺术基地,青山、靛山户外文旅等重点项目建成落地,围绕“六爽·六品”,谋划“春享鸢、夏享乐、秋享动、冬享游”为主题的13个系列文旅活动,大力推动白云区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图片
记者/齐凤麟 朱小明 龚奕逸 白云区融媒体
编辑/何冰雪 责编/王瑶瑶 审核/张薇 终审/刘露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