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谷底求翻身的创业真人秀,每集都是猛料|【经纬低调分享】

几年前,一部名叫《富豪谷底求翻身》的真人秀,拍摄了顶级富豪葛伦・史登斯为了证明白手起家的能力而进行的一项挑战——隐姓埋名,且不动用之前的任何资源,没有头衔、没有财富、没有人脉,在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城市,口袋里只有100美元,然后试图在90天内打造出一家价值百万美元的公司。
最终,他创办了一个价值75万美元的啤酒烧烤公司。虽然没达到目标,但已经相当令人震撼了。
受到葛伦大胆尝试的启发,三位企业家也想接受这个大挑战。涵盖了不同性别,不同族裔,不同形式的创业者。他们在三个不同的城市谷底求翻身,发挥自己过往的经验和智慧,以身上仅有的100美元重新白手起家。
在这场真人秀中,我们窥见了这些创业者们的白手起家创业之路的跌宕起伏,以及永不言弃的创业精神。以下,Enjoy:
3个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在美国新冠疫情最严重的90天里,居然把100元生生变成了100万。
看完它,说不定你会发现,自己离百万富翁,也只差100元的距离——
《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二季
 Undercover Billionaire Season 2 
图片
《富豪谷底求翻身》系列真人秀,在2019年前曾经出过一季。
豆瓣评分9.1,可以说是神仙综艺了。
图片
第一季的主人公,是个顶级富豪。
为了证明白手起家的神话仍然存在,他决心进行一项挑战。
图片
先空降到一个陌生城市。
随身只有一个没有联系人的手机,一辆破车,100美元。
接下来,他必须隐姓埋名,且不能动员之前的任何资源,在90天期限内,赚到100万美元。
第一季结尾,富豪最终创办了一个价值75万美元的啤酒烧烤公司。
虽然没达到目标,但已经相当令人震撼了。
图片
如今到了第二季,规则依然不变。
不同是,挑战者们还面临着一个看不见的敌人——新冠。
疫情之下,实体店人流量大减,企业纷纷破产倒闭。
这可不是一个创业的好时机。
图片
虽然如此,这季的挑战者人数却上涨到了3个。
涵盖了不同性别,不同族裔,不同形式的创业者。
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需要。
图片
图片
1
第一个出场的,是房地产大亨格兰特。 
乍一看,颇有点「低配版川建国」的意思。
图片
首先,巨有钱。
靠房地产发家的他,名下拥有17家企业,20亿美元房产。
还有一架印着自己名字的私人大飞机。
图片
其次,成功学大师。
在格兰特眼里,致富是一场游戏。
他不仅是赢家,还可以教会其他人如何赢。
出版过8本畅销书,经常对着几万人次发表演讲,推销成功学之道。
图片
不过,他也并非空谈,一生坎坷,确实有料。
他10岁丧父,家里五个孩子,全靠母亲一人养活,生活极其艰难。
图片
自己年轻时也不争气,堕落成了瘾君子,还曾经被毒贩狠揍。
二十几岁时,格兰特痛定思痛,花了2年时间戒了毒。
然后白手起家,创立了如今的商业帝国。
图片
如此说来,这个挑战似乎对他很容易。
但事实上,格兰特却是三个人中失败次数最多,也是情绪最崩溃的一个。
第一周,格兰特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没解决,全靠好心人施舍。
住,借用房车老板的样车勉强过夜。
图片
吃,全靠房车老板在隔壁餐厅提前打招呼。
账先赊着,吃了再说。
图片
打工?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格兰特致富经第一式:
「我从不玩钱滚钱,只玩人脉游戏
人脉会带来合约,而合约会带来收益」
图片
他迅速从房车老板口中,探到了城里大人物的信息和联系方式。
立马驱车前往,推销自己。
然而此法并未成功,所有人都拒绝了他。
过于自信的他大受挫折,回到家掩面而泣,整个人沮丧到了极点。
图片
短暂调整后,他决定再次一个个致电。
没想到,一个叫小马哥的大老板,给了他第二次见面的机会。
图片
格兰特立刻赶过去,并且早就想好了如何与小马哥建立关系。
这就是他的致富经第二式
「找到他的需求,然后无偿帮他做事」
图片
格兰特主动为小马哥的床垫公司举办促销活动,当日销售额就破万。
他立马被小马哥聘请为营销顾问,还开了1万美金的预支薪水。
最重要的人脉已经建立,接下来就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图片
谁知,节目因为新冠疫情,必须停拍数日。
好不容易等到回归,他又连遭打击。
小马哥已经雇了专业的营销团队,不再需要他。
而格兰特自己也突然感染了新冠,只能在租的房子里居家隔离。
图片
但隔离期间,格兰特也没闲着,他为小马哥想出了3个创业计划。
小马哥最终只同意了其中一个,开营销公司。
他决定自己拉人投资搞房地产,两线并行。
图片
日子眼看一天天过去。
距离节目结束还有30天,房地产投资没拉到,营销公司也一个客户都没有。
格兰特再次丧到了极点,对节目组人员说,想要退出节目。
图片
好在,此时出现了转机。
小马哥为他介绍了一个当地银行,对方刚好需要营销服务。
于是,第一个大单到手。
同时,一处市中心地标建筑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格兰特劝小马哥一定买下它,房地产和公司办公室一箭双雕,全部搞定。
图片
90天很快将结束,通篇看下来:
钱,小马哥付的。
客户,小马哥靠熟人关系拉的。
营销公司,小马哥原有的团队在执行,甚至也是小马哥在管理。
格兰特像个嘴炮大师,似乎全程白嫖。
图片
但仔细一看,也不全是。
格兰特在创业中的最大价值,其实是发现合伙人+构建商业模式。
即建立人脉,发现营销市场空白,加码房地产。
最后的公司估值中,很大一部分价值来自那个巨大的办公楼。
其实小马哥一开始对此很质疑,一个初创公司为什么需要几千平米的大楼。
但格兰特让他明白了翻新地产再出租带来的巨大价值,还教会了他如何进行卖方融资。
图片
只是,格兰特引以为豪的「成功学大师」身份,反而成了他屡屡受挫的桎梏。
夸夸其谈的进取心,放在一个寂寂无名的小镇人上,看起来像个骗子。
毕竟打再多的鸡血,最终还是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支撑,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图片
2
再来看第二个挑战者,白姐伊莱恩。
图片
白姐主要从事建造业,30多岁就成了亿万富翁。
在建造业这个以男人为主的行业里混多了,白姐浑身上下也透着韧劲。
图片
与格兰特一开始的白吃白喝不同,白姐在第一天就找了一个便宜的旅舍下榻。
脏兮兮的盥洗盆,吵闹的流浪汉,还有不时飘来的大麻味,让她每晚都辗转反侧。
图片
但为了生计,她决定以工抵债,通过帮旅舍清洁打扫,换取房费。
倒垃圾,冲墙面,清理厨房里自疫情来就没动过的食材。
刺鼻的腐烂气味差点让她吐出来,但她撸起袖子咔咔就干,毫无怨言。
图片
关于创业,她决心继续从事自己的老本行建造业。
即寻找镇上合适的商业建筑,翻新整修,提高租金,提升价值。
然而,她在镇里连续逛了几天也没收获。
图片
最后,她将目光放在了自己住的便宜旅舍上。
绝佳的地理位置,历史悠久的建筑及品牌,一切都昭示着巨大的潜力。
图片
经店主介绍,旅舍一楼原来做的是堂食餐饮,但疫情之后,生意一落千丈。
白姐在考察了当地农业资源后,说服店主将旅舍改造,变成精品住宿+生鲜蔬果+熟食+外带咖啡的复合模式。
既可减少了人员聚集,又能有多重收入来源分摊风险。
图片
然而接下来的改建计划,简直就是一部建造人的心酸血泪史,几乎每集都能看到白姐暴走的镜头。
今天下水道堵了,陈年粪水在餐厅里咕咕上冒。
明天工人不省心,一个小失误导致6000美元的食材全部报废。
图片
暴脾气的白姐,直接劈头盖脸大骂,屡次和下属、包工头发生冲突。
但关键时刻她也拎得清。
下属骂完了,该安抚安抚,毕竟不能让大家撂挑子。
自己哭完了,该开会开会,抓紧解决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图片
同时,白姐也向观众呈现了一部经典的领导力教科书。
建筑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且需要众多人力。
白姐在短短时间内就聚集起了一支杂牌军。
成员分别来自:原店长,租客,以及她刚认识的美甲师。
图片
这些人大部分没接受过什么教育,但白姐却非常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劣处,并加以引导。
租客中有个厨师,曾经坐过几年牢。
尽管食物烹饪的很好,但经常一头扎进自己的活里,不会分工合作。
图片
白姐没有带着有色眼光去看待他,反而委任他为总厨师长。
并且教导他,如何对自己的团队负起责任。
图片
而当初有进取心的店长,干起建造业的活来却十分拉胯。
要么死等一个供应商,不懂随机应变,导致工期延误。
要么没量好尺寸,买回来的设备,连旅舍大门都进不去。
白姐气急败坏,差点没骂他。
但并没将他排除出团队,而是根据他的专长,迅速调整了工作范围。
图片
第90天到来,新旅舍匆忙开张,试营业第一天就人气爆棚。
而所有人也早就将白姐认定为自己的领导者。
虽然这上司脾气不太好,但大家知道,跟着她准能成事,也准能学到东西。
图片
3
第三个挑战者,莫妮卡。
图片
莫妮卡同样也是苦出身,在单亲家庭长大。
18岁怀孕以后,带着孩子上学,打零工,人生一片迷茫。
但如今的她,是一家音乐集团的共同创始人和CEO。
图片
莫妮卡的90天创业历程,与前两人的鸡飞狗跳不同。全程稳扎稳打,十分顺利。
这种顺利,一方面源于她对创业赛道的选择。
莫妮卡年轻时营销岗出身,且十分关注健康饮食。
在她发现本地低价健康食品的市场空白后,自然萌生了创立养生果汁品牌的想法。
图片
紧接着,从街头调查,样品制作,到消费者反馈,她全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至于寻找投资,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波折。毕竟她自己就是风投,在这方面经验丰厚。
图片
顺利的另一方面原因,来自她一路上惊人的好人缘。
偶尔遇到好心人帮忙不奇怪,但次次都如此,绝对不是幸运。
图片
首先,莫妮卡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少数族裔+有信仰人士。
她特地选择了对非裔友好的社区进行创业,并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教会寻求帮助。
图片
另外,她在推广自己创业项目的同时,非常强调对当地社区的贡献。
这让许多当地人都十分有好感,甚至将自己的车子半价出租给她用。
图片
最重要的,是她独特的人格魅力。
一次试卖会前,水果供应商大意送错了货。
图片
莫妮卡在接到电话时,尽管十分沮丧没有责怪,也没大发雷霆。
结果供应商当晚自掏腰包,很快弥补了过失。
图片
另外,第一次面见风投机构时,对方开出了非常不合理的价码。
她婉拒之后,仍然保持了风度。
在她通过一系列努力,证明了品牌价值后,风投机构决定再次与她合作。
且这一次给出的价码,非常丰厚。
图片
稳定的情绪,脆弱感与亲和力并存的气质,成了她与身边人建立良好合作的重要砝码。
项目有了众人的助力,自然蒸蒸日上。
图片
节目最后,三家公司的估值一一揭晓:全都超过100万美元。
其中格兰特的公司估值更是高达500多万美元。
图片
当然,三人能在短时间内拉到如此多的投资额,与节目摄影机的存在密不可分。
毕竟,一个空口套白狼的骗子,不可能找人拍下行骗过程。
除此之外,节目规则的弊端,在第二季中也越发显露。
节目追求的是短期内的企业高估值。
这很容易让创业者们忽略了企业后续的发展,以及像本地人一样,为社区经济提供真正帮助。
图片
秀,毕竟是秀。
但我们依然可以在这场秀中,窥见一些创业者的真实样貌,并且从中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法。
例如,人脉不论在何时都极为重要。
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永不放弃。
因为即使再成功的创业者,也有崩溃、迷茫、犯错误的时候。
图片
只要抓住任何一个眼前的小机会不放过,后面可能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依然可以从小事做起,带着热情去拼、去努力。
说不定,转机就在不远处。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