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代言 提案助力 高密打造非遗小镇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绿意浓浓,硕果飘香。眼下,正值大棚瓜果抢“鲜”上市的好时节,走进高密姜庄镇李仙村生态果蔬园,枝叶繁茂的藤蔓上挂满了翠绿的甜瓜,游客们三三两两穿行其中,体验着采摘乐趣。
高密市政协委员、高密市姜庄镇党委副书记赵栋化身“乡村代言人”,正与果农们一起为游客介绍瓜果品种,“这是博洋9号,又香又脆,保你甜到心窝窝。这是羊角蜜……不用洗,我们这儿全是有机瓜果,不用一点农药。” 正说着,“咔嚓”掰开一个羊角蜜,递给游客品尝。
游客刘女士尝了后连连夸赞,“太好吃了,多摘点带回去送亲友。我们是从胶州过来的,听朋友说这儿的瓜脆甜多汁,赶在头茬带老人孩子来尝尝,待会儿还要去泥塑产业园玩呢。”
谁能想到,这样热闹的“春游图”,几个月前还只是一篇提案中的几段文字。年初,高密市政协委员、高密市农业农村局果茶科科长杨艳提报的《加快拓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由该市政协副主席牵头督办。随后,一场提案办理协商“连续剧”拉开帷幕:既有农业和农村委的深入调研,又有农业系统委员的专题视察,还有农业专家、部门骨干、种植大户的协商座谈,在各方努力下提案很快落地见效,区位优势显著的全国非遗小镇“姜庄镇”成为试点,历时月余建成了李仙生态果蔬园。
该园距离国家级非遗项目泥塑发源地—聂家庄村仅2公里,形成与聂家庄民俗文化村、泥塑产业园、红高粱艺博园、产学研实践基地“串珠成线、五点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政协委员帮着宣传,还请了寿光瓜果种植专家给我们指导,这头茬瓜可是‘金瓜瓜’,销量好着哩!”果农老聂笑得合不拢嘴。
“开园以来,我们已接待游客超2000余人次,接到订单量达5万斤以上,预计可实现年收入60万元。五一小长假更是供不应求,游客采摘结束后再向周边玩,像亲子泥塑手工、民俗文化演出,都是打卡必备之地。”姜庄镇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周刚说。
委员金点子,乡村新名片。高密市以“农”为基,以“游”为引,推动“农业+文旅”融合发展,谱写出乡村振兴的“诗和远方”。(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张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