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读了原著才知道,冯化成爱上周蓉,才是他的蓄谋已久

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倾诉哦
让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聆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图片
作者:花语迟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
读了原著才知:
冯化成爱上周蓉,才是他蓄谋已久的算计。
图片
抛开外壳,层层剖析才知,这不过是一个中年男人,仗着自己的阅历和私心,来引诱少女蓄谋已久的算计。
这段感情,即便没有冯化成的出轨,没有周蓉的固守自我,也终究走不到幸福的尽头。
图片
中年男性对女性的算计
情欲,理想,幻梦交织,而其中种种,都不过是一个中年男性对无辜少女,释放他自认为的男性荷尔蒙的魅力。
一开始,冯化成骨子里便有着风流的基因。
图片
但对于当时尚且处在青春期迷茫状态的周蓉来说,冯化成的才华和光环,却正是她所期盼的。
少女时期的周蓉,对于冯化成崇拜和迷恋,附上了一层“朦胧美。”
有才华,有能力,一个在北京的诗人,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诗作,甚至有一定的名头,光环,荣耀,声名几乎都在闪耀着光芒。
而周蓉对冯化成的爱也是如此。
她更爱虚拟的人,却不爱具象化的人。
图片
从她十年前为了所谓的理想抛弃父母,为冯化成一头扎进贵州深山的时候,一切就已经注定了。
而当时冯化成也是有蓄意勾引周蓉意图的存在的。
当一个成年的,尤其是已经成熟的男性,凭借自己所拥有的认知能力,去引诱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孩儿时,这便足以可见他的卑劣。
当时周蓉不过十几岁,而冯化成早已成婚多年,可在那样的境地之下,他还是选择引诱周蓉,与其有着信件往来,生出情愫,甚至将她引到深山里,而正常人谁又会如此?
图片
如果刚开始是因为师徒情分,因为“知己”之名来保持那段关系,那如今便是在做背常理人伦之举。
最开始,冯化成对周蓉保留的,的确是男性对女性的“友情。”
但这种情谊,迈出了师生之间的界限,更超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感情。
但可悲的是:
当时的周蓉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还深陷其中,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爱情。
图片
可爱也分很多种。
周蓉唯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爱是“畸形”的一种,是不被理解的一种。
从两个人通信开始,周蓉便彻底走入了这场陷阱,或者换一种说法——一个中年男人的陷阱。
周蓉初二时开始与北京一位诗人通信,通了一年信后,对方才在信中告诉她,自己曾是“右派”,但已经摘帽了,还允许继续发表诗歌,所以她才能从报刊上发现他用笔名发表的一些诗。他表示要与她中断通信关系,但对于她来说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她明白自己千真万确地爱上了他。
图片
为了一个男人,还是一个丝毫都不知道具体背景的男人,周蓉背弃了家庭。
周蓉临走前在信里说:
“妈妈说,女孩儿的好年华就那么几年,我可我认为,好人生比好年华重要。”
可这不过是借口。
即便后期周蓉到了贵州后,同周秉义写信,并告诉他我们是一种人,并试图希望对方能理解他们的时候,这其实更是一种诡辩。
图片
“哥哥,我亲爱的哥哥,你是全家最明白我的人啊!你知道的,我是你有信仰的妹妹呀!没有信仰我就会像一只被扯掉了头的蜻蜓,可是……我也只有信仰爱情了!除了爱情,还叫我相信什么。”
可如果爱情真的那么重要,那如今的家庭又算什么?曾经所畅谈的理想又算什么呢?
而在同周蓉结婚之前,冯化成是有另一段婚姻的。
但可悲的是:
冯化成为了留住周蓉,希望她同他一起留在贵州,他选择了隐瞒,直至回到北京再次同前妻旧情复燃后,才肯坦露事情,这样的一个人又是何其的自私!
图片
正如文中所提到的:
生逢厄运却有美妻相伴,男人都会很乖的。
很明显,冯化成或许并未曾预料到周蓉的到来,但对于周蓉不远万里的陪伴,他却是乐见其成的。
但可悲的是,周蓉耗费了几年的大好年华,是实现了自己认为的人生价值,却也险些与自己的母亲天人永隔,失去了陪伴家人的机会。
图片
周蓉觉得自己这是实现人生价值,可对于家人来说,这又何尝是一种残酷,是一种不负责任?
冯化成对着周家人说:
自古以来,孝分两种,养口体和养心智,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
这两种孝,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图片
但可悲的是:
这两个人一条都没有做到。
图片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在贵州的那几年里,作者形容冯化成对周蓉的依恋,都如同“小猫小狗依赖主人”一般。
可见,很大程度上,周蓉是被冯化成当做自己的“保护伞”的。
图片
冯化成有酒瘾,在贵州时,逢年过节,周蓉允许他饮几盅酒,但严格限量,唯恐他喝高了说什么醉话招来灾祸。他也很有自知之明,浅尝辄止,那时他很乖,像乖孩子一样听周蓉的话。生逢厄运却有美妻相伴,男人都会很乖的。除了周蓉,到处是视他为敌人的眼睛,他依赖这个工人阶级女儿的保护如同小猫小狗依赖主人,太明白一旦失去了她自己的命运将更加不堪。
当初周蓉来到贵州,正是因为冯化成的那一纸书信。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冯化成又如何不知道,自己当初那封信的魅力。
图片
但他偏偏还是写了,其存在意图,绝不仅仅是同一个未成年的少女讨论文学艺术那么简单。
当一个成年男性,在面对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儿面前拥有绝对优势的时候,一切的一切,便不言而喻了。
事实证明:
贵州深山是理想,而北京则是现实。
从批斗结束,冯化成辗转由贵州回到北京开始,一切便已开始改变。
图片
共患难可以,但同富贵就不行。
对于冯化成和周蓉的婚姻来说,这段话是最具体贴切的形容。
“爱的基础是崇拜。”
这是冯化成同周蓉进行激烈争吵时说的话。
但可悲的是,冯化成和周蓉回到北京后,尤其是在周蓉考入北大后,两个人的差距早已不再是一个级别的了。
图片
而偏偏周蓉是个追求知识,理想乃至能力的人,对于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追求有着质的要求,对于精神的追求和才华的渴望,远比冯化成更甚,可如今的冯化成很明显已经“江郎才尽”了,是以,他们两个人的矛盾才会与日俱增。
当时吸引周蓉崇拜,迷恋冯化成的,则正是他的诗人身份和才华。
何况,而与其说当时周蓉爱的是冯化成,倒不如说她爱的是冯化成身上所固有的光环。
但不同的是:
如今的冯化成名声是再次回归了,好友也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可周蓉却成长了。
图片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痛苦地询问唐晶,为什么陈俊生会出轨时,她给出了确切答案:
两个人在一起,进步快的那个,总会甩掉进步慢的那个。
而这也是冯化成与周蓉婚姻问题的根源。
周旁是个理想派,而冯化成则是个幻想派。
这两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过于“自我”的精神,和反叛心理。
图片
不得不说的是:
冯化成爱的是周蓉的聪敏慧黠,但他后来讨厌周蓉的,也是这一点。
因为,男子天性的控制敌与个人崇拜,要远高于冯化成心中对周蓉的爱。
而周蓉对理想和精神上的追求更高一些。
正如蔡晓光对同学的评价:
“你这个人能吃生活上的苦,但绝不能吃精神上的苦。”
图片
一语中的,且中正狠辣。
而冯化成在江郎才尽后的日子里,却又依靠“性”来获得灵感,但此时对于一向要强的周蓉来说,又如何能忍?
何况冯化成是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背叛。
而这样的两个人,即便时凑到一起,又如何会长久?
剧中的王紫只是其中之一,而书中更多的,则是当年同周蓉一般,受冯化成表面光环诱惑与才华的吸引,所犯错误的女孩儿。
图片
冯化成利用自己的在诗歌界的名声和才华,一如当年引诱周蓉一般来让那些受蒙蔽的女子,来为自己的私欲买单。
“原因百分百出在他那方面,他回北京不久就变了,不但对于追求浮名走火入魔,还添了招蜂引蝶、沾花惹草的新毛病。也许不是新毛病,根本就是旧病复发。我原谅了他多次也无济于事,为了维护一个妻子的起码尊严,只得采取果断方式。”
一切就如同回旋镖一般,扎到了周蓉的身上。
如今这些女孩儿的命运,她又何尝不是承受者?
图片
而当初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介入冯化成的婚姻中,如今王紫又介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前半生命运的循环?
回到北京后的冯化成开始展露本心,这十几年来的颠沛流离,都变成了他倾诉隐忍欲望的借口与理由:
“爱上了我你不吃亏,现在我让你成了北京人。知道不?有的女人为了北京户口甘愿与任何男人上床!”
“我总觉得那十年太亏了,想补偿一下自己。岁月不饶人,不加快补偿就来不及了……仅仅靠创作诗歌,我已经感觉不到人生的充实……”
图片
而冯化成如此做,又何尝不是在侮辱当初自己同周蓉的那段感情?
这段感情的终止,以冯化成的自私开始,也因冯化成的自私而结束。
因果循环,命里轮回,不过如此。
图片
人性之恶的思考
事实充分证明:
自私的人永远自私。
图片
而如今回过头来看:
冯化成的疯狂,也正在于此。
为了一己私欲,他不惜把一个未成年的少女拉下水,来为自己的欲望和孤独买单,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来做出补偿,这又是何其自私!
而对于周蓉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场因果循环!
图片
当她以爱情为名来进行这场追寻,更说出那句“我死都不会和冯化成离婚”时,他们之间的悲剧,便已经种下。
一切早在他们当初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命运之神便在暗中有了决断。
正如茨威格《断头王后》中的那段名句: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图片
当初一时的任性,造成的,却是家庭无秩序的混乱,甚至是亲情的离散。
而值得一提的是:
书中的冯化成在出国后,最后不知所踪,而非剧中一般回到贵州,出家忏悔这些年的罪孽。
剧里,故事的一切缘起与冯化成与周蓉的那封信,而剧尾,故事的一切也缘落于冯化成对女儿无声的忏悔与轻拈的佛珠。
图片
夕照山外,唯余满山红霞。
而那些能够回想的,放下的,忏悔的,便也都在这其中了。
图片
作者:花语迟,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励志做一个努力写作,热爱阅读的女子。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