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水很深。

今天不写食品世界有趣的知识了,而是认真聊聊近期一直比较火热的「功能性食品」。
起因是馨馨最近很沉迷健康生活(是的,她之前都是天天炫炸鸡的,别学她)。于是,QC 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
馨馨:QC 啊,这个功能性食品看上去含有好多功效成分啊,是不是天天吃就会对身体非常好了。
QC菌:呃(⊙o⊙)………(擦汗)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眼花缭乱的「功能性食品」,各有各的宣称,对功能的描述也很多样化,眼花缭乱。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国家标准目前对于「功能性食品」是没有定义的。
所以,就是因为这个「没有定义」,「功能性食品」其实是个水很深的类目。
1
最初的「功能性食品」:
就是指保健品  
「功能性食品」对应的英文是「Functional Foods」,国际上的定义说人话就是,某种食品,除了填饱肚子和补充必需的营养之外,还宣称自己具有某种「功效」(比如增强身体某种生理效应,或者降低某些疾病风险等),那就都属于「功能性食品」的范畴 [1]。
馨馨;这听上去比较像保健品啊,但又有种「比保健品厉害多了」的感觉!
QC菌:听上去像保健品就对了!
在中国,2014 年以前,中国国家标准中的「功能性食品」指的就是人们熟知的「保健品」。中国的法规之前将「功能性食品」等同于「保健食品」,并称为「保健(功能)食品」[2]。
馨馨:也就是说,2014 年之前,「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
但 2014 年新国家标准出台以后,「功能性食品」这一称呼被废止,统一称为「保健食品」[3]。
馨馨:也就是说,「保健食品」是有国家标准定义的,但「功能性食品」再也没有定义了。
QC菌:是的。目前,国家对「保健食品(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保健品)」的监管相对成体系,相对严格。比如:
• 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需要走专门的程序 [4],之后才能拿到「蓝帽子」标志。
• 保健食品的原料是白名单制的,新原料想获批需要做毒理实验。
• 非营养补充剂型的保健食品只能声称有限的几种功效(目前是 27 种),而且这些功效需要有相应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做佐证 [5]。
馨馨:有哪 27 种呢?
QC菌:增强免疫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改善睡眠功能,促进泌乳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功能,祛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分功能,改善皮肤油分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胃粘膜辅助保护功能。
备注:2022 年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将 27 种缩减为了 24 种,但暂未正式落地。
图片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如此,保健食品也不能宣称自己有任何疾病治疗、预防功效
除了营养补充剂外,大部分保健食品的所谓「功效」都无法说是非常「证据确凿」的。因此,保健品一定要声明「本品无法替代任何药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七十八条: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第七十九条:保健食品广告除应当符合本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外,还应当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馨馨:QC,我没有太懂。如果保健品没有「功效」,为什么还能走审批流程呢?到底对它们,是审批什么呢?
QC菌:不是说保健品没有「功效」,而是说目前对于功效确实有一定的证据,但没有那么确凿。如果相关证据非常确凿,那这种物质往往会直接成为药物而不是保健品。比如降血糖,临床上使用的降糖药物是可以直接实现「降血糖」效果的,而保健品就只能宣称「辅助降血糖」。
保健食品的审批包含非常多的内容,包括保健食品原料、配方、生产工艺、安全性、保健功能评价、包装材料等各个方面。
2
目前的「功能性食品」:加入了
「功能性成分」的普通食品
馨馨:OK!那再说回「功能性食品」。为什么那些「功能性食品」不去申请蓝帽子呢?
QC菌:因为「蓝帽子」申请确实也是需要一定门槛和局限的,对于大部分食品公司来说,申请蓝帽子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目前很多食品公司会选择打「擦边球」。也导致了「功能性食品」这个名词的含义逐渐泛化。
很多「功能性食品」实际上就是往普通食品里加入某些所谓的「功能性成分」,产品本身还是走普通食品标准,没有蓝帽子标志,但宣传的时候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功能性食品」。
在大家对「保健品」普遍缺乏信任的背景下,「功能性食品」因为其名字,反而得到了更多的消费者预期。
举几个宣传术语的例子:
• 往饮料中加入一些益生菌、益生元,宣称能「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
• 往矿泉水中加玻尿酸,宣称能「改善皮肤状态」「增加皮肤水分」。
• 往软糖里添加 γ-氨基丁酸,宣称能「助眠」
• 在碳酸饮料中添加茶多酚和柠檬酸,宣称能「减肥、抗疲劳」
……
但你仔细想想会知道,这些宣称都是不合规的。因为它们没有「蓝帽子」标志,在所有的广告宣传中都不能体现功效。所以它们往往会变着法子来宣传自己的食品。比如「守护肠道健康」「增加宝宝自护力」「喝出好状态」……诸如此类。
这类食品的功效,比起「保健食品」是更加没有保证的。人家「保健食品」好歹做过动物实验或者人体实验,有一定的证据证明其功效。而这类「功能性食品」本质上就是普通食品,「功能性」只要添加了某原料就敢说。
以上这些就是目前狭义上的「功能性食品」的典型案例。
馨馨:那有没有可能,一些「功能性食品」真的有用,只是懒得走流程呢?
QC菌:当然也有这种可能性,但在我看来,这样的「功效」对于消费者就很难保证,只能碰运气了。
3
广义上的「功能性食品」:
万物皆可功能性  
现在「功能性食品」这个概念泛化得比较彻底,除了「保健食品」和刚才说的这类「添加了功能性原料的擦边球食品」之外,还有很多食品也可以算广义上的「功能性食品」,比如:
• 运动饮料、去乳糖牛奶、无麸质食品等供特殊人群食用的食品也算「功能性食品」
• 咖啡、茶,能量饮料之类的有提神作用的东西也算「功能性食品」
• 在普通食品基础上做了减糖,减脂等处理,变得更健康的食品也算广义上的「功能性食品」
……
QC 菌甚至看到过这样的定义:
广义上的「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其实是与「基础性食品」(fundamental food)相对应的,即对日常中式餐饮的补充/优化/替代 [6]。
QC菌:如果按照这个定义,好吧。万物皆可功能性食品。
馨馨:毕竟,所有食品都要提供「吃饱」这个功能嘛。
参考文献:
1.^Functional foods can be defined as dietary items that, besides providing nutrients and energy, beneficially modulate one or more targeted functions in the body, by enhancing a certain physiological response and/or by reducing the risk of disease (Nicoletti, 2012).
2.^GB 16740-1997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1125.html
3.^GB 1674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 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42564.html
4.^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074083.htm
5.^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49662.htm?ivk_sa=1024320u
6.^疫情催生的健康食品新机会,万字长文解读功能性食品业 https://mp.weixin.qq.com/s/iDj-nKMB3K82_JZ4TeoY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