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舌象,肿瘤医生最怕遇到,多数是癌前病变!只需两味药,抗癌调舌!

图片
舌象
在中医望诊中,舌象对中医诊疗疾病、预测身体是否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阶段的肿瘤,会在舌象上有所提示,如果能识别舌象发出的信号,就可以尽早发现肿瘤的蛛丝马迹。到底什么样的舌象有示警意义呢?
图片
有一种癌症,它的发病率在所有的癌症序列中排名第六,如果进入癌症进展期(中晚期)致死率排第四,五年内生存率非常低!
图片
但如果在癌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五年存活率就能达到90%以上!所以如果在癌症病变期能够提早发现,就能够逆转癌症困境
图片
如何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呢?专家在经过几十年的癌症早发现研究后,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说,并有办法控制癌症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在癌症进展期提高五年生存率!
图片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第六位的肿瘤,早期患者缺乏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属于中晚期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贾主任曾在食管癌高发区做过一个舌象课题,他发现在所有食管癌癌前病变患者当中,红舌出现的比例最高。
1
癌前病变阶段舌象——红舌
食管癌癌前病变舌象为例,舌象特点为:
图片
正常为淡红色,癌前病变为“红舌”,代表体内有炎症。
图片
感冒时的“红”不同(如左图),癌前病变呈暗红色(如右图)。
图片
身体症状为阴虚内热容易疲乏,有时会出现消瘦,吃了不易吸收的症状。
2
癌症早期阶段舌象——紫舌
癌前病变如果放任不管,就会进入第二个阶段——癌症早期
图片
舌象出现“紫舌”,代表气滞血瘀“红舌”变“紫舌”也就代表着从炎症到癌症,癌前病变到癌症早期的过程。在临床上称为炎癌转化,在中医上称为阴虚内燥到血瘀的转化过程。
图片
淡红舌-“红舌”-“紫舌”的过程中,变成早癌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把握好癌前病变时期,就能有效逆转肿瘤困境!
3
癌症进展期阶段舌象——剥脱舌
癌症进展期(中晚期)的舌象有什么特点?
图片
剥脱舌(地图舌):指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脱,中间呈镜面状态,光滑,平常不会疼痛。舌苔的产生是由胃气带着五谷运化后,形成的精微物质——津液上乘到舌面。而当胃气严重不足时,就会出现这种剥脱舌,是胃气不足中最严重的一种!
图片
什么样的人会出现剥脱舌?所有的肿瘤患者都会出现吗?
图片
易出现人群:常出现在上消化道肿瘤、胃癌或食管癌人群中。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一种噎膈病也是胃气不足所导致的,它“少年少见”,“中年耗伤者多有之”,年纪渐大胃气不足阴气亏损时,就容易患上噎膈病,“饮食不下,噎膈不通,食则呕”,吃东西不通或吃下去不一会儿就吐出来了。
并且非肿瘤患者也会出现剥脱舌!年轻人身上也会经常出现,具体表现为容易疲乏、感冒,消化不好,当剥脱舌出现在非肿瘤患者身上时:
图片
提示①消化、免疫、内分泌有问题
提示②作息不规律,必须停止熬夜
提示③精神压力大,需要控制好情绪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剥脱舌,不管是小孩、青年还是中老人,调理我们体内的土壤,防止恶性肿瘤的滋生宜早不宜迟!
图片
图片
专家表示,通过舌象就可以大致判断自己处于癌症的哪个阶段。在中医藏象学中,舌象能看出体内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是身体的窗口,所以舌诊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一个有效诊断方法。
1
舌诊前必须知道的事情
漱口,避免染苔
伸舌要向前,姿态要正确
③在舌诊之前不要刮舌
2
肿瘤临床治疗方法
出现剥脱舌,就意味着进入了肿瘤进展期,也代表预后的效果不好甚至五年的存活率更低。剥脱舌患者预后差关键原因在于胃阴不足,在临床上,肿瘤治疗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个:
图片
化疗伤脾胃,加剧胃阴损耗
放疗:偏寒,治热毒之邪,耗竭人的津液,更加容易导致胃阴不足
免疫治疗:中医讲的胃阴不足其实就是免疫力不足,免疫力不足会直接导致免疫治疗受到影响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当然大家也不用丧失信心,即使出现了这种舌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还是有很大几率让舌象恢复正常。
图片
案例
一个76岁的食管癌肿瘤病人,在进入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下,选择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采用化疗和免疫治疗,联合中医治疗,在三周后可以明显看到狭窄的食管管道通畅了,病人能够正常进食了。
图片
图片
调理胃阴不足、胃气不足,专家带来两味药,教您在家就能调节免疫、抗癌调舌
抗癌调舌药
图片
【方解】
女贞子30-40g,旱莲草10g
女贞子滋补肝肾,强筋骨、明目、乌发。具有提升白细胞、血象功效,调节免疫,抗癌
旱莲草滋补肝肾
【做法】
做代茶饮,泡水喝
【适用人群】
适合“红舌”与阴虚、剥脱苔人群,特别是老年人;不适合孕妇和肠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
【专家提醒】
女贞子还有瘦身的功效,搭配荷叶一起喝是一个很好的瘦身方
旱莲草+女贞子为经方二至丸
仙鹤草红枣饮
图片
【组成】
仙鹤草20g红枣10-15g
【适用人群】
适合“紫舌”与阴虚病人,孕妇、小儿不宜饮用
【效用】
补益扶正、止血活血、抗癌止痛
【专家提醒】
仙鹤草与红枣搭配做代茶饮,可以缓解仙鹤草的辛燥、苦味
来源:北京卫视养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