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IC高峰论坛·广州场胡学强、潘速跃教授专访:TK补充治疗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卒中复发

图片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早恢复再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主要措施包括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等。侧支循环状态及其代偿程度对于再灌注治疗效果、缺血组织保护和神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开放侧支循环来改善再灌注的治疗方向,近年来愈加受到重视。组织激肽释放酶(TK)作为内源性心脑血管保护物质,在缺血性卒中病理生理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证据表明,TK补充治疗在AIS临床决策中具有潜在价值,被认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近期,由《中华神经科杂志》主办的TK理论与临床创新-高峰论坛(Tissue Kallikrein Theory and Clinical Innovation-Reginal Forum)在全国10个核心城市召开。在5月6日广州会场会议召开期间,医脉通特邀本次大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学强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潘速跃教授进行专访,探讨了TK补充治疗对于减少缺血性卒中复发的价值等话题。
图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胡学强教授致辞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潘速跃教授主持
过去二十年,科技力量不断推动卒中诊疗技术进步,我国AIS血管再通治疗工作同样得到蓬勃发展,但目前AIS的诊疗需求仍未得到满足,您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尽管近年来在卒中溶栓和血管内治疗上取得了进展,但仍然存在AIS患者死亡率高或严重残疾的问题。而目前AIS治疗手段有限,唯一获批AIS全身药理学治疗的是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替奈普酶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替代纤溶药物,仍需进一步证据来支持。其次由于溶栓和血管内治疗存在严格时间窗及禁忌证的限制,AIS治疗率不甚理想,因此目前仍在存在有效治疗手段缺乏的问题。
此外,缺血性卒中复发率高,我国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除了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抗栓、抗凝等二级预防治疗外,对于新型且安全有效的卒中急性期治疗药物的探索也非常重要。由于卒中复发通常与临床恶化和预后较差相关,药物的不断革新将有助于提升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和减少急性期并发症,以进一步减少卒中的复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对TK及TK补充治疗与AIS的关系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本次会议中也展示了诸多相关研究证据,能否请您谈谈您的体会和感受?
此次会议中传达的这些TK相关研究意义重大。TK本身是人体自身存在的一种成分,在体内发挥一定作用,因此相较于合成的药物,TK补充治疗药物具有独特优势。尤瑞克林作为国内唯一获批的TK补充治疗药物,在中国上市已有18年,在国内AIS患者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证据和相关研究结果。TK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明确,临床中有很多应用场景,包括联合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机械取栓等,通过改善侧支循环进一步降低AIS患者致残率。
很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在全球中国率先将这一药物应用于临床,并领先于国外很大一步,如今国外开发的基因重组TK药物(DM199)关于AIS的适应证已进行了Ⅱ期临床研究,获得积极结果并在国际会议上展示,也为我们未来临床使用TK补充治疗增加了更多信心。
世界范围内的卒中复发风险仍然很高,能否请您谈谈TK补充治疗对于减少或预防卒中复发有何价值?
脑卒中患者容易发生复发,且脑卒中复发比首发更容易致残、致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预防复发是卒中急性期治疗的主要任务之一。从改善侧支循环的角度看,卒中急性期建立和促进良好的侧支循环,可提高血管再通治疗的获益,改善预后和降低卒中复发。
由崔丽英教授领衔主导的RESK研究在真实世界大样本人群中验证了尤瑞克林治疗AIS的安全性和疗效。74.4%的经治患者在mRS上看到良好的神经学结果;在复发率方面,该研究显示在尤瑞克林输注治疗后,90天累积复发率仅为2.5%,结合国外基因重组TK(DM199)Ⅱ期临床研究中试验组复发率为2.2%,以及既往其他队列研究报告卒中复发率高达4.2%-7.4%的这些结果来看,TK补充治疗可以更好地降低卒中复发率。而TK补充治疗在降低卒中复发率方面的效果,可能与其持续稳定地扩张二级侧支、建立三级侧支循环所带来的脑血管灌注和神经功能改善相关,但确切机制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TK补充治疗为AIS治疗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选择,想要在AIS治疗领域的有更多的应用前景,您觉得还有哪些路要走?
TK在缺血性卒中方面的应用目前已获得一些很好的证据,但未来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应用的角度来看,TK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相关,是AIS重要的风险预测因子,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改善卒中发病率的重要手段,如果TK能够作为卒中一级、二级预防的有力武器被开发利用,可能会有更多的发展。其次TK作为卒中预后预测指标,被证明是溶栓或介入治疗90天后良好功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另外还有可能预测颅内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但在这些方面未来还需要积累更多高质量的证据。
从治疗角度来看,血管再通治疗后无效再通率高,而改善侧支循环可能会减少无效再通。TK如果能够和血管再通治疗联合,或许可以作为血管再通后补充治疗的有效手段以改善无效再通。在血压控制方面,对于伴有高血压的AIS患者来说,TK能够协助控制血压,对于需要更加严格控制血压的血管再通治疗的患者联用TK补充治疗,也或许对血压控制有更好的效果。总而言之,TK补充治疗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未来还需要更多探索。
总结
TK是人体自身存在的一种成分,在AIS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较于合成药物具有独特优势。TK补充治疗AIS作用机制和靶点明确,临床研究证明TK补充治疗可以改善脑血流,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且可以更好地降低卒中复发风险。同时,国外开发的基因重组TK药物DM199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为临床使用TK补充治疗也增加了更多信心。TK补充治疗被认为在缺血性卒中治疗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待将来有更多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为临床使用TK补充治疗药物提供更好的循证支持,使广大卒中患者有更好的获益。
专家简介
图片
胡学强教授
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主编
广东省卒中学会 法定代表人、副会长
原广东省政协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届常务委员
1996年获“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二项;广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卫生部与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第五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二等奖。30余年来一直从事神经病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科研上主要从事神经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遗传病的研究,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并主编出版了多本著作。
图片
潘速跃教授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南方医院白云脑血管病医院院长
卫健委脑防委重症脑血管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组长
第五届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神经疾病学组组长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总编辑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第九届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卒中学会副会长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脑与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
在Critical CareMedicine、Storke、Neuropharmacology和JCBF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2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