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融板块急涨急跌考验A股,牛市真的来了?

上证指数本周持续走高且冲击3400点,尤其是银行、券商和保险等大金融股轮番异动。很多股民在社交平台发问:牛市真的来了?这一话题,引起了从媒体到券商再到相关机构等多方面的高度关注。
备受关注的是,大金融板块行情似乎来得快去得也猛。昨天还大涨的银行股、券商股,今天上午收盘,银行和证券两大板块分别下跌4.09%和2.94%。
图片
这样的波动更让“牛市真的来了吗”热议愈演愈烈,成热点话题。有券商对此指出,目前结构性行情仍然是“五一”节前的惯性极致演绎。今年市场的主要矛盾并非择时,把握轮动的方向更加重要。
财经媒体也在追问:牛市真的来了么
细心的股民会发现,自4月26日起,上证指数开启了一波上扬行情,指数从3239点最高飙至3418点。尤其是银行股与券商股轮番发力,市场出现一波罕见行情。以银行板块为例,今年最大涨幅达到21%,为2018年以来最高。如果观察其中的个股,涨幅更是惊人。
中国银行在4个交易日上涨24.25%,这支万亿市值的股票,5月8日居然涨停了。中国银河作为券商股的代表,走势更加强劲;5个交易日并没有出现涨停,但股价却大涨了46%。
图片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银行和证券板块的井喷行情,通过拌音、快手和微博等社交媒体,迅速点燃了股民的热情;财经媒体也在追问“牛市真的来了”,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也因此热闹起来。
图片
在抖音搜索“牛市真的来了吗?”,最近3天至少有几十条以此为标题的财经视频,作者包括券商分析师、财经网红和自媒体;在百度上进行搜索该词条,大约也有几十条相关内容;而证券时报、澎湃新闻等有全国影响的媒体也刊发“牛市来了吗?”为主题的报道。新浪、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平台的讨论,更是扩大了该话题的热度。
银行板块上涨是否意味着牛市来临?
那么,近期A股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以至于“牛市真的来了么”成为多方热议话题。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银行股和券商股的良好表现是该话题被引发的缘起。分析人士认为,银行股的这波行情实际上“势在必行”。银行股主要有三大驱动力存在:一是即使经过近期大涨,很多股票的股息率依然在6%左右,市盈率和市净率也依然偏低;二是在经济预期偏弱的背景之下,国债市场表现很好,这有利于红利板块的表现;三是关于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明显利好银行。相比之下,券商板块的股价驱动力,则与一季度业绩和当前的低估值相关联。市场人士分析,本轮券商行情受益于中特估行情扩散,券商在银行保险的带动下实现补涨,同时券商一季度业绩表现较好,且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巨丰投顾的郭一鸣于5月9日发表研报《中国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A股大牛市真的要来吗?》从更大背景上讨论了银行板块近期大涨的底层逻辑。其主要观点是,经济复苏周期以及过热期,A股市场往往容易迎来牛市。而每一轮牛市行情或多或少都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如果说当前行情是一轮牛市的征途,中特估无疑就是此轮行情最大的主线之一,而且是有力的推动者。如果说此次市场的上涨以及可能的牛市,大背景还是经济的复苏,催化则是中特估背景下中字头等大蓝筹的集体发力。
开涨的A股缘何出现了调整?
而针对昨天和今天的短线调整,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调整有可能是对市场过热情绪的纠偏。无论是中特估,还是数字经济,机会可能依然存在。前者跟国债的走势密切相关,其实反映的都是较弱的市场预期,而今天国债表现依然强势;后者,产业发展层面和政策层面给予的利好非常多,也是时代的趋势,现在完全熄火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市场人士提醒A股风险,在市场流动性充裕、没有业绩风险的做多时间窗口之下,“中特估”加速上涨,推动大盘挑战前期高点,创出近一年新高。但市场分化明显,中字头短期超涨,散户尤其要注意风险,此时冲进去容易短线被套。巨丰投顾的研报也表示,毕竟银行整体是夕阳产业,缺乏整体成长性的当下,这种暴涨持续性不可取,即便有中特估背景的影响,或许也是“后中特估时代”了。目前银行的中特估行情来临,会不会成为中特估行情的冲顶呢?这点值得思考和观望。
“牛市是否真的来了”是个伪命题
市场人士因此也提出,牛市是否要来,其实对股民个人而言是一个伪命题——对投资者而言,牛市也可能踏空,熊市也可能稳赚。因此,与其关注“牛市是否真的来了”,不如静下心分析A股市场新热点的变化,把握A股结构化行情。对此,有老股民告诉记者,面对结构化行情,股民要关注和研究以人工智能和中特估为方向的强势板块,尽可能把握市场轮动的节奏,避免高位介入出现被套现象。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结构化行情是近年A股所出现的一个重要特征。什么是结构化行情?业内人士表示,简单理解就是市场涨跌不是所有板块齐涨齐跌,而是会出现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板块涨幅好的情况。 在A股市场刚成立的时候,大部分股票都是齐涨齐跌的,而随着A股不断成熟以及外资不断流入,A股市场逐步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注册制出现以后,市场不断发行新股进行扩容,而参加博弈的仍然以存量资金为主,说白了,就是市场卖出A板块股票,去买B板块股票,结果就是A板块股票下跌,B板块股票上涨;而下一个阶段,市场热点又转移至另外的板块。
华安证券提出,目前结构性行情延续了“五一”节前惯性极致演绎。后市预计仍将维持震荡格局不变,优选结构性投资机会为主。配置上建议关注两条主线及中特估主题:一是经济复苏重点转向需求端,建议重点关注消费风格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美容护理;二是TMT产业行情未休,仍可优选方向,建议在通信和电子中继续挖掘机会。同时可关注中特估概念下的催化行情,低估值且行业基本面改善的银行和有望受一带一路带动的中字头建筑和建材。
兴业证券认为,今年市场主要矛盾并非择时,把握轮动的方向更加重要。年初以来,市场轮动强度一直处于历史较高的水平。随着当前“数字经济”轮动强度从高位开始回落向下,后续该机构认为至少TMT整体调整最剧烈的时候或将逐渐过去,有望在轮动中蓄力并逐渐找到新的方向。“数字经济”中,可关注AI+应用为传统行业降本增效的传媒、建筑等投资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