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抑郁症正名:你所理解的“抑郁症”,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抑郁症!

01、抑郁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它是一种“障碍”
抑郁症究竟是不是一种疾病?不同人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
我们上周分享了一篇由旅美学者、作家、同时也是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彭小华的文章。她认为抑郁症至今仍然无法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精神科大夫只看症状,不问病因,“这个诊断有着主观性和随意性”。
她还认为抑郁症并不是生理疾病,而是个体遇到了人际关系冲突/伤害、人生挑战、负性生活事件后,出现了痛苦、绝望的表现,却被精神医学和药物“建构”成了“抑郁症”。
彭小华的有些看法我非常认同,但她质疑“抑郁症”这个诊断,我认为并不合理。
其实,“抑郁症”只是我们中文语境里的俗称,它的真名其实是“重性抑郁障碍”,英文名称是“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是“抑郁障碍”大类别中最常见的一种。下文我们还会谈到这个大类别。
在英语里,“disease”一般指的是有生理病变的疾病。而“disorder”指的是对个体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的精神心理或者行为问题,所以称之为“障碍”,患者身体上没查出什么问题,但确实存在令其难以正常生活的障碍,这本来就不是一个生理疾病的概念。
只不过,无论是“disease”还是“disorder”,在中文里都习惯性地统称为“病症”,于是就有了“抑郁症”这个俗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抑郁症确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疾病”。但在广义上,它确实属于临床疾病和障碍中的一种。
事实上,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向大众普及“抑郁症”这个疾病,让大家意识到它的存在和特点,并理性看待,这是利大于弊的。相反,如果盲目质疑、甚至否认有“抑郁症”这个病,那将会有很多人深陷痛苦情绪,但得不到及时的重视和治疗,很容易走上自杀的道路。
上个世纪,大部分人对抑郁症还没有客观的认识,他们觉得:哪有什么抑郁症?所谓的抑郁症其实是那些人抗压能力差,矫情,太敏感,自寻烦恼,钻牛角尖,小心眼儿,一根筋,轴,懒……
总之,他们认为抑郁症是个人性格或思想的问题,纯粹是“没病喊病”,甚至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找的借口。别人的这种眼光令抑郁症患者产生强烈的病耻感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不敢、也不愿意求助,更不求医,最终很容易发生悲剧。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实话,即使在现在,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是不少。比如有的孩子已经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症状了,但父母无法理解,还容易采取以下几种错误的应对方式:
第一,父母觉得孩子只不过是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并认为那些并不是什么大事。
所以他们往往会这样安慰孩子,“你想开一点”、“这才多大点事啊,你不要耿耿于怀”、“你要学会放下”......父母认为孩子听了会心里舒服些,没想到孩子更烦躁了,甚至冲着父母大发脾气。
这是因为在某个程度上,父母讲的这些话是“正确的废话”。道理上是对的,但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生病了,这些话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起不到积极作用。
而且,抑郁症患者还很容易从负面解读这些话,“父母总让我要放下,他们就是在指责我不够大度、豁达!”,“是啊,别人都能放下,为什么我不能?我真是太没用了”。这有可能导致亲子关系进一步恶化,又或者导致患者更加自我否定,病情加重。
第二,有些孩子罹患抑郁症后,兴趣和活动减退的症状特别凸显,学习和社交的功能受损很严重,也就是他们想像正常人一样上学、交朋友,但他们做不到。
可如果父母不能理解这种抑郁症症状的话,就很容易会觉得孩子懒,“这家伙明明没有不舒服,怎么就是不上学,还终日在家无所事事、睡懒觉、打游戏?!”
他们非常不满,对孩子提出了生活及学习各方面的要求,比如孩子要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每天学习多长时间等等。患病的孩子根本就完成不了这些任务,父母失望至极,可能会忍不住指责孩子。
孩子本来已经很压抑了,父母的不理解和指责如同一把小刀割在孩子的心灵上,继续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孩子的病情不断恶化。
第三,很多孩子是在青春期时出现抑郁症症状的,除了情绪低落之外,有时还会很烦躁,较之以往更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
这时很多父母会将这类症状与青春期叛逆相混淆。有的父母想着等这个时期过去就好了,有的则认为不能纵容孩子叛逆,而要更加严厉地管教,要求孩子懂事、听话。这也会导致更剧烈的亲子冲突,孩子的病情愈演愈烈。
早在2015年,抑郁症就被列为了世界第4大疾患。还有更骇人的数据,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超过10%,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健康“杀手”。
抑郁症的危害性非常之大!
而如果想让广大父母意识到这些危害,就必须先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而不是“孩子心情不好了”“孩子懒”“孩子叛逆”,然后他们才会愿意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必要时寻医问药,努力想办法帮助孩子恢复心身健康。
02、有抑郁情绪≠有抑郁症
随着我国对国民的心理健康日益重视,再加上近十年来国家大力的宣传、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了解“抑郁症”这种疾病,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人学会了尊重及理解抑郁症患者。这是社会的进步,是值得被肯定的!
但是,大众对“抑郁症”的理解仍旧是比较表浅的,而且在很多时候,大众所说的“抑郁症”并不是精神医学中真正的抑郁症。
其中,主要是“抑郁情绪”、“抑郁症”及“抑郁障碍”这几个概念大众还搞不清楚,很容易混为一谈。这会导致很多大众将不是抑郁症的情况也错当了抑郁症。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抑郁情绪”是几乎每一个人都体验过的、或者都会体验到的正常情绪,也可以理解为“抑郁状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较大、或者较多的困难、挫折及打击时,就有可能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低沉、不爱说话、容易唉声叹气和哭。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emo”了,但这不等同于抑郁症。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很多人对这个数据有所怀疑,“平均每4个青少年里面就有1个抑郁症?哪有这么严重啊?”其实,这个抑郁检出率指的是有过“抑郁情绪”或“抑郁状态”的青少年,而不是抑郁症患病率。
不过,如果个体的“抑郁情绪”持续了2周以上,影响到了正常生活的话,那确实就有可能罹患了抑郁症,这需要及时重视。
那“抑郁症”及“抑郁障碍”又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之间只是叫法不同吗?当然不是了,这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抑郁障碍”包含的范围更广。
在世界上最权威的诊断标准之一、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下简称“DSM-5”)中,“抑郁障碍”含有7种:
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
持续性抑郁障碍(恶劣心境);
经前期烦躁障碍;
物质/药物所致的抑郁障碍;
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
其他特定和未特定的抑郁障碍。
精神科大夫所说的“抑郁症”,主要指的是第二种,即“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简称MDD)。以下是“重性抑郁障碍”具体诊断标准:
A. 在同样的2周时期内,出现5个或以上的下列症状,表现出与先前功能相比不同的变化,其中至少1项是下列的1.或2.
1. 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既可以是主观的报告(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例如流泪)
2. 几乎每天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乐趣或乐趣都明显减少
3. 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来的5%),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
4.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5. 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6. 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
7. 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的、不适当的感到内疚(可达到妄想程度,并不仅因为患病而自责)
8. 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减退或犹豫不决
9. 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反复出现没有特定计划的自杀观念或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B. 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它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C. 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它躯体疾病
D. 不能用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碍或其它精神病性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E. 从无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
不过,大家看完上面的诊断标准之后,千万不要自行诊断。如果怀疑自己或亲朋好友有抑郁症的话,还是要找专业的精神科大夫作出诊察。临床中,抑郁症的诊断过程并不简单,下一篇抑郁症专栏文章我们会展开详谈。
那大众所说的“抑郁症”,其实就不见得是“重性抑郁障碍”了,很有可能是“抑郁障碍”这个大类别里的其它类型。
03、这些精神心理障碍,容易被误以为是“抑郁症”
还有,有些精神心理障碍完全不属于抑郁障碍这个大类别,但也很容易与抑郁症混淆。别说大众分不清,连很多临床精神科大夫也未必能很好地分清。
比如“双相情感障碍”,也叫做“双相障碍”。相信我们公众号的读者们对它并不陌生。顾名思义,双相障碍有两个“相”,一个是“躁狂/轻躁狂相”,一个是“抑郁相”,当患者处于“抑郁相”时,会出现重度抑郁发作,其症状跟抑郁症的基本一致。
有的自媒体文章说丘吉尔、梵高、达芬奇、海明威是双相障碍患者,但也有不少文章说他们是抑郁症患者,可见很多人对这两者分不清。
顺便提一句,画家梵高被称为最著名的双相障碍患者,“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就定在了他生日的那一天。但梵高生前并没有被正式被诊断过这个病,是他去世以后,精神科专家们根据他生前的表现作出的推断。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我们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梵高并不是真正的双相情感障碍,他应该是抑郁症并伴有其他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
还有,很多人遭受了重大心理创伤后,罹患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但没有及时得到准确的诊断、有针对性的治疗,也很容易出现重度抑郁发作,与抑郁症相混淆,患者想维权时还会困难重重。
比如2018年6月,甘肃庆阳一名19岁女生李某奕跳楼自杀。当时很多人一看新闻,第一反应就是,“哦,她是跳楼自杀的,那肯定是抑郁症了”。
但后来公安机关调查发现,在2016年,这个女生曾遭到其高中班主任吴永厚猥亵,然后她很快就出现了精神、情绪问题,随后被当地医院的精神科大夫诊断为抑郁症。
李某奕的家人对班主任吴永厚很愤怒,尝试报案、维权。但因为“抑郁症”是症状学诊断,主流精神医学认为它病因未明,不能证明李某奕的发病与被猥亵直接相关,最多只是其中一个诱发因素。所以,当地公安机关只让吴永厚接受了10天的行政拘留处罚。
后来,李某奕的状态越来越差,家人陪她到北京安定医院看病,该院的专家认为她根本不是抑郁症,而是被猥亵之后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这个准确的诊断更有利于女孩一家维权,但这时她的病情已经很重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她自杀后引起了舆论轰动,公检法部门再次介入调查。2个月后,吴永厚才被逮捕;2年后,也就是2020年,吴某厚才因为犯强制猥亵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正义是来了,但来得太迟了。
类似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之前杭州“粉发女孩”遭网暴后,形成了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她罹患的其实是PTSD,最终继发重度抑郁发作。但不少媒体均宣传其罹患了抑郁症。
还有网上说的靠跳“鬼步舞”治好抑郁症,还走红网络的温州农村夫妇,丈夫范得多曾遭受过严重的车祸,才出现了情绪症状。他罹患的也不是抑郁症,而是PTSD。
04、在恶性事件中,抑郁症经常成了“背锅侠”
除了PTSD继发抑郁发作容易和抑郁症混淆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很容易让抑郁症“背黑锅”。
近几年出现的很多社会恶性事件,比如开车撞人的,弑母的,捅死同学的,故意在闹市区跳楼自杀而砸死人的,媒体调查时发现,很多凶手都曾被诊断精神疾病,甚至发现他们的病历纪录上,有抑郁症或抑郁障碍字样。
接着,网络上往往会出现排山倒海般的、对抑郁症患者的骂声。
其实,很多网友只看到了表象。被诊断精神疾病并不一定就是抑郁症或者其它抑郁障碍,就算凶手真的被诊断过抑郁症,他们伤害别人的行为也往往不是源于抑郁症。
单纯的抑郁症患者会完全地内归因,总是自卑、自罪及自责,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给别人、给这个社会带来麻烦了。所以,除非他们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以为别人要害自己,否则的话,他们一般不会伤害他人,更不会报复社会。当他们决定自杀时,反而会极力避开人多的地方,希望悄然离去。
前段时间轰动社会的热点事件:湖南张家界4人组团自杀,这几个人很有可能就是单纯的抑郁症患者。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意愿非常坚决,但是不愿意伤及无辜,遗书里还特意说明了他们的自杀完全是自己的决定,与景区无关。
所以,单纯的抑郁症患者往往是非常善良的,而且很担心自己会给别人带来不便,更加不会有意伤害别人。
如果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作出了极端的、攻击性的行为,其实是因为他们伴有严重的人格异常,最常见的是重度偏执型人格障碍以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而且这种情况被诊断为“抑郁症”是否存在误诊,非常值得怀疑。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不是出现情绪障碍的患者才会伴有重度人格障碍,很多没有情绪障碍的人也有。像最近冲上热搜的“男子火车上被陌生人持刀杀害”事件,男子只不过跟凶手发生了口角,凶手就突然拔刀对他猛砍。
这种“匪夷所思”案件中的凶手,就往往是重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或者重度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他们往往没有抑郁症,因为遇到挫折几乎不会内归因,只会把责任归咎于外界。
所以,并不是抑郁症会导致攻击外界的行为,而是人格异常。只是因为大众不熟悉人格异常,就对抑郁症比较熟悉,所以一看到凶手曾经被诊断为抑郁症,就把“黑锅”全往抑郁症上扣了。这样是非常不公平的。
当然,这也不全怪大众。因为就连专业人士——国内外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卫生从业人员对人格障碍的认识也不足。
国内主流精神科临床诊断仍是单轴诊断,只有第一轴诊断(即抑郁症、强迫症、成瘾等),缺乏第二轴诊断,即人格方面的诊断。很多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其实有人格问题,而且相当严重,但常常被漏诊了,所以病历上并没有记录,给媒体、舆论和大众留下极大的误解空间。
希望大众以后再看到一些恶性事件时,不要把恶行都归咎于抑郁症,更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认为他们是“害群之马”。
当然,想要大众的看法更积极、理性,我们这些专业人员更要继续努力。希望更多的精神心理健康从业人员能加深对人格异常的认识,多普及相关知识,别再无意中让抑郁症总是躺枪了。
其实,社会大众从不知道抑郁症为何物、不认为抑郁症是种病,到现在对抑郁症越来越熟知,已经是很大的社会进步了。
只不过,无论是精神心理卫生从业人员,还是一般的大众,对抑郁症的了解仍有待深入。
抑郁症的主要病因其实是患者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并不断自我否定而导致的。而每个人的精神心理状态都是动态变化的,我们无法预知以后的人生之路是一帆风顺,还是坎坷波折。
从这个角度上看,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活着,就有可能罹患抑郁症;又或者因为出现了其它精神心理问题,但被贴上了“抑郁症”的标签。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对“抑郁症”持有客观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避免在无意中“污名化”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尽量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学习一些如何令抑郁症更快、更好走向康复的知识。
如果能实现这一点,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害怕成为“抑郁症患者”,患者群体也更容易获得良好、友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加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