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纪念,意外的遗憾,汶川大地震遗址保护的一些往事

作者:唐川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又是一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已是第十五个年头,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15年前的汶川地震,几乎再次刷新了国人对于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的认知。震后这些年,我所在的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同仁们,全身心投入到抢险救灾指导与灾情分析中。
今年,除了防灾避险知识,我想继续谈一谈另一项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工作——地震遗址保护与纪念场馆建设。地震遗址保护与纪念场馆建设,其实也是灾后重建的重要部分,是把人类的遭遇变为历史的见证,给后人以力量——认识自然、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珍惜生命。
在当年汶川地震发生时,国内研究得还不多,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故事。
一、把纪念馆建得又大又多就好了?初步规划其实存在一些问题
地震在造成生灵涂炭、山河失色的同时,也造就了许多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有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价值的地震地质遗址(遗迹),可以作为地震灾害警示与地质科普教育的“活教材”和科学探险旅游资源。
08年震后不久,灾区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建设地震纪念场馆的要求。我作为地质专家参加了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和绵竹东汽汉旺厂区建设纪念场馆的咨询活动。
其实,最初参加遗址规划的设计者既缺少对地震地质基本特性的认识,也不太清楚哪些地震遗址最具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价值,其设计基本是以建筑废墟遗址为主题,对应该如何体现地震遗址存在的科学教育意义认识不足。
实际上,地震活动造成的断层错动、地表隆起是最具自然特性及科学意义的地震遗迹,对受众来说也是最直观最具震撼力的。
世界上几乎所有地震遗址纪念(场)馆都以地震断层活动遗迹为主题,辅以典型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地震损毁建筑物进行保护。
而当时的汶川大地震遗址保护规划恰恰忽视了前者,变成了以地震损毁建筑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废墟保护”。
针对当时对震区众多规划方案的调研,这些初步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规划建设的地震遗址纪念(场)馆数量偏多;
(2)规划建设的单个遗址纪念(场)馆规模偏大;
(3)缺乏对地震遗址地质现象和过程的科普教育价值认识和体现;
(4)对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地震遗址缺乏有效保护措施;
(5)保护重点不突出,保护类型单一。
于是,如何保护汶川地震遗址(遗迹),如何合理建设地震遗址(纪念场馆)显得很重要。
二、保护地震断层遗迹有多重要?汶川地震后,有一件事遗憾至今
1995年日本阪神7.3级地震,由野岛断层活动产生,地震导致地面发生大范围断裂全长达18公里,但野岛断层保存馆内所保存的,仅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40m。
2002年我参观过阪神大地震的遗迹博物馆,博物馆规划范围很小,突出特点是以野岛断层的天然实体来展示引发阪神大地震的断层破裂面与剖面,并陈列了一段道路交通及一间民房的毁坏遗址,配以大量图片和视频全面介绍了阪神大地震发生过程及灾害。
场馆整体布局紧凑,重点突出,露出地面的野岛断层(天然实体),让人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威力。
在场馆内还设有震灾体验馆,参观者可以在振动台上感受约40秒的7级地震强度,切身体会地震的剧烈程度,加深对地震灾害的认识。
图片
北淡町震灾纪念公园位于兵库县淡路市小仓,是为了向后人展示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阪神、淡路地震遗迹而建设的。 
图片
该馆内被称为日本国家指定天然纪念物的“野岛断层”。1995年日本阪神7.3级地震,由野岛断层活动产生,全长18公里,场馆仅展示了140米,真实反映了震后地表破裂和上下盘错动特征。 
图片
野岛断层保存馆内的探槽剖面,是反映地表破裂过程最为直观的地质体,进一步反映断层类型,上下盘运动轨迹,记录了地震发生后地表破裂过程和程度,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大地震遗址纪念馆的“车笼埔断层保存馆”,同样展示了位于极震区的台中县雾峰乡中学操场及跑道上的地表抬升、错动及记录断层活动的地层剖面,这些在断层保存馆内原貌呈现。
图片
图片
相比之下,在汶川震区的地震遗迹保护工作上,至今让我一直感到遗憾的一件事,是未能将清晰反映5.12地震上下盘错动的虹口地震地质剖面进行保存。
我认为虹口地震地质剖面是反映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过程及现象最直观、最宝贵的遗产,震后不久就吸引了全世界不少的学者前往考察和研究。我2002年就参观过野岛断层保存馆,也意识到剖面保护的重要性。我向上级领导讲述了我的想法,他很支持,让我尽快先张罗建个临时的保护措施。但因为当时正在陪同一批日本、新西兰学者考察震区,计划等一周考察结束后就去着手规划建个临时棚,先遮风挡雨将该剖面保护起来。而恰恰在这周下了一场大雨,剖面被冲刷得面目全非,令人遗憾。
图片
这就是虹口地震地质剖面,在上升盘剖面上清晰显示了断层盘相互错动而保留的擦痕,揭示了地表破裂全过程,这在整个震区也是唯一如此清晰的自然剖面。
三、关于汶川地震遗址保护和场馆建设,我们提出了哪些建议?
在综合国内外地震遗址(遗迹)保护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当时汶川地震后的地震遗址保护和纪念场馆建设提出了如下建议:
1.对于汶川大地震遗址纪念(场)馆建设,在数量上、规模上应给予充分的论证。建议沿龙门山300公里的地震带上整体合理布局,根据不同类型遗址的空间展布特征以及组合特点,突出具有科学价值的地震断层或地质灾害遗迹,如2-3处断层错动剖面(需人工措施保护)。
这类遗址的保护可与地质公园的建设相结合,以自然状态下的保护为主。同时,严格控制一般性的地震损毁建筑物遗址的保护规模,不应将大片的一般性损毁建筑物作为保护对象。所有地震纪念(场)馆可统一命名为:“5·12汶川大地震xxx遗址”。
2.鉴于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受到2008年9月24日爆发的泥石流灾害的严重破坏。建议对原北川县城遗址进行现状管理。
原北川县城及其周边,不仅包含有建筑物遗址,还有地震断层、大型滑坡、泥石流以及唐家山堰塞湖等,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性研究和科普教育基地加以保护;但保护的方式仍然是以自然状态为主,辅以少量的人工维护措施。
3.对地震遗址保护区周围山地大量分布的地质灾害隐患体和震裂不稳定斜坡,需要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治工程、监测预警等措施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确保地震遗址纪念馆的安全。
4.对于大多数彻底倒毁的房屋,建议清除废墟,进行土地复垦或土地开发。对于适宜保存的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受损建筑,结合纪念馆的建设,按照建筑物和设施的结构类型,选择性进行保护;对其它的可以清除表层废墟但保留原建筑根基,在馆外建立废墟广场(公园)。
5.地震纪念场馆的建设,应结合地震遗迹保护来考虑。在原址上保护的地震地质遗迹和建筑物应通过建设维护建筑物稳定性来进行保护,维护建筑物宜采用膜结构为主。建议在都江堰市建立地震科学博物馆;在映秀建立汶川地震遗址公园及震中纪念碑;在绵竹汉旺和什邡穿心店建立工业地震遗址公园。
图片
6.申报“中国汶川世界地震地质公园”。以本次地震活动最强的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为主,沿汶川、北川、青川一线长约300多公里的范围内设立“中国汶川世界地质公园”,可满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地质公园的六条定义,建议申报“中国汶川世界地震地质公园”。
7.申报“中国汶川地震遗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从科学、保护或自然景观价值看,汶川地震灾区具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品质,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建议申报“中国汶川地震遗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综上所述,5.12汶川大地震遗址的保护及纪念场馆的建设应遵循尊重自然、分类保护、规模适度、永续利用的原则,对具有典型性、科学性、警示性及观赏性的地震地质遗迹及遗址进行保护。
在规划上应考虑到资源的集群性,景观的协调性、设施的配套性和保护的持久性。修建方案应会同地震、地质、景观、建筑、规划、社科、民俗等各方面学者专家共同进行讨论研究,选取适宜基址和建设方案,确定适度规模,采取具有较强抗震性能和适于陈列展览的结构类型来实行建造。
最后,该建议的基本内容被《汶川地震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采纳,确定了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绵竹东汽汉旺厂区和成都虹口深溪沟作为汶川地震整体保护的四处遗址。
我们认为这四处地震遗址能基本上反映5.12特大地震的成因、地壳运动特征、地震破坏等特点,具有重大的科研及教育意义。
时至今日,汶川震区的地震遗址纪念场馆已按总体规划完成了,其布局、规模和数量也基本合理,达到了集地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灾难纪念为一体的预期目标。
不过15年真的是弹指一瞬间,今天重提遗址保护和灾难纪念,不是为了徒增悲伤,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在铭记历史的同时,好好地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