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203毫米榴弹炮,能在中国复活吗?

作者:鏖战时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曾立项研制203mm榴弹炮,于本世纪初生产了样炮,进行了试射和对比后,最终停止发展了。
不过,最近在国防军用招标网上有一则招标公告称203mm炮试验项目,顿时激起千层浪。网上传言,因为俄乌战争经验的教训,203mm榴弹炮将复活,准备承担我军未来“拆楼”的重任。但笔者要在这里泼一盆冷水了——203mm榴弹炮不太可能复活了。
自身原因
热议最多的是,现在俄乌战争中,在城市战中各种坚固建筑成为抵抗的最佳工事,不论是现在的巴赫穆特,还是鏖战许久的马里乌波尔。俄乌两军为了成功拆楼把已经退役的240mm迫击炮都拉出来了,2S7“芍药”型203mm自行榴弹炮更是俄乌两军的主战力量。
那么,当年我国为何停止发展203mm榴弹炮呢?203毫米榴弹炮在现代战争中有前途吗?
图片
苏制2S7型203mm自行榴弹炮
我国停止发展203mm项目,并不是单纯因为苏联解体、失去作战目标才叫停的。这个项目的优先级,甚至高于现在服役的155mm榴弹炮,当时155mm是备用项目,准备为出口而开发的。
在203mm榴弹炮研发的过程中首先出现的问题是,太重了、太长了:自身重量已经17吨、身长11米多了,当时国内没有合适的牵引车;第二个问题就是因为笨重带来的放列时间过长,足足需要5分多钟,当时美军的反炮兵作战能力已经达到从搜索目标到摧毁只需6分半钟左右。也就是说准备好后最多只有一分钟就必须要转移阵地,这点时间够干什么的。
图片
在内蒙古兵器城陈列的203mm榴弹炮样炮
第三个就是发射效率太低,一般203炮射速为1发/分~2发/分,我国就是再有后发优势,各方面都做到最好,达到3发/分就已经够乐观了。但是同样研发中的155mm榴弹炮可以达到8发/分,已经有了质的差距;第四个是杀伤效率,打一个比方,203mm榴弹炮可以做到1发一个足球场的杀伤范围,155mm榴弹炮1发半个足球场的杀伤范围,但射速一上去又是155mm占优了。
第五个杀伤距离,当时的203已经达到全球最高的50公里杀伤距离,但同时我国有了100公里以上的远程火箭弹了,现在更远的也是层出不穷;第六个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生存力,想研发出203mm自行榴弹炮。即使穷尽手段,通过特殊途径搞来了美制M110型203mm自行榴弹炮的底盘M158和国产的321二代自行火炮底盘甚至国产坦克底盘,也都无法承受发射时的后座力,造成底盘损坏。
图片
我国的203mm自行榴弹炮样车,它的底盘就是美制M110同型号
半自行式辅助牵引底盘,直到203mm已停止发展的2004年才研发成功,最后其所发射的炮弹精确度也不够高。试炮时,发生过炮口制退器直接断裂,大架180度折断的事故,实在是太过危险,哪怕现在研发专用的精确制导弹药,也不如155mm更有先发优势了。
体系中已经没有它的位置
现在我军火力打击体系中,已经没有203mm榴弹炮的位置了。现在陆军155mm榴弹炮的地位已经无法撼动了。
研制155mm炮时我们启动了203mm榴弹炮的研制两者基本是一个起跑线,都是上世纪火炮设计鬼才布尔博士的项目。当时我们陆军的主力重型榴弹炮是苏联的152mm制式,但在研制的过程中,本来主要用于出口的155mm榴弹炮的各种优势彻底,让我们决定归入155mm体制。
图片
PLZ-05 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其中主要优点是,威力精确度都比152mm强得太多了,尽管看着只有3mm的差距,但却是天差地别。尽管有人可能说现在仍然有部队装备152mm榴弹炮,但那主要是因为我们库存有大量的152mm精确制导炮弹,销毁了太可惜(俄军现在恐怕很羡慕我们的这些库存)。
即使真的复活入役,也是在我军后勤体系中又增加一个与众不同的系统,更增加后勤压力。在未来的作战中,因为203mm榴弹炮主要在第二阶段城镇战中使用,肯定不会在第一波登陆,但是战场纵深太浅一突破就会进入城镇。
这样一来因为它可能成为自行火炮导致重量更大,可能一门炮会相当于两门甚至三门轮式155mm榴弹炮的重量,到时很难取舍。会影响后继登陆的物资供应和装备补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那时最关键的第二三波次会影响整场战局的胜负。
图片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火炮的直接毁伤效力大大下降。二战期间,即使是最发达的西欧地区全面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也是少数,那时主要使用的还是砖石混凝土结构。
波兰华沙的保诚大厦为18层66米高,采用当时很新颖的钢结构建筑。在1944年华沙起义期间保诚大厦被起义军占据,成为德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摧毁它德军调集了包括“卡尔”臼炮在内的各种类型重型火炮,一共炮击命中了1000余次。其中“卡尔”的一发540mm炮弹直接命中楼顶右侧把炸出了一个大窟窿,也只是使大楼有所倾斜。战后大楼又得到修缮至今仍然矗立在华沙。
图片
照片右侧的窟窿就是卡尔的杰作
“卡尔”臼炮口径为540mm,弹重2000多公斤,装药200多公斤,203mm不可能比它还要威力大许多吧?而尽管现在的民用建筑中使用纯钢结构的还是比较少,但是全面的钢筋混凝土设计,使得现在居民小区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与保诚大厦相比也毫不逊色。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就是155mm不可以解决的,203mm也没办法,所谓的一炮一个楼现在只能说是想得太多了。
由于以上种种因素,203mm榴弹炮注定在内蒙古的兵器城充当展品。
真正的拆楼神器
从视频上看巴赫穆特等俄乌交战区废墟情况,都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用几十万发炮弹创造出来的。仔细看废墟的详细情况,会发现基本是以钢筋预制板等结构,以砖石为主的中低层建筑。基辅市区才有大量的高层建筑会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就这样,俄乌两军的炮弹都开始频频告急,也就证明单纯依靠炸药爆炸威力的路子走不通了。
图片
从炮弹的结构上来说,为了克服发射时在炮膛内的高温高压,壳体一定要相对厚一些,装药受此影响会少一些,自然威力也要小一些。
航空炸弹不受此影响,相对而言同样威力体积会小,或者同样体积威力会更大。这样一来空军的对地打击能力是要强于陆军炮兵,主要是受到军种差别影响,陆军调动空中支援会有时间上的延误,这就需要陆军自己也要拥有及时的空中杀伤手段。现在我们陆军已经开始使用“翼龙”无人机,这就是一个拆楼新方法。
可能有人说无人机携载能力太小,无法携带重磅炸弹达不到拆楼的目的。但是现代高层建筑最重要的承重柱不被破坏的话楼根本就塌不了。
图片
载有导弹的翼龙无人机
要想在城市巷战中破坏建筑物,更好的办法是发展新的弹种,特别是能够消耗掉局部范围内空气使人无法呼吸;发展纵火武器使建筑物的钢筋产生物理性质的变化,就像9.11事件中双子塔的坍塌并不是由于客机直接撞上去造成的,是由于机内载有的剩余燃料在燃烧了两个小时后使钢筋淬火丧失支撑能力导致的。
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小型甚至微型无人机和机械狗这种形态的武器,由微型无人机在建筑内或者地下坑道内进行侦察,确定敌人武器库或者人员集散地的具体位置,然后召唤火箭军使用钻地弹或者空军的重磅精确制导炸弹,直接一勺烩了。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就曾经使用两枚GBU-27精确制导导弹摧毁过伊拉克的一个大型地下人防工事。先用一枚打开一个窟窿,第二枚穿过窟窿在内部爆炸造成几百人死亡。
图片
投掷精确制导炸弹的F-117A隐形战机
我们的精确制导武器现在应该能做到这一点。大型建筑可以使用机械狗和无人机配合,先行进入哪怕损失掉了,起码也能侦察到敌人的位置,这种工业制成品可以大量制造使用,为我们减轻人员伤亡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