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刚称中国必须统一,英国前首相准备窜台,拜登被曝推动对华接触

最近这段时间,中国外交上有三个标志性的事件,充分体现着眼下国际时局的变化,以及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地位的提升。
那么,这三个标志性的事件分别是什么呢?他们又如何体现中国在国际上越来越自信和越来越有话语权的现实?
首先,第一个可以表现中国外交地位提升的事件是我国外长秦刚应法国、德国、挪威外长邀请赴欧洲几国进行访问的事情。
在这次访问中,秦刚外长做了一件跟中欧外交关系几乎“无关”的事情。
图片
中国外长秦刚
当地时间5月10号,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柏林参加了波斯坦会议旧址并发表讲话,讲话结束以后,秦刚外长在签名簿上留言说:“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繁荣。实现中国国家统一。”
明眼人都知道,这显然说的是台海问题,但台海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本来跟欧洲是没有关系的,秦刚外长在欧洲进行访问的时候特意留言说,要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和繁和平繁荣,实现中国国家统一,实际上是有点不同寻常的。
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此次秦刚外长访问欧洲,是受到法国、德国以及挪威外长的邀请才出行的,此访的重点是讨论加强中欧合作,以及欧洲希望能够请动中国出面斡旋俄乌冲突。
图片
欧盟
某这种程度上,此次访问的性质是欧洲有求于中国。这种背景之下,秦刚外长强调了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以及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立场,实际上就是向欧洲表明,中国和欧洲发展外交和商贸关系,必须基于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彼此核心关切的基础之上进行。
现在欧洲希望中国能斡旋俄乌冲突,解决他们在战略、安全和经济上遇到的困境,中国为了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繁荣的使命,可以帮助欧洲斡旋俄乌冲突,但前提是欧洲要意识到他们跟中国打交道的时候,必须也得尊重中国的核心关切。
比如在台海议题上,这本来只是中国的内政,但欧洲有一些政客和议员们却执意插手。最近英国前首相特拉斯宣布将窜访台湾,这显然不是有利于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行为。
图片
欧盟
如果欧洲不能在中国核心关切的问题上尊重中国国家和主权的领土完整,那么自然也就不能奢求中国在政治和外交上帮助欧洲解决困境。
说白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国在外交上越来越自信了。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国家,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必须意识到尊重中国的利益,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
第二个能够体现国际秩序变化和中国话语权提升的外交事件,则是美国方面不断的寻求跟中国对话和沟通的行动。
近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先后与中国外长秦刚以及商务部长来王文涛举行了会晤,会晤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延续拜登政府提出的,寻求跟中国高层对话和接触的战略安排。
图片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但问题是,中方虽然按照外交礼节安排了我国外长秦刚和伯恩斯的会见,商务部长王文涛也应约会见了伯恩斯,但是对于拜登政府高层提出的想要跟中国恢复沟通和对话的请求,却依然保持了“已读不回”的状态。
日前,美国总统拜登在回答有关如何和中国进行对话接触的问题时表示,自己跟中方接触的商讨正在继续,他说:“我们将解决所有问题。”
这实际上就是拜登作为美国总统,再一次公开表态了愿意跟中方通话的提议,但中方对此同样没有明确的回应。很显然,国际外交中,这种没有回应,本身就是一种明显的回应。
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
之所以说这件事能够体现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增强,是因为它充分的表现出了眼下中美两国,在外交上战略主动和战屡被动之间的转化。
别看现在美国在科技、军事等领域依旧采取的围堵和遏制中国的策略,但是他们在外交上的这种急于寻求跟中国对话的态度,暴露了美国色厉内荏的假象,证明现在的美国其实已经无法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占据全面的优势了,甚至逐渐处于劣势。
这自然就是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话语权和地位得到提升的表现,同时也深刻的揭示了全球范围内东升西降,中国逐渐崛起而美国走向衰落的事实。
图片
中美
最后还有一个能够体现国际格局演变的大事,则是最近金砖国家组织在印度举行的会议。此次会议期间,由巴西提出,中国领衔讨论了关于成立“金砖币”的问题。所谓的金砖币,其实就是想要在金砖国家内部,构建一种能够取代美元的进行互相之间贸易结算的货币。
它的性质跟现在欧盟通行的欧元有点相似,如果“金砖币”真的被确立并通行开来了,那么对于美元在全球的霸权地位来说,将是一个致命的危机。
而一旦失去了美元霸权,那么美国在全球的经济霸权、军事霸权都要动摇,甚至是崩塌。
图片
中美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如果说此前提到的中国外长在欧洲的表态,以及美国积极寻求跟中国接触,但中国“已读不回”的状态,只是体现出中国国力提升的现状。
那么金砖国家,包括上合组织等中国参与或者主导的国际组织的发展壮大,就体现出了在未来长远布局中,中国话语权的提升,以及世界对中国期待。
这也反映出全球范围内大国格局重新洗牌,中国已经展露出超越美国,成为国际新秩序领导者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