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时期的最好资产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T博士教你买保险(ID:DrTbaoxian) |  田欣
最近越来越多人讨论通缩,今天来和大家简单聊聊。
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的CPI数据,引爆了公众对通缩的担忧。
图片
为什么大家谈通缩色变?经济学界有一个说法,如果把通货膨胀视为一场重感冒,通货紧缩就是癌症。
通缩之下,物价会下降,日常开销还能有所减少,钱会越来越值钱,但是难就难在经济大环境迟迟没有变好,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会下降。物价不涨,企业利润减少,你的工资/收入很可能也10年不涨。
那么,真到了通缩时期,普通人该怎么做?答案是,现金为王,尽量配置稳稳生息的资产。
图片
日本人,靠储蓄对抗通缩
隔壁的日本就是典型的通缩国家,日本国民非常喜欢储蓄。
为什么日本人都喜欢储蓄?
有一个通俗的解释,因为眼见着高楼起,也看着楼塌了,他们存的不是钱,是安全感
日本国民见证了自家经济泡沫(尤其是股市、楼市)破灭的整个过程,风险意识特别强。从繁华走向衰落,他们都悟了:在经济下行时期,收入也很难有大幅度的增长。想要增量资金难,不如就盘好存量资金。
国民青睐储蓄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日本的老龄化太严重了。
日本老年人口多,他们不敢随意消费,因为时刻担心自己的钱包不够厚实。而日本领退休金的年龄一再推迟,从70岁延迟到80岁,又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对未来的担忧,于是继续捂紧钱包。
在日本,70岁银发老太太还在摆摊,80岁老大爷还在开出租车,哪怕干着脏活累活也要增加收入。
图片
未雨绸缪,备好充足现金流
说完日本,再说回我们这边。到底我们是通胀还是通缩?每个人对物价的感知估计都不一样。
而按照主流的主流经济学的观点,老龄化加剧,市场利率一路下行,通胀是会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的老年人数量规模已经有2.1亿。也是从2022年开始,我们已经迎来了史上最大退休潮,未来的老年人口是只增不减。根据专家预测,我国2035年前后正式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然后在2050年迎来老龄化高峰。
老年人在人口结构的占比升高,意味着消费需求就会减少。一方面,是人老了会降低物欲;另一方面则是老年人保守的消费习惯,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不愿意多花钱。
因此,在老龄化加剧的当下,大家此前担心的通胀可能很难起来。
还有个情况值得注意,就是我们的市场利率真的越来越低了。
国内目前安全等级最高的3种金融工具,国债、保险、存款(50万以内)的近3年来的利率都在下降。
图片
我们的情况不及日本那么严重,但还是应该有个准备。因为经济是有周期的,上行可能有通胀,下行可能出现通缩。我们投资也要做“墙头草”,不能一条路走到黑。不管是通胀还是通缩,都应该对财富进行合理配置,争取穿越周期。
当经济一片向好,做好充分的保障,再去投资博取高收益。而到了下行阶段,是确保手头有稳定生息的资产,现金流源源不断。
像增额寿险这类资产形态,是可以让你做“墙头草”的。
一方面,眼下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增额寿险一辈子锁定3.5%的预定利率,还是很安心的。
另一方面,选择早期现金价值高的(现金价值就是全部或者部分能拿出来的钱)产品,以后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拿出全部或者一部分钱换跑道。
简单归纳,增额寿险的好处就是:
1、安全稳定,利益写进合同;
2、长期锁利,打理省心;
3、灵活性强,想用钱随时拿出来用。
我们有一位50岁男性客户(姓王),去年花了200万投资新项目,到现在项目还在亏钱。项目亏钱也就算了,股票账户的钱也在亏着。
痛定思痛之后,王先生觉得目前的投资环境,不确定性比较大,希望手头剩下的钱能“落袋为安”。一方面这笔钱不能亏,要安全稳健;另一方面,万一将来遇到资金周转的情况,希望能随时拿出来。
下面是我们给王先生做的方案,一次性交100万。到了第二年,现金价值(可以取出的钱)已经超过了100万。
图片
万一王先生在5年或是10年后遇到了有前景的项目,随时可以拿出保单的部分或者全部的钱做投资。
如果一直没遇到,这笔钱就按上表的【现金价值】部分稳稳增长,充当王先生和家人的“应急资金池”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