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又来了,拿不准如何处理?一个办法让你心里有数

图片
最近陆续有些朋友反馈自己或身边亲友出现「二阳」,症状不尽相同,咽痛、鼻塞、流鼻涕、头晕、乏力、嗜睡、发热、咳嗽……也有一些朋友是首次感染,相比「二阳」患者会更难受些。
经历半年前那一波感染高峰后,现在大家再次面对新冠可能没那么慌乱了,不过不同人阳了之后的具体症状程度存在差异,如果再叠加一些特殊情况,处理起来还是难免拿捏不准:
症状比上次轻,但喉咙还是挺不舒服的,还头晕,要吃药吗?
吃了一粒布洛芬,烧退下去两个小时又涨起来了,还能继续吃吗?
老人心脏不好,平时每天吃阿司匹林,现在二阳了要吃阿兹夫定吗?
……
虽然药品说明书里有一些具体指引,但相对来说是比较概括性、原则性的说明,难以满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具体场景。
这时候,你可以试试丁香医生线上问诊,咨询用药的问题,在家就能快速获取医生的专业评估和解答,不用担心用错药或者延误就医而出大问题。
不确定如何用药
问医生给你专业指导
*线上就诊应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诊断证明等,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丁香医生线上问诊
能帮你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1. 复杂的、个性化的情况,应该如何安全用药?
通常药品说明书上,都会有 XX 病,吃 XX 药不能同时吃这种药的情况说明,通常这个部分叫做用药禁忌。
图片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 App 截图
但是看完之后,可能还是会有一些特别具体的情况,说明书无法全面覆盖,或是细致地说明,这时候直接掏出手机问医生,是获取针对性解答的更高效办法。
小问题不出家门就解决了。如果想起一些问题要补充追问,拿起手机马上就能联系到医生,非常方便。
2. 同类不同种的药物是否可以替代?
有些人家里有之前感冒、发烧,或者拔牙、痛经等剩下的药,看看药品说明书都有止痛、退热的作用,但是看成分又很复杂,拿不准是否算同类药物,不确定新冠的发热能否使用,或者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重复吃会否有超量的风险。
这时您可以把药品的外包装盒子,有商品名的部分拍一张照片,如果说明书还在的话,也一起拍照发给医生,请医生帮忙看一下关键的药物成分,并给予用药指导。
每次线上提问都可以发送 9 张照片。
图片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3. 吃了药效果不好能再吃吗?
有些人吃了药之后很快就起效了,但是过不了几个小时又出现症状反复,这时就有点拿不准该继续吃药还是先用物理降温等办法。
用线上问诊,可以向医生 1 次提问和 2 次追问,每次提问支持输入多个问题(上限 500 字),你有时间充分整理问题向医生发问。相比线下时间更为紧凑的门诊,医生在线上也能给到你更充分的解答和护理实操指导。
▼上下滑动看看其他人怎么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 App 公开问答截图
具体怎么联系医生?
仅需 2 步,坐等医生回复
1. 准备问诊资料
简单梳理症状感受、持续时长、用药情况、既往病史
病历照片或用药记录(如有)
2. 点击下方入口,可以找到当前在线的医生
马上咨询医生用药问题
获取家庭护理指导
*线上就诊应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诊断证明等,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关于丁香医生线上问诊
你可能还想问
1. 线上的医生怎么样?
提供线上问诊服务的医生,均来自全国各地三甲医院或其他正规医疗机构,你和家人不出家门即可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服务。
除了医生本身的从业背景筛选,丁香医生也针对线上问诊服务专门建立了一套质控审核机制。
图片
如果发现医生问诊服务的专业性或服务性不达标,会及时介入进行相应处理,以保障大家的线上问诊体验。
2. 问完后在哪里查看医生回复?
进入丁香医生 App 或小程序,点击底部「我的」-「我的问诊」,即可找到医生回复。
图片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小程序截图
新冠二阳,拿不准如何处理?
问问医生心里更有数
*线上就诊应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诊断证明等,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问诊常见 Q&A
❶ 问诊入口: 下载丁香医生 App 或搜索丁香医生小程序后,进入首页点击「问医生」即可在线问医生
❷ 问诊次数:一次问诊包含 3 次提问机会(一次提问两次追问),每次可输入多个问题(最多 500 字),支持上传视频和图片(检查报告、药品图片等均可拍照上传),24 小时内有效
❸ 查看回复:如有正在进行中的问诊,可进入丁香医生 App 或小程序,点击底部「我的」-「我的问诊」,即可第一时间收到医生回复
图片
❹ 人工客服:更多问题,可进入丁香医生 App 或小程序,点击底部「我的」-「在线客服」详询客服
策划制作
策划:林江 猴鸽   |  监制:费菲
封面图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