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擅长恶心美国的,可能当属卡斯特罗了:古巴马列尔偷渡事件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最近美墨边境大规模移民潮的事儿。
虽然视频里出现了一位能说中文的大妈,但其实,整个偷渡大军中,中国人占比是非常低的,也就是印度人的1/10左右。
为了证明这个现实,我引用了美国海关(CBP)公布的数据,2022年,共有260万偷渡客在美国墨西哥边境被抓,创下了历史新高。NO.1是墨西哥,排第二的就是古巴。
图片
这两个国家离美国也最近
结果就有评论说了,跟墨西哥不同,古巴可是个小国,全国的人口才一千多万,要是年年都跑掉一堆人,照这个速度,早该没人了啊。
确实,古巴在发展中国家里,算是人口出生率很低的一个,再加上各种“润”到国外的人们,长期以来,古巴政府对国民的出境限制颇多,是非常反感偷渡行为的,相关惩罚也很严厉。
但唯独有那么一个特殊时期,古巴竟然主动开放了古巴哈瓦那以西50公里的马列尔港,任凭海量古巴人涌入美国,差点没把美国佛罗里达州,特别是它的迈阿密市给整崩溃,狠狠地恶心了美国一把。
图片
马列尔港
这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马列尔偷渡事件。此后,吃了大亏的美国人赶紧修改了跟古巴相关难民收留法案,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忽悠古巴人过来“政治避难”了。
这段往事有几分狗血,亦有几分黑色幽默,又有几分滑稽,按照现在非常流行的说法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图片
给你一个深邃的眼神
古巴早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直到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古巴、关岛、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等地区,被战败的西班牙转手给了美国。
图片
古巴岛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之间,只隔了一个佛罗里达海峡,南北方向可覆盖加勒比海与墨西哥湾,不但往来方便,而且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
图片
另外,古巴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同样令美国垂涎三尺。
这时候的美国,原本想把古巴直接划为自己的一个州或者海外属地,但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扶植一个傀儡政府,自己当幕后老板。
毕竟,饭得一口口吃,一次吃撑了,容易出问题。
可以说,从20世纪初到1959卡斯特罗革命成功,古巴政府虽然号称是个独立政权,但充其量,更像是个说西班牙语的美国海外州。
如今依旧被美国控制的关塔那摩湾军事基地,就是这个阶段的产物。按照当年双方签订的条约,美国每年付给古巴政府的租金是各2000美元,期限呢,竟然是霸道的——“无限期”。
1934年的时候,又涨到了每年4085美元。
要知道,这可是一块面积117平方公里的沿海领土。而且,此处可以威慑到周边的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以及珍珠链似的加勒比小岛,同时远望南美大陆北端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属于一个难得的战略要地。
4000多美金一年,怎么看,与其说是租金,它更像是一种侮辱。
图片
到了1959年,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建立新古巴。
最开始的时候,无论是美帝,还是卡斯特罗的古巴革命政权,双方并没有直接撕破脸,都还算比较克制。
甚至,美国方面曾一度认为,甩掉巴蒂斯塔这个不给力的“猪队友”,未尝不是件好事儿。
于是,在古巴革命两个月之后,美国正式宣布承认古巴革命政府;而卡斯特罗的革命政府呢,即便跟美国三观相悖,但也曾希望能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政治军事外交自主权的前提下,与美国尽量保持友好关系。
图片
1959年4月21日,卡斯特罗访美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握手
没承想,还不到半年,双方就“感情彻底破裂”了。
美国对古巴铺天盖地的制裁和封锁、颠覆,直接将它推进了苏联的怀抱。
那边,赫鲁晓夫一看古巴的位置,心里是乐开了花,又买糖来又买雪茄,又卖石油又卖机械,跟卡斯特罗亲切地互称革命战友。
图片
后来,苏联又主动运去了大量核弹头,包邮不说,还派师傅上门免费调试安装。
这就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图片
虽然“古巴导弹危机”最终得以和平解决,但古巴和美国之间梁子,算是牢牢地结下了。
在封锁、禁运、颠覆这些惯用手法的基础上,美国又搞了一个“阴招”——不断教唆古巴人润到自己这里来。
为了诱惑古巴人抛弃祖国,美国不惜出台了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法案,即1966年的《古巴情况法》。
这个《古巴情况法》以保护“政治难民”的名义规定,任何自1959年后到达美国且在美国居住满一年的古巴人,均可以获得永久居住权(即绿卡)。
也就是说,当年的美国对古巴移民,几乎实行了“来者全收”的政策——只要是古巴人,愿润到美国的,就有机会获得绿卡,进而入籍成为美国公民。
所以,对比墨西哥、海地、牙买加这些美国周边国家,那时候的古巴人在美利坚落地生根最容易,也最方便。
图片
芭芭拉·拉戈亚,古巴裔美国人,她爸妈是《古巴情况法》的第一批受益者
当其他拉美人还在如惊弓之鸟一般受尽欺凌打黑工的时候,同期踏上美国大陆的古巴人,可能早就拿到美国绿卡甚至是美国护照了。
而拉美人又特别看重家族和血缘观念,因此,古巴移民的操作通常是,先润出去的那个,总会想方设法地再把全家甚至亲朋都搞到美国....
图片
如今的美国古巴移民后代
很明显,这个阶段还有能力从古巴润到美国的,一般都不是很普通的人,他们后来对建设美利坚,可是出了不少力,后代也大多混的风生水起。
图片
安倍晋三接待的这位参议员马尔科·安东尼奥·鲁比奥也是个古巴裔美国人
美国人一边封锁,一边挖墙脚的行径,让卡斯特罗大为恼火。
但搁不住正处于上升期的美国,确实太诱人,再加上那赤裸裸的政策刺激。这导致,古巴流失了大量人口,尤其是国内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
最终,到了1980年,卡斯特罗坐不住了。
导火索还跟另外一个拉美小国,秘鲁有关。
1980年4月1日,6名古巴人闯进秘鲁驻哈瓦那大使馆,要求政治避难。
在古巴政府的强烈要求下,秘鲁大使馆仍旧拒绝交出叛逃者。卡斯特罗一怒下,直接撤离了保卫秘鲁使馆安全的古巴警卫,并鼓励老百姓自由进入。
随后,大批古巴人蜂拥而入,最多时竟达万余人。大使馆的院子里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厕所也被用瘫痪了。
秘鲁赶紧向美国等西方国家求援。为了给秘鲁打气,也为了给老卡上眼药,美国、西班牙、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比利时等国先后发表声明,愿意接收在秘鲁使馆“避难”的古巴人。
见此情况,卡斯特罗决定来个釜底抽薪,放大招。
图片
风云人物卡斯特罗
老卡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 Kitty……
你美国既然愿意接收难民,那就给你难民,你想要的,不想要的,统统塞过去,让你一次受个够。
4月15日,古巴政府突然开放了哈瓦那西部的马列尔港口,并宣布想走的,可以从这里去美国。
图片
马列尔偷渡事件中的古巴难民船
同时,古巴又将监狱里的犯人和精神病院的病人放了出来。但前提是,需要他们签署一份承诺书,保证在2-3周内离开古巴,否则将再次失去自由。
口子一开,5个月间,共计15万古巴人涌入了美国。据后来推测,这批移民中,至少有2-5万的罪犯和精神病人,以及街头流氓和妓女等等。
换句话说,这次润到美国的,多数都不属于之前那些有知识有技能的精英阶层,大部分是普通劳动人民和失业者,甚至还不乏素质低下的社会渣滓——这些人显然是老卡专门一股脑儿打包“送”给美利坚的。
图片
老卡的这番出人意料的个性“礼物”,让美国那边大惊失色,手忙脚乱。
特别是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被折腾的苦不堪言。
马列尔港口距离迈阿密海上距离不足200公里,而迈阿密之前已经收留了很多古巴移民。因此迈阿密就成了偷渡的首选目标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留在了离老家最近的迈阿密。
图片
这批“古巴大兄弟”们的到来,不但给迈阿密当地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搞出了各种社会问题——犯罪率大幅增加,失业率暴增,黑帮横行,毒品走私猖獗。
但凡有点出路的白人家庭,都选择了赶紧迁走保平安——这正好给新来的拉美人腾地方。
原本的1970年代,迈阿密的白人能占到80%左右,而到了1990年代 ,仅剩下大约10%-15%。
与此同时,随着拉美贩毒黑帮的涌入,迈阿密也成了美国著名的毒品之都,犯罪之都。
图片
很多犯罪题材的美国影视剧,背景城市都是迈阿密
实在受不了的美国政府,赶紧修改了《古巴情况法》,取而代之的是那个著名的干脚湿脚政策——即登陆后抓住的难民称为干脚,授予绿卡;而在海上被海岸警卫队捉住的称为湿脚,不给绿卡,还要被关起来。
而这边的老卡,则趁机清空了古巴全国的监狱和精神病院,给自己减轻了不少负担。
同时,古巴通过这种方式纯洁了“革命队伍”,不但把那些整天琢磨着搞事情,不安心干活的“刺头”都给清理了,还顺便打发了那些总想到海外去扑腾一番的冒险家。而国内剩下的,就几乎都是认同自己价值观念和社会体制,更愿在现有秩序下生活工作的老实人了。
图片
古巴的少先队员
历史证明,这般操作,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定人心,稳定政权的作用,帮助古巴平安有序地度过了冷战后期的那段动荡岁月,而没有像苏东阵营那样从内部崩塌。
图片
当代古巴街头
客观看,虽然直到现在,古巴依旧是排名很靠前的美国偷渡者来源国之一,但相较于其他拉美国家,古巴的社会治安秩序,已经差不多是神一样的存在了。
毕竟,在墨西哥,你乱说句话,就有可能被毒贩子抛尸荒野;而在那些曾经的拉美军事独裁国家,你表示抗议,也可能难逃被军政府装进麻袋扔入大海的命运。
但即便生活安稳,你依旧不得不承认,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