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聚焦江口沉银丨这里的馆藏竟然夸口“买下成都”?

如果让你估算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你觉得会是多少?
一个亿?十个亿?还是上百亿?
在四川彭山有这样一座博物馆,传说它所藏的珍宝金银,甚至夸口能“买下”整个成都!
图片
↑2018年10月21日,“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幕。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共发现文物42000余件。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近三百年来,彭山江口镇一直流传着一首“寻银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能识得破,买下成都府。”
你也许会说,这不就是个民谣么,怎么能当真呢?然而,随着近几年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这首流传了几百年的神秘歌谣,正在现实中一点点呈现。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距离四川省成都市约50公里的眉山市彭山区,“石龙对石虎”的“沉银之地”即为岷江主河道和成都锦江的交汇处,这个地方俗称为“岷江之口”。
图片
↑图为“永昌大元帅印”,印台上阴刻“永昌大元帅印,癸未年仲冬吉日造”。该金印铸造于1643年农历11月,应是张献忠自封“永昌大元帅”时铸造。这枚金印是当地公安破获的江口沉银盗掘案件中收缴的文物。新华社记者陈燮摄
清代以来,诸多文献记载了张献忠曾沉银于江口的历史。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于1644年攻克成都后建立了大西政权。1646年,大西政权内外交困,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在彭山江口镇河道内遇杨展伏击,战败沉船,大量财物沉于江底,江口镇的河道即为今天的江口沉银遗址。
图片
↑图为彭山江口古镇 梁卫东摄
自20世纪20年代起,江口镇附近开始发现有文物出水。2017年,在江口沉银遗址正式展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一万件!这一发现确认了江口沉银传说的真实性。迄今为止,沉银遗址已发现文物十万余件。
民谣传说中“买下成都府”的沉银宝藏,究竟是什么呢?
图片
↑“蜀世子宝”金印。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除了代表张献忠大西政权的“大顺通宝”钱币,还有大西国册封妃嫔的金册、蜀王金宝、蜀世子宝等。上至皇室御用金宝、达官贵人所用的服饰器物,下至明末农民起义政权税银、民间流行的金银首饰,奇珍异宝,琳琅满目!
与这些金银财宝一同出土的,还有铁刀、剑、矛和箭簇,以及大量的铁船、船桨、船杆等文物,对研究当时社会生产力及政治、军事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点击观看视频
目前,江口沉银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博物馆主体结构已封顶,计划在2024年9月底前建成与公众见面,向世界讲述“江口沉银”的故事。
图片
↑江口沉银博物馆概念图
这片土地纪念着过去,也书写着未来。这些沉银能否“买下成都府”已然不重要,但是我们可以站在文物的这头,窥见历史的那头。在江口这座年轻的博物馆里,见证沉银故事的续写与新生。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