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睡不好,换件睡衣可能改善睡眠质量

人的一生,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一件贴身、舒适的睡衣,关系着睡眠质量的好坏。
图片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陈琼
南京中大医院皮肤科博士  粟倩雅
穿错睡衣影响睡眠质量
睡觉时穿衣不对,不仅不舒服,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美国“每日健康”网站刊文指出,睡觉时要避免以下6种衣服。
1
过紧的内衣
美国睡眠科学专家托尼·克莱普西斯认为,过紧的内衣、内裤可能导致细菌和酵母菌滋生、降低男性的精子产量。
女性睡觉时不要穿胸罩,以免反复摩擦,刺激或损伤皮肤,甚至导致皮肤色素沉着。
2
厚重的睡衣
厚重的睡衣,如法兰绒、羊毛等材质,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空气流动,引发身体不适,扰乱睡眠。
图片
3
合成纤维织物
涤纶和尼龙等合成纤维织物会干扰夜间的体温调节。这些面料妨碍皮肤呼吸、吸收身体热量,让人觉得闷热。此外,不透气的衣物还容易诱发真菌感染。
4
深色衣物
美国皮肤科医学博士帕特里夏·平托·加西亚认为,颜色较深的睡衣染料较多,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尤其在腋窝、腹股沟、膝盖后部和手臂多皮褶等部位,容易出现发痒、发红的皮疹。
5
带金属的衣物
建议不要穿有任何金属扣或拉链的睡衣,这些固件多含镍,接触时间越久,越可能出现过敏。
6
穿了一天的衣服
无论是外衣还是内衣,其附着的细菌和潜在的过敏原可能会刺激皮肤,影响睡眠。过敏体质者更应注意。
另外,还有人选择不穿睡衣睡觉。由于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裸睡增加了皮肤与空气的接触面,能更快降低核心体温,帮助睡眠。
裸睡的人建议勤换床品,选择柔软透气的材质。皮肤过敏的人或老年人不建议裸睡。
选睡衣,材质和颜色都重要
一件合适的睡衣,可以营造舒适的睡眠氛围。睡衣要求宽松舒适,而不是平常穿着的贴身款;面料也要以舒适、柔软的材质为主。
 选棉质、丝质的
化纤、羊毛面料易引起静电,直接接触肌肤会刺激皮肤。另外,这些质地不吸汗,不利于睡觉时体温调节。
纯棉睡衣柔软、透气性好、吸湿性强,可很好地吸收皮肤上的汗液。棉质衣料对皮肤刺激小,不会引起过敏和瘙痒现象。丝质睡衣轻薄柔软,也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
 颜色淡一点
可以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花色,不过不建议穿明黄、大红等鲜艳、饱和度强的。红色、橙色等颜色容易使人产生紧张、兴奋的感觉,不利于入睡。
建议选淡雅、能放松身心的颜色,如粉色、绿色、米色等。
 衣领平整、宽松
睡觉时,帽子压在身下会抬高颈部,导致酸痛、落枕。颈部受到压迫,还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大脑供血不足,令睡眠变浅。衣领要足够宽松,尽量穿平整的圆领或U型领。
 不宜太紧、太厚
最好选易穿脱、足够宽松的睡衣。太紧的睡衣包住身体,不利于排汗及体温调节,还影响血液循环,让人易做噩梦。
毛茸茸的睡衣会增加与床、被子的摩擦,不利于身体自由翻动,让人越睡越累。
 腰部别有松紧带
松紧带易将腰部勒出红印子,影响血液循环,令腿部浮肿、发麻。买腰部为系带式的睡衣较好,尤其是腰腹部肥胖者,更要保证裤腰宽松。
 护住肩、颈、腹
老人容易患肩周炎、颈椎病等退行性疾病,加之老人脾胃虚寒者较多,在挑选睡衣时,要注意让衣服护住肩膀、颈后和腹部。
家居服要和睡衣分开。在家里吃饭做饭、看电视、上厕所等都穿着的家居服,接触的细菌等有害物多,穿着进被窝不卫生。
好睡眠和“五感”有关
人的五感通常是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日本睡眠专家友野奈央认为,良好的睡眠与“感觉”息息相关,提出“睡眠五感”的概念。
图片
 触觉 
除了睡衣,被子、床单、枕套等床品带来的触感,都和睡眠好坏有关。
丝绸质地保温保湿性能好,导热性差;纯棉制品触感舒适,能长久使用;棉麻制品让人感到清爽。每种材质都有其优点,选择让自己最舒适的即可。
 视觉 
人体遵从昼夜节律活动,光线与睡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白天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活动,就寝前一小时将室内光线调成稍暗的暖色系。
早上起床后,应马上拉开窗帘,站在窗前感受一下阳光,可帮助调整生物钟,让人迅速清醒,精力充沛地迎接新的一天。
 听觉 
45分贝以上的声音会吵醒睡眠中的人。要获得安稳的睡眠,最好将卧室的声音控制在40分贝以下,安静程度近似于图书馆。
图片
如果卧室靠近马路、繁华地区,可以换上较厚的窗帘隔绝噪音,也可尝试在就寝前1小时播放平缓轻柔的音乐。
 嗅觉 
可以在使用薰衣草、丝柏、佛手柑、檀香等味道的精油,有助刺激副交感神经,镇定、放松情绪,使人更易入眠。
土耳其有研究表明,薰衣草的味道能抑制不安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但要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味道,否则会带来反效果。
 温热感觉 
被窝中的温度和湿度在一年中保持不变,会让人体更舒适。
最好将温度保持在33±1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5%,室温则应控制在19~26摄氏度。▲
本期编辑: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