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天下三大行书与书法人生

图片
《阴阳之道——中国书法之美》(“文化传家”系列丛书)书影。阴阳之道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也深刻地渗透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比如书法。当毛笔行走于宣纸之上,中国艺术家显然赋予了文字以超越文本的意义和审美,它是生命的兴衰起伏,是人生的阴晴圆缺。该书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书法的笔墨、结构、章法等要素,向读者揭示蕴含于中国书法中的独特美学,在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世界中重新发现中国之美,在笔墨浓淡中照见人生百态。供图:文汇出版社
公元1101年5月,苏轼路过真州(今江苏仪征),游历金山寺,在自己的画像(传李公麟作)上题了一首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两个月后,苏轼病逝。这首诗他对自己的盖棺定论。走到生命的尽头,心里已经没有什么希望和涟漪,生活也依然是漂泊不定。而回首自己心心念念的功业,却是黄州、惠州和儋州这三个谪贬之地。有些许自嘲,也有些许讽刺。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作诗“旁讪朝廷”罪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而后又贬惠州(今广东惠州)、儋州(海南)。这三个地方一个比一个远,一个比一个荒,乃至接到圣旨被贬往海南时,苏轼认定此生有去无回了。虽然仕途失意,苏轼却在这三个地方走向了文学艺术的巅峰。尤其是在黄州,苏轼刚从乌台诗案中拣回一条命,从朝廷明星沦为边远犯官,日子着实不好过。太守徐君猷很同情苏轼的遭遇,就把黄州城东缓坡上一块营防废地划给了苏轼。从此苏轼变成苏东坡。东坡先生在黄州仕途失意,却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绝唱的文学作品,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
元代鲜于枢评王羲之《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世人又将颜真卿《祭侄稿》苏轼《寒食帖》列为天下第二、第三行书。由此,天下三大行书分别代表了中国书法的三个高峰时代——晋代、唐代和宋代。中国古代没有职业书法家。这三大行书都不是书家为了留一件传世的作品而精心构思而作的。相反,三大行书都是草稿,都经过涂抹删改。可见都是当时特定情境下书家真实心情的流露。《兰亭序》讨论的是生死问题,《祭侄稿》体现的是家国情怀,《寒食帖》展现的是个人荣辱。三大行书,三种人生,三种境界。
苏东坡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五百年才出一位的大才子,他的一生其实命运多舛屡遭挫折。最大的挫折就是乌台诗案。1079年,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神宗大怒,下令逮捕苏轼,下狱御史台。御史台中有柏树,有好多乌鸦栖居其上,故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此案翻出大量苏轼的诗文,称其用诗抨击新法,蔑视朝廷,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图片
宋 李公麟 苏轼画像(传)
苏轼在乌台的监狱里以为将命丧于此,他在写给弟弟苏辙的诀别诗中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后来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包括太皇太后和苏轼的政敌王安石。那年冬天,圣谕下发,苏轼终免一死,贬谪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乌台诗案之前他是明星,之后他是罪臣。之前他是苏轼,之后他是苏东坡。“黄州团练副使”看上去是个官职,但在宋代常常被用来安置贬降官员,根本无实权,一直被监视。他对政治已不抱幻想,对虚名也感到害怕。“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他在黄州有一次被醉汉打倒在地,却“自喜渐不为人识”。在黄州,因为是罪臣也无实权,所以他闲散之余经常寄情山水。对于功业和名声,他已不再奢望与渴求。黄州,是苏轼仕途的“滑铁卢”,却是他艺术的“凯旋门”。他在黄州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论散文,有前后《赤壁赋》,论诗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在书法上有《寒食帖》。
图片
宋 苏轼《寒食帖》
《寒食帖》记录了苏东坡的两首诗,第一首大意是:自从我来黄州到现在,已经过了三个寒食节。每年都惋惜春天,春天逝去却容不得惋惜。今年又是下了两个月的苦雨,秋天那样萧瑟。躺卧中听说海棠花已谢,雨后凋落的花瓣被泥土染污了。时间被有力者半夜背负而去,就如同年轻人病后头发已衰白。
第二首的大意是春天江水漫涨快要侵入屋内,雨势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像渔舟一样,飘荡在雾蒙蒙的水云里。空荡荡的厨房煮了一些冷财,破灶里烧着一些湿芦苇。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知道今天是寒食节。想报效朝廷,君门却深九重;想回故乡,祖坟却远在万里。也想学学阮籍作穷途之哭,可心像死灰一样吹也吹不起。
与东坡其他豁达的诗词不同,这两首诗从头至尾表现的都是诗人郁闷颓丧的心情。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自然是春雨纷纷,乍暖还寒,只能吃冷食,让人会有点不舒服。整首诗充满着“惜春”“苦雨”“萧瑟”“泥污”“病起”“须白”“空庖”“寒菜”“破灶”“湿苇”“乌衔纸”“哭涂穷”“死灰”“吹不起”等一系列颓唐的意向,弥漫着一种负面能量,显示作者当时的心情是灰色的。尤其是那句“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真是尽忠不被允许尽孝也不能,心就想死灰一样,想哭也哭不出来。哀莫大于心死。
图片
宋 黄庭坚  《寒食帖》跋
宋代另外一位大才子、与苏东坡亦师亦友的黄庭坚在寒食诗后还有一段跋: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苏东坡和黄庭坚两个人在诗文上并称苏黄,在书法上也名列“宋四家”,两个人的命运也交织在一起,苏东坡被贬,黄庭坚也被谪。苏东坡一生坎坷,黄庭坚一生也磕磕绊绊。黄庭坚的跋是对《寒食帖》的注解。前面一句话是对诗的恭维:这首诗有点像李白的风格,甚至能够超越李白。我觉得这有点过誉。这两首诗在苏东坡众多诗词中不算上乘之作,更是比不上李白。黄庭坚这样说有吹捧之嫌。后面一句话评价《寒食帖》的书法,说此书兼颜鲁公(颜真卿)、杨少师(杨凝式)、李西台(李建中)的笔意,如果让东坡再写一遍,则未必有这样的水准。如果它日东坡看到这段跋的话,应该嘲笑我在没有佛的地方称尊吧。黄庭坚对《寒食帖》书法的评价倒是中肯。
《寒食帖》兼颜真卿笔意,是说整幅字的用笔非常厚实,基本上用的是浓墨,显得线条很结实有力。但再仔细看,我发现有许多字并非中锋行笔,而是用的侧锋,显出很多方笔。但作者行笔很慢,因此尽管用侧锋,线条依然非常厚实,这也是苏氏的风格。与颜真卿不同,苏东坡书法的结体呈右上斜式,并不像鲁公那样平正。字形很扁,再加上笔画厚实得有点淤积,显得整幅字有点压抑。黄庭坚曾经嘲笑苏东坡的字像压扁的癞蛤蟆,苏东坡回击称黄庭坚的字像挂在树上的死蛇。风格有点压抑,反映着当时书写者的心情。但仔细品味整幅字,苏东坡也并非像诗中写的那样“死灰吹不起”,比如“纸”这个字,那一竖尖锐有力地刺下来,竖在整幅字的当中,格外醒目,反映着书写者心中依然有波澜、有抗争、有不平、有不甘。《寒食帖》前面几行还算规整,到了中后段,书写者索性放开手脚,字大小不一,姿态各异,歪歪扭扭,确实有杨凝式的风格。杨凝式是承唐启宋的书法大家,因为性情狂傲放纵,又被称为“杨风子”,他的传世之作《神仙起居法》充分表现了他这样的个性:顾盼生姿,风神跳荡,用笔结体全出意外。苏东坡称他为“书之豪杰”。《寒食帖》也有杨氏风范,跌宕洒脱,一气呵成。虽无刻意安排,胜过精心安排。正应了苏东坡自己提出的“书无意于佳乃佳”的理念。
图片
《寒食帖》局部
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中所说的一段著名书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宋尚意”指的是宋代书法比较注重意趣,不像唐代那么讲究法度,所以宋代传下的经典作品多是行草书。苏东坡自己也说:“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其实宋四家书法都是以不泥古法提倡意趣而著称的。“笔墨当随时代”,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笔墨,虽然米芾极力推崇晋人书法,把自己的书斋也名为宝晋斋,但他写出来的字依然是宋代的字。相比于苏东坡留下的其他书法,《寒食帖》当属苏字第一,再加上黄庭坚的行书题跋,这幅集合着宋代两大书法家精品书法的作品无愧于“天下第三行书”的封号。
都说苏东坡黄州之后越来越豁达,然而光看《寒食帖》,书写者的心情显得不是那么舒畅,而是孤独惆怅、痛苦压抑的。可见人是很复杂的。苏东坡中年以后笃信佛教,写的很多诗文也有浓浓的禅意。如“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切法以爱故坏,以舍故常在。”但据说苏东坡临死的时候还不忘叮嘱儿子把向米芾借来的紫金砚台一起带到棺材里,他真的参透生死了吗?
图片
沈国麟作品  临《寒食帖》
图片
沈国麟作品  草书  雪泥鸿爪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图片
雪泥鸿爪 局部1
图片
 雪泥鸿爪 局部2
天下三大行书,《兰亭序》既有快乐又有痛苦,《祭侄稿》都是悲痛,《寒食帖》表现的是郁闷,可见人生苦比乐多,是多么的不容易。三位大书法家,也有三种不同的精神气象。王羲之是道家,颜真卿是儒家,苏东坡儒释道兼有。三大行书都是草稿,看来第一流的书法都是即兴所为,并非事先巧心安排。让这三个人再重新写一遍,肯定写不出原来的水准。第一流的艺术一定是真情流露。唯有真,才能打动人。而书法要写到用笔墨表达情感,而且写出来的作品是符合传统审美标准则难上加难。首先要过技法关,其次是在书写时能够捕捉到心灵的波动,再次,这种波动和环境世界能够相感,这才能成就一幅上乘之作。三大行书,既是人工,亦是天工。正因为是天工,所以才是人间第一稀有。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炎黄画院特聘画师。本文经授权摘编自《阴阳之道——中国书法之美》一书附篇,现标题系编者所加)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