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听!一定要看!一定要下载!

图片
图片
电信网络诈骗离我们有多近?
近年来
诈骗团伙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中
让人防不胜防
01
2022年6月,江苏南京
江宁警方接到反诈预警后
警方接连拨打11次电话
并上门苦心劝阻
依然没能让受害人及时醒悟
该女子最终被骗30多万元
02
一女子遭遇点赞刷单骗局
面对劝解的民警
该女子表示“你们挡我财路”
幸好经过警方30分钟劝阻
最终女子幡然醒悟
卸载了手机里的诈骗软件
并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去年全国破获电诈案件46.4万起
诈骗分子手法不断翻新
过去一年,全国各地狠抓严打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6.4万起
诈骗分子紧跟形势和社会热点,诈骗伎俩和手法不断翻新,大量使用境外通联工具,开发涉诈App、云语音、GOIP、虚拟币转账洗钱等新技术手段实施诈骗,逃避中国警方打击。
电信网络诈骗就潜伏在我们周围,如果警察亲自上门劝阻,请务必“听劝”:
96110来电一定要听;
12381短信一定要看;
国家反诈中心App一定要下载!
十类电诈发案最高
其中刷单返利占比最高
1.刷单返利。以兼职刷单、做任务返利等理由吸引受害人参与,目前发案率最高,占整体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的1/3左右
图片
2.虚假网络投资理财。一进“股票群”,套路深似海。炒股软件都是假,“老师”、学员都是托儿,只有你是真“韭菜”。
3.虚假网络贷款。凡是在放款前被要求先缴纳会费、保证金或要求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4.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快递损毁”“产品质量有瑕疵”“理赔退款”……套路花样多,目的就是获取受害人信息,诱导支付。
5.冒充公检法。虚张声势、威胁恐吓、向受害人展示虚假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伪造法律文书实施诈骗。
6.虚假征信。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验证流水为由,诱导受害人在正规网络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App进行贷款,再转至骗子指定账户。
图片
7.虚假购物、服务类。“海外代购”“零元购”“商品异常低价”,要提高警惕;“代写论文”“私家侦探”“虚构交易”“私下转账”,不轻信、不尝试。
8.冒充领导、熟人类。用朋友、领导头像加好友,无论是谁,只要通过微信、短信让你转账汇款时,一定要用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实确认。
9.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低价充值、高价回收、免费福利……网络游戏爱好者请慎重,买卖游戏账号、道具要通过正规网站平台去操作。
10.婚恋、交友、社交等情感诈骗。虚拟世界难辨真假,网络交友需要谨慎。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韩娅娇
审核:徐凤祥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