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里面有你没见过的北京冬奥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与志愿者代表一同观看完电影《北京2022》后,激动地赞赏道,“中国人民可以再一次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感到非常、非常自豪。”
他还为这部奥运官方电影题词:“祝贺真正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拍摄了精彩、令人印象深刻的官方电影。”
图片
巴赫的话,究竟是礼貌客气的溢美之词,还是实至名归的真心赞许?
周五,由张艺谋监制、陆川执导、张和平担任总顾问的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在全国上映,当我们走进影院,第一感受,是意外。
北京2022
图片
图片
图片
意外的是,这部纪录电影并不是想象中热闹的样子,它是冷峻的,犹如镜头里北京下雪的冬天。
那些因为疫情停运的航班,那些闭环管理的未知和压力,还有那些互相不愿轻易退让半步的国际视频会议……冬奥会的盛大背后,是当时还没有退去的全球疫情防控的压力,是繁杂的各种准备工作,是默默付出的后勤保障人员,是那些镜头几乎从来不会关注到的无名英雄。但他们这一次成为了纪录片的主角。
图片
故事里有一群中年男人,他们在局促的宿舍里,拿水桶当冰壶,模拟着奥运赛场上的选手和裁判。他们笑得很欢畅,但字幕告诉我们,他们是81天没有走出过医务站的工作人员。
图片
意外的是,它也是诗意和温柔的。
串联起全片章回体叙事结构的,不是哪个明星运动员,而是一个几乎不会英语的中国理发师,他在冬奥会开始前向儿子骄傲地介绍着“冬奥村”,他在大赛结束时收获了信任和感谢;
图片
还有一个连续六次报道冬奥会的摄影记者,看完整部纪录片或许你还是不记得他长长的外国名字,但那个沉甸甸的黑色双肩书包,那拍完最后一场比赛才放松下来的神情,会让人记得。
图片
最后的长镜头里,有许多欢笑、击掌、拥抱,甚至眼泪……在奥林匹克旗帜下,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识、相拥,挥洒汗水,成就理想,拥抱彼此,诉说着关于北京冬奥会的印记。
图片
图片
“整个冬奥期间,和小伙伴付出的所有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们见到无数新的面孔,认识了无数的新朋友,我认为这也是奥运精神的真谛!”
……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构筑起冬奥盛会的全景盛况。
这部纪录片以“见微知著”的手法铺展开一场超越赛场的盛会历史横切面。
意外的更是,作为一部体育纪录片,《北京2022》里你自然能见到许多熟悉的面孔,但五环的荣耀也好,金牌的加冕也罢,几乎都不是陆川所聚焦的所在。
我们看到的是,站在厢式货车后面,吹着冷风,离开训练场的中国钢架雪车运动队;
看到的是,几乎没有任何胜算,看起来甚至有几分业余的来自热带的牙买加雪车队;
图片
看到的是,最终在本届冬奥会上摘下两枚金牌的任子威,因为训练压抑“赌誓”说,“打完这届奥运会,怎么我都不练了”;
看到的是,武大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直愣愣地回应他所承担的期待和重压说,“累,能不累吗,乌龟带壳还累呢”,也是他赢得第一场胜利后长吁一口气说,“放下了,这场比赛终于结束了”;
图片
看到的是,以为自己得到冠军又被判了黄牌的刘少林,在很久以后第一次通过手机重看比赛录像,却依旧红了眼眶;
看到的是因为失误没能再次蝉联奥运冠军的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在比赛后,像个犯了错的孩子,双手背在身后接受全世界媒体的提问。对于挑战4A没能成功,他说:“如果大家以此为契机,也能因为我而做出点挑战自我的行动,我会引以为荣。”
图片
《北京2022》是不是一部足够精彩的纪录片,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标准和评判,但的确如巴赫所言,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奥运官方纪录片。
图片
历时三年拍摄制作,
跨越8个国家,
积累梳理了超过1000个小时的高清素材,
但最终它几乎没有一分钟
刻板印象中竞技体育惯常的激烈与刺激,
转而用平等、平常,
甚至是反高潮的方式,
呈现了北京冬奥会背后
各种人的真实状态。
图片
正如导演陆川所说的,
“影片里有你没见过的北京、
没见过的冬奥”。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孙佳音
编辑:吴旭颖
图片:官方提供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