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八婺新时代和美乡村新画卷——金华市推进“千万工程”纪实

绘就八婺新时代和美乡村新画卷

——金华市推进“千万工程”纪实

草长莺飞,万物勃发。

在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1800亩农田绿意盎然,生机无限。村东,一座白色大楼拔地而起,这是我省首个基于“馆内科普互动与户外实地体验相结合”理念建设的农业科技馆。

“这是寀卢村农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寀卢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卢阳春说。自2013年担任村干部以来,他积极探索“党建+”发展模式,带领寀卢村完成农业机械化向产业数字化转变,在智慧田园、乡村旅游等方面做好文章。

2003年6月1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寀卢村调研,并主持召开农村党建工作座谈会。卢阳春说,寀卢村始终以习近平同志在寀卢村调研时的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强带动发展强、治理强,推动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寀卢村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卢阳春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寀卢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8.2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25万元。

寀卢村是我市推进“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金华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发力推进“千万工程”,并不断赋予新内涵,绘就一幅新时代和美乡村新画卷。

陆建富 摄

美丽大花园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走进金东区曹宅镇雅里村,仿佛置身田园诗里。

雅里村于2003年被列为金东区第一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在2004年的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现场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金东区雅里村通过村庄整治使原来‘脏乱差’的村庄变成一个‘水清、路平、灯明’的文明村,使原来比较紧张的干群关系变得比较融洽”。

雅里村党支部书记宋小如说,是“千万工程”为雅里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雅里村实施村内道路硬化、池塘清淤和安装路灯,改变了村庄面貌;此后通过环境整治,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今,雅里村积极探索以治理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应用数字技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同时搭建了涵盖党建、农业、文旅、政务等场景一体化的“集智兴村未来乡村平台”。

在八婺大地,像雅里这样的美丽乡村已从单个“盆景”发展成整片“风景”,见证了20年来我市“千万工程”从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到农房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治乱美化,再到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精品村建设、未来乡村建设的接力之路。

——2003—2010年,我市以“千万工程”牵引村庄环境整治,启动“百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主要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村道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五大工程,完成4103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实现第一轮整治全覆盖,村庄环境实现首次质的飞跃。

——2011—2017年,我市以“千万工程”牵引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出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启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实施“12510”精品培育工程,即每个县(市、区)每年打造不少于1条风景线、2个历史文化村落、5个精品村和10个秀美村,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推动实现乡村全域美丽。

——2018年至今,我市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在全国率先启动和美乡村建设,出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和美乡村”行动方案》,实施产业提质、生态修复、文明提升、治理创新、富民惠民五大行动,由外而内全面拓展美丽乡村内涵。部署开展未来乡村建设,打造共富基本单元,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形成“百村未来、千村共富、全域和美”建设格局。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市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把全市乡村作为一个大花园来打造,并在改变“脏、乱、差”人居环境的同时,着力提升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目前全市累计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6个,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5条,培育美丽乡村风景线65条,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75个、特色精品村269个、达标村2697个,基本实现全域美丽。

共富追梦场

“诗韵上河、云上生活”,说的是浦江县大畈乡上河村。2018年,作为我省“千万工程”的典型示范村,上河村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如今,高空玻璃水滑道、滑板车、七彩滑道、飞天魔毯、玻璃悬廊等娱乐项目点燃了乡村旅游热潮,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在实施“千万工程”中,我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路径实施富民行动,多元化探索惠民路径,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让更多村庄实现强村富民。

数据显示,20年来,我市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从2002年的2.71∶1,缩小至2022年的1.9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2年的4157元,增至2022年的35630元。

产业振兴是基础。

磐安县尖山镇乌石村由原先的管头等6个村合并设立。村党支部书记张威平说,他永远记得总书记在管头村所说的那番话:“要保护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搞好乡村旅游,带领村民致富,建设美丽乡村。”感恩奋进,不负重托。自2005年9月首批4家农家乐开业,到如今共有农家乐197家、床位4155张,乌石村以“千万工程”为契机,蹚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路。2022年该村接待游客4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51万元,是目前金华地区“规模最大、年接待游客人数最多、营业收入最高、规范管理最早”的农家乐集聚村。

婺城金茶花、金东金佛手、武义有机茶、磐安中药材……通过厚植优势、放大优势,20年来,我市充分运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积极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美丽业态,让乡村经济“活”起来。据统计,全市累计创建A级景区村庄1939个,各类农家乐经营主体2100多家;培育淘宝村519个,总量居全国第2,创建省级电商专业村536个,全省最多;共盘活利用闲置农房1.3万宗,实现农户和村集体收益5.3亿元。

共建共富有实招。

先富起来的花园村要带动更多人共同富裕,是习近平同志20年前在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调研时的要求。花园联合党委书记、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邵钦祥说,花园始终遵循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一村富不算富,村村富才是富”以及“先富带后富、强村帮弱村、共富更要共享”的理念,带动周边18个村,并与金华市域内外数十个村结对,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共建共富机制,构建了十县区域联动、百镇共建强基、千团联千村、万名乡贤助共富的四级结对帮扶体系。

——开展“十县区域联动”行动,强化东阳—磐安、义乌—磐安、永康—武义等结对协作,实施山海协作项目45个,完成投资45.18亿元。

——开展“百镇共建强基”行动,组织100个乡镇(街道)结对成立50个共建联盟,达成共建项目179个,总投资超16.6亿元,获评全省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

——实施“千团联千村”行动,创新“6+1”结对帮扶模式,结对帮扶1253个村,推进建设村集体经营性项目2056个。

——实施“万名乡贤助共富”行动,招引新乡贤超5000名,签约落地项目96个、投资规模423亿元。

新型农民是主力。

“千万工程”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主体在农民,其中新型农民是主力军。磐安县实施“我们的幸福计划”,由创业户带动农户拓宽致富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返乡创业者、浙江品尚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文君的带动下,盘峰乡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内翻了4.3倍,现已辐射带动周边11个乡镇3000多户1万余人增收,年增收总额1500万元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一位返乡创业者,带动了更多返乡创业者,培育了更多新型农民。盘峰乡小柘坑村村民郭林明,原先在“我们的幸福计划”中种植2亩水稻,到现在扩大到100多亩水稻,成为家庭农场主;下初坑村村民张苏琴原先养猪养鸡,随着“我们的幸福计划”项目推进,在泥庐民宿村开了“自家人”农家乐,年收入达四五十万元。

为培育新型农民,我市大力实施“技能乡村行动”,推进乡村振兴“智汇金农”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升返乡入乡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训超50万人次,发放补贴超7亿元。根据计划,到2025年,我市还将培育农创客9500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32000人次。除了提供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我市还创建一批提供场地、孵化、培训、金融、政策等一条龙服务的返乡入乡创业孵化基地,降低创业门槛、提供专业服务。

和谐新家园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机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生活,既是城乡一体化的实质,也是“千万工程”的重要实践成果。

20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等级公路、客运班车、邮站、电话、宽带等“村村通”,把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娱乐、商贸金融等服务延伸集成到村,让村里人享受到像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打造和谐新家园。

改革创新激活力——

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充分利用老旧厂房和闲置农房,打造集创业指导、创业孵化、电商培训于一体的“众创空间”,吸引200多名农创客。李祖村从名不见经传的“水牛角村”,华丽转身为国际创客青睐的“网红村”,与义乌改革创新的精神紧密相关,包括农村宅基地改革,直接激活了农村闲置资源。

这些年来,我市坚持改革开放促“三农”,把构建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作为新时代推进“千万工程”的根本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比如,创新建设农村生态洗衣房,发布全国首个《农村生态洗衣房建设和管理规范》;首创居家养老模式,为“老有所养”提供全国范本;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两次四分”模式入选中宣部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公共服务惠民生——

每天接近饭点,村干部就会将刚烧好的饭菜分装进一只只保温饭盒,为那些住得远、不方便出门的老人送餐上门;在这里,老人们还能享受每天量血压、测体温等医疗服务,有医疗需求的老人,还有专属家庭医生,定时上门送药、治疗,或者接老人去医院检查。

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几乎已成为我市农村的标配,也见证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20年间,我市建成“四好农村路”7600公里,实现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通达率100%;实施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均达到99%以上;义务教育农村学校标准化比例达100%,农村等级幼儿园覆盖率95.4%;建有村卫生室2085家、规范化率74.48%,居民基层就诊率提升到54.9%。

“四治融合”强根基——

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到武义后陈村调研,充分肯定该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探索,此后又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促使“后陈经验”从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

18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践行“后陈经验”,以党建为统领、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智治为支撑,统筹推进“四治融合”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目前,全市建成省级善治(示范)村1446个,“四治融合”综合评价全省第1,连续17年创成浙江省平安市。

走进兰溪市游埠镇洋港村,未来乡村的治理模式已经清晰可见:“未来乡村驾驶舱”很“机智”,通过AI运算、视播结合方式可以时刻捕捉村民骑车未戴头盔、乱停车现象,并跟进教育整改;乡村智能洗衣房很“聪明”,可以实时监测洗衣人流量、用水用电量、洗衣废磷排放量等数据,并指导后续管理;“崇学房”“环保房”也很“聪慧”,会智能抓取书籍借阅、垃圾分类等数据,从而实现积分兑换,让村民享受贷款优惠、提高贷款额度等福利。

“千万工程”,万千气象。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加快构建“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乡村振兴新格局,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两个先行”贡献更多金华力量。

来源|金华日报

作者 | 张益晓 卢奕仿 何婕

编辑|黄晓茹

校对 | 施展红

一审 | 余影

二审 | 卢发扬

终审 | 范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