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绣|我们从彩线绣针中走来,往更繁华的花园中走去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化屋村考察时,对于苗绣工艺品赞叹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针一线何其精彩!”
77岁的“国际模特”潘玉珍,将自己民族的文化由晦涩古语带到了幕布镁光灯之下。
图片
苗绣作品
是神话但是也有厚重历史
“蚩尤公打不过黄帝,拖儿带女,过黄河过长江来到现在的地方。小鸟曾衔灵芝救了我们的先民,我们不能忘了小鸟的恩情。苗龙在头顶盘飞,守护着先人迁徙的队伍……”这是一段苗族古歌中《纸嫁衣》歌词的译文。
贵州台江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有一个古朴的两层小楼,推开院子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架满竹竿的院子,一个穿着苗族传统服饰、打着“苗啾啾”发型的老人带着老花镜、对着光线看线条流畅的画样。潘玉珍看起来与其他苗族老人没太大的差别,但是77岁的她却有一个特殊身份——国家非遗传承人。
黔东南州台江县苗族少数民族刺绣有较高水平。台江县苗族技法有平绣、数纱绣、挑花、堆绣、锁边、双针绣、贴补绣、打籽绣、破絲蜡皂角水锈、钉线绣、绉绣、编辨带絲线绣、纽絲带绣,缠绣、不锦绣(苗语)叫席锦绣。就像编个席一样。马尾绣、锡数纱绣、蚕絲秀、倒针绣20多种绣,又因材料选用的差异,以及针法的交叉运用而形成丰富的艺术效果。
台江苗族绣的题材丰富且内涵深厚,围绕着祖先传说中的央公央妹开天地、枫木树心生了蝴蝶、又下了十二个蛋、树枝叶丫变成吉宇鸟、吉宇鸟精心卵孵蛋、央公央妹兄妹成亲后,发展成了人类。有飞龙、盘龙、蝴蝶是妈、鸟是父亲、月亮是哥哥、妹妹是太阳。鲤鱼跳门,牡丹花、铜鼓、木鼓过古藏节。为了纪念苗族祖先(蚩尤先民们)在4600年前的迁徙路线、怀念祖先家园,土地古老房屋等一切都绣在嫁衣里、男女的土布花纹里。
“央公央妹是神话,但是祖先迁徙却是不能忘记的历史。”
在介绍苗绣服饰时,潘玉珍总是会说苗绣是依据苗族古歌绘制的图案。就连衣襟上黄色的线、蓝色的线、绿色的线都都蚩尤祖先迁徙的证明,分别被赋予了黄河、长江、清水江的意义;正是由于这些神秘的历史渊源,所以苗绣才如此神秘吸引人。“苗绣的每一个图案都来源于古歌,”潘玉珍他们会将古歌的故事绘于纸上,再将纸面覆在已经蓝染好的布料上,一针接着一针 ,造型独特的飞禽走兽跃然于上。
在苗绣成衣过程中,惯例是一个人做一部分,最终几个人合并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潘玉珍参与的第一件成衣作品,是与母亲姐妹一起完成的,她所做的部分是衣服的袖子,即使是衣袖部分,也让小小的她花了不少时间。
在潘玉珍的记忆里,作为家中老六的她,在七岁时就已经开始了苗绣基本功的练习,特别是本应该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学习苗绣时,潘玉珍在父母的特许下,直接跳过苗绣学习的步骤,反而是直接学习织锦。“你还聪明得很!”家中姊妹经常这样打趣潘玉珍。
图片
潘玉珍和作品
非遗技艺要传承更要发展
“谁绣花绣得好就可以到北京去展示。”潘玉珍听村里长辈这样说,年仅11岁的潘玉珍从那个时候开始便有了学好苗绣、走向北京的理想。
自此,她一门心思扑在苗绣上,连闲暇时间也在苦练绣花。遗憾的是,她虽没通过绣好花获得去北京的机会,却成了当地有名的“刺绣能手”。
“看看我之前的绣品,我都佩服我自己,现在人老了,也不可能做出之前的成果了。”潘玉珍的手在一件稍显陈旧的衣服上缓缓摩擦着。
苗绣是一个世代传承的技艺,潘玉珍从父母手中接过蓝染的布、绣花的针,又传承给自己的女儿们,现在女儿们也传给自己的孩子们。
今年46岁的张艳梅是77岁潘玉珍的第二个女儿。张艳梅3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母亲潘玉珍拿出所有的积蓄,卖掉了自己的刺绣嫁妆,带她到北京、上海等地求医,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张艳梅右腿慢慢萎缩,到8岁时,开始练习拄着拐杖走路,一走,就走到今天。
因为脚的问题,张艳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使用织布机,于是潘玉珍决定让张艳梅专心学习蓝染。2000年初,许多苗绣绣娘们在制作蓝染时,抛弃了传统的植物蓝染,而是选择了简单高效的化学蓝染。不过化学蓝染的弊端很快就显现出来:接触化学蓝染的人身体逐渐变得不好,长此以往,风靡一时的化学蓝染还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也正因张艳梅身体原因,潘玉珍她们始终坚持植物蓝染,即使手指长期浸泡在染液中,也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图片
蓝染之后的手
张艳梅从小就穿梭在绣娘身旁,高中毕业后,出于对苗绣的热爱,也成了一名绣娘。为了做好这份事业,她曾前往北京学习,刺绣、种植蓝草、收集靛蓝、染色……很多事都亲力亲为。
色彩充满了张艳梅的朋友圈,展示出来的不只有张艳梅的绣品,还有很多脸上对苗绣有很深好奇心的青春面孔。“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我们仰黎坊学习苗绣,除了苗族的女孩子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对苗绣感兴趣的人,都会台江常住一段时间,然后到我们工坊来学习。”张艳梅这样介绍到,仰黎坊不只是一个苗族绣娘们完成手工艺品的地方,更是一个其他人能够系统学习了解苗绣的工坊。
图片
张艳梅和蜡染作品
最开始工坊并没有准备向外系统教学。“只要愿意学,你就教给她!”满(潘胜利的婆婆)这样对潘玉珍说,并且准备为前期教学提供钱财支持,只可惜在还未开始教别人学习苗绣,满就去世了。
至今为止,仰黎坊的绣娘就已经超过四十人了,还不包含每年来学习的学生。“还是那句话,只要愿意学,那我们就愿意教,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什么国家的人。”张艳梅还是建立起了“仰黎坊”这样一个苗绣教学课堂,“只有将这些文化毫无保留的分享出来,它才会更长久的保存下来!”
与此同时,人到老年的潘玉珍也未停下脚步。她几乎每天都会陪着女儿工作,“早上六点钟起来,有时候能忙到半夜12点,也不用睡午觉,做苗绣我从来都不觉得累。”在她看来,苗绣不仅仅是一门手艺,能让乡亲们的生活越变越好,还是专属于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要将苗绣带到更繁华的地方去
早在197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潘玉珍来到北京颐和园,遇到几名外国友人,对她身上苗族服饰十分感兴趣,并表示要出高价购买。这让潘玉珍感受到苗绣具有极强国际吸引力,萌发了要将苗绣带入国际视野的念头。
1994年,潘玉珍创办台江县民族民间服饰织锦工艺厂,带动当地留守妇女从事刺绣加工,把各色彩线幻化成美轮美奂的刺绣艺术品。
为寻找销路,潘玉珍常年一个人挑着扁担坐火车,在外四处奔波,雇佣的绣娘从开始的五六名发展到二三十名。1997年,经朋友介绍,潘玉珍到北京潘家园支了一个摊位开始售卖苗绣产品,实现了自己把苗绣带到首都北京的梦想,1999年,张艳梅与6个绣娘一起上北京投奔母亲。
2000年12月,潘玉珍收到邀请远赴新加坡参加第八届春城洋溢华夏情艺术展,这是潘玉珍第一次带着苗绣走出国门、走上T台,“这也是我第一次在他乡过春节,那年我54岁。”
从2000年至今,潘玉珍每年都收到参展邀请,带给绣娘们的收益只增不减,她带到T台上的绣品越来越多,步子也越来越稳。
2013年贵州省正式开展“锦绣计划”,旨在推进展现贵州少数民族妇女们技艺,推动从事手工业的少数民族妇女就业,只有产业振兴了,才能跟得上整个贵州振兴的脚步。
2015年,张艳梅与母亲回到台江,带着自家的两个姐妹,租了一个两百平的院子,这便是仰黎坊苗族植物染文创空间。在这里,诞生了许多苗绣产品,其中最贵的一件苗绣衣袍可达到将近13万的价格,与之相对应的是三年的制作周期。
图片
苗绣手工刺绣展示活动
多年来,“锦绣计划”比赛现场总能看到仰黎坊绣娘的身影。2022年八月,潘玉珍所在的“仰黎坊”在“贵州省2022年锦绣计划+苗绣(蜡染)妇女手工技能暨创新产品大赛产品赛杂件类锦绣创新产品”比赛中拔得头筹。
直到今天,仰黎坊共有40多个绣娘,她们分布在台江县的各个村落,得益于现今方便的交通,张艳梅不用再像之前拄着拐杖走坑坑洼洼的山路,只用将蓝染好的布料以及需要纹绣的样式打包好,快递员上门取件就行。
为了制作盛装,仰黎坊的绣娘还与银匠们有合作。为银匠们制作的苗族银饰打开了新的销路,不再局限于家庭定做银饰。
今年云南、湖南、广西都有人来寻求合作,为苗绣产品直播带货,“只是暂时让其他人来做这个苗绣工艺品的直播卖货,接下来我们是打算自己做直播,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潘玉珍这样说。
在仰黎坊,苗绣将传统与时尚结合,苗绣不仅仅是衣裙上文化的展示,她们还致力于让苗绣充满生活:短袖、长裙、包包、发饰。这个神奇的绣花针仿佛可以从布料上慢慢穿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甚至到街头、到世界。
文 | 罗曼丽(实习)
图 | 受访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