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峰会对上日本七国峰会,中国的格局,西方还是学不来

前不久,两场峰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一场是在西安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C+C5峰会),另一场则是在日本广岛召开的G7峰会。有外媒把这两件事当作是中国与西方在摆擂台,但相较于G7那种带有针对性的会议议程,显然C+C5峰会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
图片
【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
众所周知,中亚一直都是中国比较关注的地区,此前中方领导人时隔三年首次出访,目的地就是中亚最大国家哈萨克斯坦,这其实就很能说明一些事情。
要知道,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是连接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枢纽,也是“一带一路”的发轫地和西出首站。所以,考虑中国的地缘安全需求和发展战略布局,保证中亚的局势稳定,同时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一般来说,和平与发展是大部分国家的重点需求。之前,中亚五国的安全需求,在集安组织的框架下,更为仰仗俄罗斯。但受俄乌冲突的影响,俄罗斯的大部分精力还是集中在俄乌战场,对于中亚地区的安全治理,参与度有所下降。而出于很多复杂原因,中亚国家对俄罗斯的信任度也在降低。
图片
【集安组织在中亚安全治理上的参与度降低了】
我们都知道,集安组织的军事属性大于经济属性,其主导者俄罗斯,本身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加上制裁原因,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试图在中亚地区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机制——欧亚经济联盟,更是接近“脑死亡”的状态。综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现在的俄罗斯没有余力也没有实力去满足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
而安全和发展的需求都得不到保障,也导致中亚国家逐渐有了跟俄罗斯保持距离的心思。从某种程度上讲,俄罗斯在中亚地区治理方面的缺位,导致该地出现了权力真空,但中国与中亚的密切合作,恰好补充了这一缺失。对于俄罗斯而言,中国补上这个权力真空,总比西方趁虚而入的结果要好。
中国跟中亚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加强了双方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互联互通,双边贸易额也再创新高。中国、中亚还在上合组织合作框架下,加强了安全领域的合作。除此之外,中亚及周边国家中,土库曼斯坦在2018年的时候,新一代地空导弹力量就已经全部换装为中国武器了,吉尔吉斯斯坦更是直接接受了不少中国军援。这些信息从一定程度上也能看出,中国与中亚方面合作的维度已经是全方位的了。
图片
【中国与中亚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
另外,中亚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能源出口,只不过中亚的石油及天然气开发,现阶段主要依靠的还是欧美石油公司的技术。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哈萨克斯坦的油田、气田集中在里海北部周边,主要有卡拉恰干纳克气田、卡沙干油田和田吉兹油田三大项目。
像卡拉恰干纳克气田项目,英国壳牌和意大利埃尼占股最多,再接下来就是美国雪佛龙公司。而卡沙干油田项目,除了哈萨克斯坦政府占股比例较大,美孚、壳牌、埃尼、道达尔各占了大约16%的股份,据悉这个项目也有中企参与,但所占股份比例并不多。至于田吉兹油田项目,雪佛龙的股份占比高达50%,其次就是美孚,占比25%,也就是说这个项目中,美国企业占股已经达到75%,在很多事务决策上占据了话语权。
图片
【美企在田吉兹油田项目话语权不小】
之所以哈萨克斯坦主要的油气项目,欧美企业参与程度很深,主要是因为受当地地质环境的影响,油气所含杂质较多,对普通管道的腐蚀性更强,此前耐腐蚀钢管的主要制造技术集中在欧美国家手中,哈萨克斯坦想要保证油气开采及炼制,就需要欧美企业的“帮助”。不过这一情况在2020年出现了转变——中国自主研发的耐腐蚀用钢管2020年开发成功,2022年投入使用。
中国的技术打破了美国在石油方面的垄断,那么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他们之后的采油设备、炼油设备或许也可以不那么依赖美国,那么受美国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我们也可以展望一下,之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说不定能有更深层次的发展。
当然,前面也提到了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的重要性,所以美国在这里的影响力,也不仅仅是体现在油气开采的技术垄断方面。美国在中亚的渗透,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早几年我们看中亚地区的新闻,有不少跟“颜色革命”相关。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跟不上民众生活水平的需求,导致了社会矛盾的产生,另一方面则是别有用心之人的刻意挑拨,打破了中亚地缘局势的稳定。
当哈萨克斯坦还是纳扎尔巴耶夫执政的时候,政府官员受欧美文化熏陶比较厉害,民间也容易受到西方媒体铺天盖地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哈萨克斯坦国内的对华态度算不上友好。这也对两国的合作往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托卡耶夫上任后,哈萨克斯坦的政治风向有了一定程度的纠偏,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得以不断深化,中哈关系更是开始了新的“黄金三十年”。
图片
【托卡耶夫今年生日是在中国过的】
对于中亚国家来说,和平与发展是两大重点关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能同时有效解决这两大关切。而对中国来说,中亚的安全也关系到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稳定,也是中亚发展经济的基础。
加强与中亚地区的合作,一方面表达了中方积极参与地区治理的决心,一方面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推动多边合作,促进全球化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