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款宠物医疗险,6844万“铲屎官”如何选?

图片
市面上宠物医疗险五花八门,既有汪星人、喵星人专属保险,也有面向犬猫的通用型保险,年费也从一百多元到三千多元不等。(视觉中国/图)
当医疗保险的对象不再局限为人类,越来越多的“铲屎官”开始关注为“毛孩子”购买医疗险,以备不时之需。
2023年4月中旬,南方周末客户端做过一次统计,52%的读者投票赞成要给宠物买医疗险的理念。(具体详见《为1.1亿只宠物买保险:如何证明“我的狗是我的狗”》 )但是市面上宠物医疗险五花八门,既有汪星人、喵星人专属保险,也有面向犬猫的通用型保险,年费也从一百多元到三千多元不等。
6844万宠物主该如何为1.1亿只宠物犬猫选择宠物医疗险?截至2023年5月15日,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已至少上线23款(共计53种不同价位)宠物医疗险产品,主要面向宠物猫、犬,针对其它宠物的异宠医疗险暂未上市。
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保险等多家险企在官网、官微、官方小程序的显著位置介绍旗下宠物医疗险,亦有险企开通抖音账号,试水直播销售宠物医疗保险。
“市场表现才是保险公司的信心来源。”一位不愿具名的产品经理表示,有赖于AI识别技术和精算模型,如今险企已经不再过于头疼“宠脸识别”和保险定价,宠物医疗险的市场表现将成为这个阶段的风向标。
千元以下宠物险竞争激烈
在各项指标中,“铲屎官”可能最关心两个数字:一是年保费——一年期的保险要花多少钱,二是对应的年保额——一年最多能报销多少钱。
中国兽医协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2022)》指出,调研发现,在宠物医疗和保健方面,约89%的宠物主的月消费在1000元以下,更倾向于“经济养宠”。
据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统计,23款宠物医疗保险产品中,21款年保费金额集中在1000元以内,这较符合上述报告所称的宠物主“经济养宠”消费习惯,但也侧面反映出千元以下宠物医疗险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具体而言,保费定价在1000元/年以下的宠物险中,分布在100-300元、300-500元、500-1000元这三种价格区间范围内,占比为28%、29%、43%,相对应的保额在3000-12000元、3000-50000元、6000-50000元之间。
图片
(梁淑怡/图)
一些保险公司的宠物医疗险既包括1000元/年以下的,也包括1000元/年以上的选项,供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选择。
其中,定价最低的一款是华泰财险旗下的“京宠宝·初级”(销售渠道为京东金融APP),年保费仅为96元,对应年保额为4000元;定价最高的一款是平安保险旗下的“平安爱宠PLUS·挚爱版”(销售渠道为公司官网),年保费为3179元,对应年保额分别为基础医疗30000元、手术治疗20000元。
一般来说,基础医疗指的是门诊、处置、药费、住院及护理费,手术治疗指的是麻醉及手术费用。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注意到,至少有2款产品在条款中明确划定了基础医疗和手术治疗的年保额。
值得宠物主注意的是,在年保额方面,不同公司规定细则不同。23款产品均规定了年保额的上限,以及单次事故最高赔付额,其中1款还额外规定了单病种累计赔付限额。
以“平安爱宠PLUS”产品为例,挚爱版套餐的单次事故最高赔付额达到最高11000元(基础医疗1000元,手术治疗10000元);而由中国大地保险承保的三份宠宝保险套餐中单病种累计赔付限额分别为1000元、2000元、2500元。
图片
(梁淑怡/图)
起付线、等待期各有不同
和人的保险一样,宠物医疗险也有相应的起付线(或称免赔额)和等待期,目的是约束过度诊疗、降低故意带病投保的风险。
对于起付线,保险公司常见的做法是设置一个单一的金额,大约在200-500元,也就是说超过200-500元的宠物诊疗费用部分才能按规定比例报销。
市场上也有注明“0元起赔”的产品,不过这类产品的年保费相对较高。23款产品中一共有53种不同价位的组合,其中10种标明手术治疗0元起赔,另外还有10种不区分普通治疗或手术治疗,全部0元起赔。例如,“平安爱宠PLUS”三款价位的皆为“0元起赔”,年保费分别是1431元、1908元、3179元。
对于等待期,23款产品中有5款产品直接规定等待期为30天,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期限内宠物如果发生疾病去宠物医院看诊,难以用保险报销。此外,保障期限为30天的一款产品和3个月的一款产品,等待期均为7天。
18款产品对宠物的不同疾病类型规定了不同的等待期。例如一般疾病的等待期通常为30天,意外伤害的等待期为10天,癌症、口腔疾病、眼科疾病、良/恶性肿瘤类疾病、生殖泌尿疾病、结石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等待期均为90天。
以腾讯微保平台中国大地保险承保的一款宠物医疗险为例,该产品的等待期为意外7天、癌症及口腔类90天,其他疾病30天。
图片
(梁淑怡/图)
图片
(梁淑怡/图)
太老太小都不保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猫犬都能享受宠物医疗险。
从投保年龄来看,23款宠物医疗保险产品中,每一款都严格限制了投保年龄,2-3月龄以下和8-10周岁以上的宠物都将被拒之门外,即“太老的不保,太小的也不保”。
“如果(年龄)太小,其实这类宠物还难以进入市场交易,正常来讲三个月以上的宠物,已打好各类疫苗,才能进行交易;而太老的宠物,显然各类疾病发生率较高,所以也不太符合保险产品的定位。”前述产品经理解释。
23款产品中,被纳入保障范围最多的是日常疾病和意外伤害,如皮肤病、传染病、胃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被纳入保障范围最少的是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只有1家险企指出保险可覆盖遗传性疾病。
图片
(梁淑怡/图)
保障地区和定点医院
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发现,23款医疗保险中的18款宠物医疗险都是全国可保(不含港澳台),定点医院的保险比例高于非定点医院。
图片
(梁淑怡/图)
个别保险公司指定了保障地区,一般来说都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等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比如中国人寿旗下的宠物狗专属险“汪安心”,该产品仅能在北京市、天津市、福州市、济南市、郑州市、上海市、石家庄市等地销售。
“本保险合同定点宠物医院将结合医院服务能力等进行动态调整,宠物就诊前可联系我司客服进行就诊预约、咨询,避免医院调整给您带来不便。”和绝大部分宠物医疗险类似,“汪安心”也划定了定点医院的范围。
区分定点医院和非定点医院很有必要,既能让保险公司摸索出一套审核机制、避免无序收费,也相当于给宠物主筛选出优秀的宠物医院。
不过,不同保险产品的定点医院范围有大有小,宠物主购买宠物险之前需提前浏览,确定居所附近是否有合适的定点医院。以“汪安心”为例,其确定的定点医院里,北京市仅有16家机构,分布在10个行政区,对于不住在定点医院周边的宠物主,可能不太方便。
不同险种所覆盖的定点医院也有区别。例如,支付宝平台与众安保险合作推出的宠物医疗险中覆盖的定点医院,就与微信平台与大地保险合作推出的宠物医疗险所覆盖的定点医院部分存在差别。
具体而言,23款产品中,16款宠物医疗险的规定是非定点医院的赔付比例略低于定点医院,幅度在20%-40%。但是也有7款产品(涉及11种不同价位)直接规定,非定点医院的赔付比例是0,也就是说,宠物主必须到定点医院看诊才可赔付。还有4款产品未对非定点医院赔付做出说明。
图片
(梁淑怡/图)
“不知情开通被扣费”投诉占比高
截至2023年5月15日,直播短视频数据分析平台“蝉妈妈”电商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抖音平台共上架8款不同的宠物医疗保险,直播销量前三的分别来自众安保险和泰康保险,总销量分别是5.25万~8万件、3000~5750件、1000~2500件。
此外,泰康保险、平安保险、大地保险也开通了抖音账号,相关宠物医疗险产品被纳入线上保险店铺,实时电商销售数据分别是:2167、1.0万+、372件。中国人寿、阳光保险集团、太平洋产险仅开通抖音账号,消费者还不能通过平台购买旗下宠物医疗险。
宠物医疗险受追捧之下,亦有各类投诉产生。
图片
(梁淑怡/图)
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研究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宠物医保”关键词,发现消费者比较多表示自己在不知情情况下被自动扣除了宠物医保费用,要求支付平台退款。也有投保人反映按照赔付过程报销时,无法联系到客服,长时间没有得到回复。
此外,多位购买过宠物医疗险的宠物博主表示,国内宠物医疗险在宠物识别、赔付流程、服务等方面和海外略有差异,会让消费者产生疑虑。
“国外保险公司大多可以通过芯片快速辨认宠物身份,从而办理理赔手续,宠物主不需要提供过多繁琐的材料,主要由宠物医院和保险公司直接对接。”一位博主说。另一位博主表示,尽管目前宠物医疗险费用比海外低不少,但保障也不怎么完善,比如国内宠物保险基本规定了具体的定点医院,当因为距离远等种种原因无法带宠物去到相应的定点医院治疗,就会无法报销或者报销比例较低。
从长远来看,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视宠物为重要的朋友甚至是家人,愿意为宠物的健康和平安付出时间和精力,未来也势必会有更多满足养宠需求的宠物医疗险进入大众视野。
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研究员 黄思卓 南方周末实习生 赵文青 刘万鸿 李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