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解锁李白“冷知识”?《静夜思》不是你以为的“明月光”

《经典咏流传·正青春》正在央视热播,新一期节目中,继续“和诗以歌”,用融合的音乐呈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带大家走近“诗仙”李白。
图片
李白是唐诗史上绕不开的人物,不仅因为他创作古诗之多,还因为他创作涉及题材之广。本期就有两首题材不同的李白作品,给予观众更多欣赏和思考空间。思乡佳作《静夜思》千百年来常为游子们送上心灵慰藉,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也带大家科普有关“诗仙”冷知识。
最有名的那句诗竟不是李白写的?其实该诗的宋刻本版本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当今流传的这版经过历代文人的改造,在清代学者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中广为传播,然后被传诵至今。
盘点《静夜思》的版本变化,这其实不是一个新话题。青年文化学者侯印国告诉记者,从文献来看,我们今天习惯的《静夜思》版本最早出现在清代。宋代刊印的《李太白文集》、元代刊印的《分类补注李太白集》等早期版本中,这首诗写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当时人所编的诗选中,这首诗也都是这样的文字。明代,赵宦光、黄习远等人对宋代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和删补,将《静夜思》的第三句“举头看山月”改成了“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仍然保留着“床前看月光”的原貌。直到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由蘅塘退士所编写的《唐诗三百首》才最终变成了今天的通行版本。
图片
2019年,“读·万卷——清代内府刻书珍藏”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汇聚清代86种、1535册清代内务府所刻善本。康熙四十六年(1707)扬州诗局刻本的《全唐诗》就在展出之列,李白的《静夜思》在其中就是这样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侯印国表示,《静夜思》自问世后便流传极广,唐代时雕版印刷术还不普及,文学的流传更多依靠抄写,个别文字的出入在抄写时代是常有的事情。这种针对诗句文字的争议,在大量知名的唐诗中都广泛存在。如果通读古代各类选入《静夜思》的诗选,这四句诗中不同文字的排列组合,甚至有几十种风貌,其实很难判断哪个版本是最接近李白本人创作的原貌的。
在学界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话题。著名唐诗专家莫砺锋教授曾受访表示:“有人发现了版本差异就引以为重大发现,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不仅这是学界常识,对普通百姓来说,也不应该产生什么影响。
此外,围绕《静夜思》,学术界有过很多争论,例如“床前”的“床”指的是家具还是井栏,“思故乡”的故乡指的是何处。侯印国告诉记者,关于《静夜思》的创作地点,大部分李白研究专家并未特别关注,一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分别提出扬州、幽州、南京等创作地点,以上说法都没有绝对的证据,但以南京说最有可能。李白曾于天宝六载(747年),离开山东南游金陵,到天宝九载(750年)才北归,历时共三年之久,《静夜思》可能便是在此期间创作于南京长干里附近。
(来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