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支点

既深植脚下土地,也走进大学课堂,非遗传承人变得自信起来;玩得转传统材料,也不怵高新技术,跟得上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手艺人变得从容起来;守得住“原生态”,也绽放出新风采,非遗保护传承变得现代起来;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行业组织、新闻媒体、企业倾情投入,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变得普遍起来……在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现场交流活动中,业界深刻体会到:研培计划实施以来,非遗人才更多了,传统技艺更精了,专业技术更强了,发展视野更宽了,非遗“朋友圈”更广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更深入了。研培计划渗透在非遗保护工作的各个领域,成为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支点。

凝心铸魂  培根固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党的二十大要求,“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是研培计划深入开展的根本遵循和理论依据。此次研培计划的现场交流活动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大背景下举办的,是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以来首次举办研培计划线下交流活动,也是全国非遗系统、专业院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的面向非遗传承人的专项教育活动,研培计划自2015年实施以来,全国120余所本科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参与,举办各类研培班1220余期,培训非遗传承人4.2万人次,加上各地举办的延伸培训,超过10万人次非遗传承人受益。在8年的实施过程中,参与各方以帮助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为目标,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教学体系、工作规范和管理方式,构建起专业院校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广阔平台,对人才培养体系、理论研究体系、非遗传播推广体系、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以及“1+3+N”非遗保护工作格局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不断完善研培计划的组织管理,印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明确了分级的管理体制,加强了研培计划的政策和资金保障。2021年修订的国家非遗保护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将研培资金纳入国家非遗保护资金的使用范围,使得研培资金使用有规可依。各地文化行政部门根据本地非遗保护工作需求,指导院校确定研培方案,并积极参与学员遴选、开班教学,做好研培计划的过程管理。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首次启动实施年度绩效考核,进一步强化成果导向,总结优秀经验,实施动态管理。

助力解决发展难题

各地非遗传承人一致认为,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如何在保护传承实践中适应变化,甚至引领变化,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时代给出的考卷。研培计划是非遗人前行路上的知识补给站和智慧集聚场。遇到技艺上的难点、创新上的堵点、传承中的困境,第一时间想到并总能得到回应的就是研培计划。

研培教学牢牢建立在尊重人民智慧、尊重非遗传承人创造、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的基础之上,坚持人民至上,将广大人民群众对非遗的文化认同和对传承发展的主要需求作为守正之基、发展之源;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结合非遗保护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发展瓶颈,谋求创新发展,为非遗系统性保护提供经验和理论支撑。

围绕“十四五”非遗保护重点工作,研培计划重点开展传统工艺、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的研修培训,同时探索民间文学、民俗等非遗项目的试点工作。参与院校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创作实践等综合教学方式,帮助传承人强化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艺术修养,解决发展难题,拓宽眼界和知识面,提高保护传承实践能力。

这是一堂思想文化课,加深了非遗传承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和理解。众多非遗传承人表达了补上“文化课”的重要性:知其然才知其所以然。“进入学校,我们换一个视角思考和审视自己所从事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更能体会和认识深厚文化积淀的益处。”一位参加研培计划的非遗传承人表示,这一汲取知识的过程,是交流碰撞的过程,也是提升身份认同的过程。

这是一堂技能提升课,融通新技艺、鼓励新设计、运用新技术,助力非遗传承人不断攀登技艺高峰。传统工艺领域的研培项目在阐发传统工艺当代价值、传承前人绝学绝艺、提升传统工艺核心技艺和关键技术、推动产品创新开发、促进行业和民族文化交流发展、建设传统工艺品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传统表演艺术领域的研培项目,则聚焦基层表演团体和从业艺人,帮助开展节目编排、对接演出资源,提高演出水平、创作能力和演艺管理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曲艺传承发展。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2021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培训班的学员经过研培理论和实践锤炼后,将新习得的制茶技艺融入茶品研制,报送茶样参加斗茶比赛,取得了不俗成绩。景德镇陶瓷大学面向全国择优招收从事陶瓷雕塑创作的传承人,省外学员占比达78%,覆盖山东、贵州、河南等11个省(直辖市),促进了各地技艺交流,全方位提升了陶瓷雕塑技艺。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临沂大学等院校以发展地方曲艺为重点,在传授技艺的同时,强化编创技法的训练,并汲取各大剧种精华,推出了一批新创作品,让学员在切磋与展演中,增长技艺与传承本领。

这是一堂思维拓展课,让非遗传承人了解时代变迁,把握审美变化,适应社会需求,开阔眼界格局。研培计划着力增强传承人在文化、艺术、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创造条件使其掌握新的工具和方法,尤其强化了其在网络应用和传播方面的技能。

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研培项目中,学员们走进小红书、抖音、哔哩哔哩等互联网企业,深入了解新媒体传播的逻辑与方法,通过“非遗+直播”“非遗+短视频”等实践课程,逐步掌握了传统工艺项目数字化存档、跨界传播等新技能。

江汉大学精准定位“湖北大鼓”的潜在文化品牌价值,打通非遗与当地文旅发展的沟通渠道。学员不仅参与拍摄了当地景区宣传片,还深入学校、社区、景点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拓展了湖北大鼓的表演场景和传承方式,直接参与了当地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进程。

许多学员在参加研培项目后,成立了合作社、工作室等,开发与制作非遗产品与非遗衍生品,在订货、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科学分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版权注册。同时,他们积极探索“互联网+非遗”“互联网+传统工艺”等方式,利用新媒体在互联网中销售产品,产生了良好反响。

这是一堂创新实践课,各地研培项目推出了大批富有时代气息、更具实用价值、获得市场认可的优秀作品,将培训内容、培训成果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结合,生动体现了“用”字为先的非遗理念。

针对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受机械化应用冲击、品牌理念匮乏等问题,河北美术学院非遗研究中心在与曲阳石雕协会开展多次实地调研后,依托特色优势专业,以曲阳石雕为对象举办研修班,帮助学员了解和分析市场动态,支持学员创作了《坐着高铁看中国》等新题材作品入选 2022 年度中国文艺山花奖大展。参加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研培课程后,杨家埠木版年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赵立萍产生了将水墨画、年画两种技艺的表现手法相结合的新点子,创作出古意新发的水墨年画,得到了业界和市场的肯定。四川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研修班以羌族羊皮鼓舞为切入点,帮助传承人直面发展环境的巨变,扩大羌族舞蹈的群众性和民俗性,结合当地建筑、歌舞等地理文化元素,引导学员探索更具感染力和可视化的表演形式。

各方协同参与非遗保护生动实践

作为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研培计划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建立起的专业院校参与非遗保护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一支参与非遗保护的教师骨干队伍,促进了各行各业专业人才以院校为平台投身非遗保护工作,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创新探索。

研培计划引入高校等专业教育资源,践行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等非遗保护理念,拓展了非遗保护的方式方法,激发了非遗项目的传承活力,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工作抓手。

在教学方式上,研培计划有效利用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组织传承人到高校去学习非遗保护理念,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在招生方式上,研培计划采取了按项目类别招生和整建制招生两种方式,高效组织学员遴选工作。在教学上,参与院校积极开展前期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项目传承情况和传承人群的实际需求,并结合院校资源特色,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课程,重视学员反馈和项目评估总结。值得一提的是,学员回访的常态化开展,为专业院校走向田野、走进社区打开了一扇大门。由此,许多院校探索出富有特色的研培工作经验,为非遗系统性保护提供了新支持。

云南艺术学院提出“厚基础,转思维,重创新”的理念,注重引导学员发现传统工艺之美、生活之美、环境之美,重构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工艺产品,探索非遗传统工艺的现代美学价值,有效激活传统工艺的活力。同时,立足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该校早在2000年就设置了民族民间工艺与旅游产品设计专业,至今已开展了28期传承人进设计课堂,在传承人特别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协同下,建立了10个非遗传统工艺教学实验室,并鼓励非遗传承人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创新性地推进了传承人才梯队建设。目前,该校已有多名学生经由研培计划成了云南省级、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实施曲艺类传承研培过程中,注重把好学员遴选、研修培训、反思提升“三道关”,将高质量发展思维贯通研培前、中、后期各个阶段。同时,根据区域内非遗不同特点,分成若干个教学小组,推进实践课程紧扣培训汇报演出主题,将课程与节目的打磨加工排练相融合,促进非遗项目在碰撞融合中横向借鉴、纵向精进,实现以演促培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该校做好非遗需求、资源、研究的对接,促进了非遗研培和人才培养双提升。

浙江理工大学结合织锦等非遗研究,推动学员技艺向学术化、标准化升级更新,先后有多位学员参与了浙江省首个非遗项目类团体标准“浙纺标”的制定,带动引领传统技艺的现代化发展。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通过导入成熟的商业体及其运营团队,形成了非遗研培成果转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和运作机制,还采用工作坊的形式,持续孵化非遗国潮品牌,努力打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学科交叉的国潮非遗创意作品的产学联动平台,并以“主题零售+快闪体验+网红打卡”等模式,结合线上线下全媒体渠道进行整合营销传播,促进非遗研培成果转化应用。

大批院校建立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由专业技术人才、民族文化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与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组成高规格、综合性师资队伍,产生了很好的成效。

在实施研培计划的过程中,参与院校也获得诸多收益。研培计划为高校参与非遗保护、研究和传承实践搭建了平台,为参与教师丰富了学术视野,拓展了研究领域,广泛惠及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实习实践,形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促进了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增强了参与院校的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能力。多所高校围绕非遗或传统工艺,申报了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大量优质的学术论文。一批参与教师成为非遗保护专家,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研究成果。多所院校被命名为省级非遗研究基地、培训基地,与项目所在地建立了长期的发展合作关系,成为非遗传承人成长的助力者、相关项目保护的参与者、社区发展的推动者、文化传承创新的践行者。

2021年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推动及教育部支持下,全国已有20余家院校启动了非遗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科建设试点工作,其中研培院校超过50%。南京艺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凯里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均设立了非遗本科专业,已经或即将开展招生。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在研究生阶段设立了非遗保护的专门学科。其中,天津大学于2021年12月,在新增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增列了“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个设立非遗学一级学科的高校。此外,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20余所院校设立了非遗学院和研究中心。

在研培计划推动下,高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新闻媒体、企业等社会力量协同参与非遗保护实践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支撑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曲艺传承发展、非遗学科专业建设等工作的力量更加多元、强劲。

发挥资源优势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培训一人带动一方,研培计划释放了非遗教育的巨大力量,凸显出非遗在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东西部协作、“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在巩固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院校,持续面向中西部地区举办非遗工坊带头人、乡村振兴带头人研培班,培养出苏晓莉、杨昌芹等一批带动力强、思维活跃的优秀学员。云南省5所研培院校,以研促培、以学促产,持续培训滇西地区手工艺传承人1000余人,以非遗推动行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育人,也需“有品”。云南大学在对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的调研中发现,当地具有深厚基础的制陶工艺因长期处于做工粗糙、同质化严重的阶段,并未有效给当地村民开出致富路。经过系统分析,云南大学的研培团队联合清华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优势师资,制定了“以茶带陶,以陶促茶”的思路,融通茶和陶两大产业,推动碗窑村的土陶变茶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终于产出铁锈花茶具等特色产品,并吸引大量年轻手艺人返乡创业,培育起展出陶艺、兴办陶旅的核心竞争力,也让临沧碗窑村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美丽乡村的样板。

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合研培学员在河南濮阳清丰县时家庄村打造了文化产业园,建成集麦秆剪贴工艺生产、历史文化展示、手工体验制作、旅游商品售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并制定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通过职业技能认定,规范麦秆工艺行业,带动更多村民就业致富,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将纺织类非遗传承应用与促进地方就业创业相结合,帮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立手工合作社、工艺品公司等,推动非遗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实现传承人与致富带头人的双向转化,让纺织类非遗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助推剂”和“稳定器”。如马边县学员乔进双梅成立了“马边花间刺绣”彝绣合作社,带动周边 168 名绣娘实现居家就业,实现年人均创收达 8000 元以上。

中央美术学院聚焦和田玉雕刻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通过提升中青年玉雕技艺传承人群的综合文化素养,推动新疆玉雕艺术的高水平发展,将文化润疆化为一件件作品、一次次展陈、一场场交流,深化了各地学员与新疆学员的深厚感情。四川大学等院校则支持学员通过川渝行、云南行了解不同民族文化,以木雕等传统技艺交流搭建起民族团结互助的桥梁。

胸怀天下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非遗蕴含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审美品格和科学智慧,能够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利用院校海内外平台,研培计划努力帮助传承人走出国门,开展国际交流,更好地展现非遗魅力,输出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建立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推动建设非遗工坊 151 家,辐射重庆、云南、青海、新疆等西部 12 省区市,助推产值逾亿元。该校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松桃苗族自治县政府合作,在“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项目四期”框架下,围绕“松桃苗绣可持续生计活动”,建立试点村,举办非遗研培,开展交流研讨,组织设计采风活动,深化和拓宽三方在人才培训、产业研究、文化传承、传统村落保护等领域的合作发展,将助推乡村振兴的行动提升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践,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在潮剧传承人研修班的推动下,广东潮剧院密切联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多个潮剧表演团体并达成协议,在新加坡、新山、槟城、曼谷各成立了一家潮剧传承中心,通过开展海外潮剧宣传、教学、交流、 演出等活动,促进海外社团间的密切联系,提高潮剧保护传承水平和国际知名度,以戏汇侨、以戏聚侨,增强海外华人华侨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

同济大学依托“艺术与设计”学科这一全球排名前列的专业优势,加强作品推介展示,组织学员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等国际展会。2021年至2022 年期间,在该校非遗设计类课程与研培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成果中,就包含研培项目学员获得的全球2022年iF设计新秀奖1项。

云南艺术学院去年主办了南亚东南亚传统金属工艺国际交流展,拓展了非遗国际化交流渠道。目前,该校正在筹建南亚东南亚高校文化创意联盟,力争为建构非遗的国际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实践证明,研培计划对整个非遗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打通和链接了上至国家战略、缔约国职责,下至个体发展、社区参与等各个层面的工作,解决了非遗保护中的诸多难点问题,从多个方面、不同维度对参与各方产生了积极意义,推动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内涵式发展,促进了非遗保护理念和理论研究走向深入,丰富和发展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运用“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具体实践。其作用有可持续性,是长远的、广泛的,更是极具发展性的。

(本版图片为研培计划2021—2022年度相关研培班教学交流和成果展示 ,由研培计划相关参与院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