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汇景实验学校师生听谢先德院士讲科研故事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联合举办的“院士进校园”活动正式开展,中国矿物物理学与高压矿物学家谢先德院士到校给同学们讲科研故事。

谢先德院士是中科院广州分院和广东省科学院原院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原主席、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还是国际矿物协会主席,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谢院士是我国系统矿物学、天体矿物学和高压矿物物理学的开拓者,发现并参与发现20多种新矿物。在月球地质、陨石矿物学等空间科学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被授予“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讲座上,谢先德院士首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家庭背景。他于1934年出生在江苏省一个较殷实的市民家庭,但日本的侵略使他们家一贫如洗。于是在他幼小心灵里就深藏着“国家不强大,科技不发达,就会被人欺,就没有好日子过”的思想,立下了“发奋图强,刻苦学习,将来为建设国家出力”的决心。因此他放弃了一心热爱的化工专业,转向学习国家需要的地质矿物专业,之后又因成绩优秀获得了去苏联留学的机会。

回国后,谢先德院士选定了“青藏高原硼酸盐矿物研究”作为第一个自主研究课题,克服高原反应、高浓度盐湖水的刺激、攀登高海拔的祁连山,最终共发现了4种硼酸盐新矿物和一批罕见硼矿物。1965年,出版了 40万字的《硼酸盐矿物》专著。

谢先德院士有陨石学和天体矿物学、月球和宇宙地质学、地球表面陨石撞击坑、太空中星体相互碰撞产生的极端高压高温效应的研究经历。他表示,搞科学研究,一定要有战略远见,看准了,就要早规划,早行动。

提问环节。有同学提问:“年轻时从事核爆试验的经历对您有什么启发?”

谢院士告诉孩子们,要勇于承担,不要怕不知道,下定决心后就踏踏实实地努力奋斗。

除了在现场聆听讲座的汇景师生,还有一群远在外地的老师、同学们线上同步听讲。汇景实验学校对口帮扶的学校积极组织学校学生远程参与本次的讲座,借助教育信息化的东风,汇景实验学校一直竭尽所能地为帮扶学校提供高质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同一片阳光下茁壮成长。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

校对 | 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