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科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多样性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物种。产生了像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一批受到世界关注的珍稀动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法国第三视角制片公司联合拍摄的自然生态纪录片《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聚焦了我国特有的动物明星,身披金色长毛的美猴王——川金丝猴。在纪录片正片的基础上,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和融合发展中心还以一体化工作模式联合策划了兼顾趣味性、科普性、互动性的融合创新产品矩阵,在互联网平台以时下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进行融合传播。
图片
金丝猴,因身披金黄色的长毛而得名。世界上一共有五种金丝猴,中国有四种,除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与缅甸共享以外,其余的川金丝猴、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都是中国特有物种。所有金丝猴物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的鼻骨缺失,因此鼻孔开口是朝天的,所以学术界又称它们为仰鼻猴。在毛色上,除了生活在中国陕西秦岭、四川的川金丝猴身披金黄色毛发以外,其余的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均不是金黄色毛发。川金丝猴也有着非常特殊的社会结构,与原始社会人类的社会结构十分相似,猴群由若干个小家庭组成家族,再由若干个家族组成大群,大群的数量多达上百只。以秦岭的川金丝猴为代表来讲述金丝猴的故事是最有代表性的。此外,秦岭还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在地理和气候方面也很有意义。
图片
都说野生动物纪录片耗时、耗精力、耗钱,是最难拍的,但在中法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中,做到了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
主题鲜明,立意深刻
2018年,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的法律保障。近年来,中国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正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具有示范作用。通过纪录片《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与世界分享中国野生动物的故事,不仅让人们了解金丝猴,更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野生动物资源。
情节跌宕,故事感强
《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采用了回忆的形式,以一只成年公猴为主角,回忆它从出生,成为家庭的团宠,到与小伙伴嬉戏打闹,再到性成熟后离家出走,打败邻居猴群,取代成年公猴的地位并建立自己的家庭繁殖后代,直到自己也面临体力衰败和随时被打败被取代的过程。虽然有些心酸、无奈,但是它有过自己的辉煌,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纪录片的每一段故事的画面都恰到好处,让观众深深被吸引,情绪被剧情带动,并随着剧情喜怒哀乐。
图片
内容严谨,表达易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创团队和西北大学金丝猴研究团队强强联合、紧密配合,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过多轮的认真讨论。摄制组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带着笨重的设备跟踪拍摄野生金丝猴,力求获得最完美的镜头,精准地诠释了每一个知识要点,把金丝猴复杂的社会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纪录片的语言也通俗易懂,配合高清的画面,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专业知识。比如:展现小公猴出生半个月时,画面配音是“它总想挣脱妈妈的怀里,颤颤巍巍地触摸周围的世界”;又比如讲到母系关系、母爱、阿姨行为,它一出生就成了家里的团宠时,画面和配音用了一段“经过不懈地努力,阿姨和姐姐们总算得到妈妈的默许,有机会从妈妈怀里把它抱过来了。好几次,阿姨和姐姐们抢着抱它,把它弄疼了,发出吱哇吱哇的叫声,妈妈快速跑过来,一把把它抢了回去。”此外,纪录片用了一段“多喝几个阿姨的奶身体会更健壮。”很通俗易懂地科普了这个概念和这种行为的意义。
图片
知识科普,有趣有爱
为了激发青少年的兴趣,纪录片制作了十余个短视频,在微博、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这些短视频使用了不少流行的网络语言,使得语言更生动活泼,兼顾了科普性和趣味性,也更贴近生活。其中,《双宝茶话会》四个短视频,用金丝猴和大熊猫 “双宝”拟人化对话的方式,从母爱、长相、美食、恋爱四个角度介绍了金丝猴和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有“趣”有“爱”。
“金丝猴幼崽的团宠日常”“金丝猴的社牛攻略”“秦岭孙悟空”“秦岭金丝猴的夜生活”等短视频在对阿姨行为、理毛社交等进行科普的同时,使用趣味性的年轻化表达,带起了活跃在互联网上年轻人的话题热议,全网相关话题阅读量3.2亿。
《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是一部艺术性很强、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自然生态纪录片,高清的画质把金丝猴的发丝清晰地展现出来,十分震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纪录片由新闻频道主播贺红梅老师配音。贺老师对配音的态度非常认真严谨,经过了反复地琢磨、思考和尝试,直到找到感觉。这也是纪录片的一大亮点。
(作者: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席科普专家、中国科协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秘书长)
图片
监制/ 田龙 闫东  主编/ 万山红 蔡瑛
编辑/ 田楚韵 朱迎雪(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