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第六届(沧州)园博会开幕,再现“河上列芳园”盛景

图片
河海狮城,又迎盛事。
5月26日,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在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畔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园博会以“千里通波、大美运河”为主题,会期为5月26日至8月26日。河北省政府副省长胡启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沧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向辉分别致辞。
图片
开幕式现场。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开幕式获悉,这是河北首次将园林艺术与运河文化密切关联的园博会,整个园博园围绕大运河畔兴建,其中沧州展区以运河名园为主题,通过运河两岸的园林历史文化,再现沧州运河畔“河上列芳园”的盛景,以运河最为繁华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为主,突出“运河名园”的滨水特质。
创造园博会史上两个首次
河北省副省长胡启生在致辞时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精神,本届园博会以“千里通波、大美运河”为主题,坚持突出运河元素,将园博园建设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改造提升与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相结合,实现了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和非遗文明的完美融合,打造了一场独具特色的“大运河上的园博会”。
胡启生说,此次同步举办第五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引进国内外一流设计团队,汇聚国际智慧和力量,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规划设计成果,必将有力推动沧州城市更新城市建设步伐,为新时代河北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工作,积极推进园林城市建设,连续举办五届省级园林博览会,不断完善城市工业体系,加强群众身边小而稳的可再生能源建设,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河北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已经超过39%,人均规模预算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升。
刘李峰还表示,沧州是一个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新的城市。沧州举办的第六届园博会,正是近几年河北省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等成果的集中展示,希望沧州能以举办园博会为契机,为全国城市建设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作出更突出的贡献。
沧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向辉表示,京杭大运河流经沧州8个县(市、区),绵延216公里,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已凝聚起沧州的精神文脉,是沧州的“根”与“魂”。近年来,沧州坚持做好保护、传承、利用文章,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升生态环境水平,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大运河已成为沧州最具魅力的生态名片、文化印记和产业高地。沧州举办此次博览会,是推动沧州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契机。
向辉指出,沧州举办此次园博会突破往届园博会同类展览单纯园林内容属性,做到了河北省园博会历史上的两个首次:一是首次聚焦园林艺术与运河文化的密切关系、深度融合,在展示运河园林文化艺术古今传承的同时,展现新时代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两山”理论在河北及沧州的生态实践;二是首次在室内场馆中呈现运河沿岸8省(市)不同地域、风格迥异的9处代表园林精粹。
在开幕式非遗文化展演环节,刘吉舞狮、高跷舞蹈、沧州武术、运河船工号子舞剧和《一船明月过沧州》杂技选段等具有沧州特色的文化演出上演。
图片
开幕式上的非遗文化表演。澎湃新闻记者 闫海龙 摄
三种方式可预约参观
据主办方介绍,沧州园博园里设有河北各市展区,其中沧州展园围绕大运河畔兴建,以运河名园为主题,通过运河两岸的园林历史文化,再现沧州运河畔“河上列芳园”的盛景。以运河最为繁华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为主,突出“运河名园”的滨水特质。整个沧州园由山林、庭院、环水建筑、水岸组成,形成从北至南高低错落的空间序列。同时将沧州的书院文化、鲸川八景及历史名园等融入其中,体现运河名园的风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园林景观。傅新春 摄
承德展园设计主题为“松风入画,水韵达情”,借鉴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水法,以“因水成景”作为展示内核,融合避暑山庄的诗画意韵,营建山水苑景相宜,人文内涵深厚的城市展园。
衡水展园以“运河记忆”为主题,结合“礼孝”文化设国学堂,隐于园林,呈现传统园林意境之美。
作为河北省会城市,石家庄展园以书法墨香为主题,体现“风雅汉唐”的书法魅力。其余各市的展园也各具特色。
澎湃新闻获悉,园博园已于5月26日下午正式开放,实行预约制,公众可通过沧州大运河运营公司微信公众号、狮城园博园小程序、美团搜索“沧州园博园”三种方式进行线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