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推进企业志愿服务是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图片
张强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
编者按:近些年,伴随着企业志愿服务的普及化,企业志愿者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志愿服务正在探索更加灵活的形式,运用科技的力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寻求创新与发展,发起更丰富、易操作、有效果的志愿服务项目。
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和趋势?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强认为,企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新企业文化、践行ESG的广泛性行动策略,将推动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向ESG合规以及企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转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般意义上,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
“企业志愿服务”指的是由企业支持、鼓励并允许员工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既包括在企业的支持下,员工利用部分工作时间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行为;也包括在企业志愿服务项目框架下,员工利用工余时间以及企业其他资源为社区及非营利组织提供志愿服务的行为。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早在2017年联合国私营部门论坛上,就指出:对于健康、粮食、水、卫生、教育、妇女赋权、基础设施等影响2030年议程实现的全球重大问题,私营机构的参与至关重要。在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热潮的推动下,企业志愿服务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起来,也成为我国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
中央文明委于2014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的《志愿服务条例》,都明确了企业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民政部于2020年还专题发布《关于开展志愿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中小企业志愿服务的统筹指导和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随后,上海市、深圳市、河北省等地方也出台相关措施促进企业志愿服务发展。
应该说,企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新企业文化、践行ESG的广泛性行动策略,不仅能够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治理创新格局的生态完善。
从员工个体层面,参与企业志愿服务会推进员工个体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企业员工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可以从被服务对象的交互中提升个体综合技能和同理心,拓展社会交往空间、交往方式和认知视野,也能够在与同事的共同服务过程中增进工作友谊,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产品技术以及企业文化的了解。
所以,从过程和结果上,志愿服务的有效践行都会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感,因此强化自我驱动,推动青年发展可以成为企业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目标。
例如,腾讯SSV数字支教实验室联合腾讯文化、腾讯志愿者协会在发起的数字支教志愿者招募,迅速招揽到超过200名腾讯志愿者投身到远程支教的队伍中,还有超过1200名“企鹅看课员”志愿者在线上对支教课程进行教学评估,为乡村孩子们打磨一堂好课。
企业志愿服务与服务乡村、支援教育的有效链接,使得志愿者有了强大的自我内驱力,在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公平普惠问题,自我实现的同时促进个体成长。
从组织发展层面,志愿服务不仅会带来直接的服务价值,更可以推动企业内部价值创造。
志愿服务对企业内部而言,能够提升员工认同,营造企业文化,加速团队融合;对于企业外部而言,社区是开拓市场、把握商机的重要平台,良好的社区表现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公众口碑,社区参与和发展也是企业社会责任乃至ESG核心议题之一。
企业志愿服务无疑促进了企业参与社区发展,进而能够优化经营环境,降低营销成本,提升品牌价值,有效推动企业ESG的战略落地。与此同时,企业志愿服务将增强包容性创新,使创新成果能与更多社会弱势群体共享,实现企业包容性发展,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个现实的案例是,腾讯志愿者关爱视障群体,利用自己的企业优势,为视障群体开展IT技术帮扶活动,在互联网上修“盲道”,发挥了企业优势的同时也推动着视障群体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红利中受益。
不止腾讯,在阿里、京东、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中,类似的项目也都能看到企业志愿者的积极身影。
从国内发展层面,开展志愿服务将大力推动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格局建设。
企业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经济单位,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对于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而言,企业开展志愿服务将是重要的多元协同行为渠道,通过提供经济、技术、人力、文化等支持,不仅帮助社区目标的实现,还推动了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研究机构等多元组织的深入协作。
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而且在共建过程中促进了政企学社多元主体的共识形成和网络建设。企业联动政府、学界、社会针对社会问题组织开发的优质项目会带来了相关领域的服务创新,还会促进长期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今年初,民政部与腾讯基金会发起“提升全国农村敬老院抗疫能力建设”项目,为全国30个省份的6667家农村敬老院提供制氧机、血氧仪和氧气袋等设备,在这个过程中还生产了设备培训视频等知识产品,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推荐下,分发给全国各省民政厅作为示范视频。在项目过程中联动了多方主体提升项目的可及性和效率。
从国际发展层面,拓展企业志愿服务将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激烈的国际博弈过程中,采取海外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行动策略,实现“中国智造”、“中国品牌”从质量到温度的提升,是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与此同时,国际志愿服务正在面临政策推动和社会组织走出去等新动能,企业可以依托全球网络为社会组织等民间力量走出去提供支持、开展协同,还可以通过国际机构建立推动全球发展的机制。
去年9月,中国对外承包商会联合亚投行(AIIB)、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4家机构,在澳门论坛上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可持续基础设施促进机制(MISIP)”。
再比如,腾讯志愿者协会发起的、连续十年腾格里沙漠植树活动,也是践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行动,这样的项目如能在时机成熟时进一步与国际伙伴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并拓展国际项目,就可以在致力志愿服务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传递中国声音,还能够促进当地居民对中国的认同,巩固两国民间友谊,进一步巩固外交空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总体上,企业通过科技向善、商业向善和资本向善,推动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向ESG合规以及企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转型,助力全球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共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当然,企业志愿服务发展还参差不齐,各方的活力还没有充分激发,政策的系统支撑、模式的多元创新和文化的传播倡导等都有待优化完善,也更需要企业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勇担当、勤协同,进一步与各方共建、共创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