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日本,有人敢买房龄超50年的投资房?

在不少人看来,如果楼龄太高,除非这个房产附加价值很高,否则就会被打上“容易贬值”、“不好出手”的标签。
但在日本,日本人却喜欢买老房子,平均的成交房龄是24年。相当于一半以上的人,买的是超过24年的老房子,而且这个趋势还呈逐年递增。
我们投资日本房产,也大多推荐大家买一些老房子,“甚至”不乏一些3、40年房龄的房子。
为什么投资日本房产以二手房为佳呢?日本的老房子,真的能买吗?
那些说日本房产不保值的“砖家们”,通常会提到一个词,【折旧】
他们说:
日本的房子不能保值,房子的价值和建筑年限成反比,到了一定年限最终价值趋于0。
特别是还看到这样一个图:
图片
出处:財務省令「減価償却(折旧)資産の耐用年数等に関する省令(昭和四十年三月三十一日大蔵省令第十五号)」
似乎过了40年,在日本买的房子后面卖出去就亏本了。
但其实房屋折旧跟汽车、电子产品有很大区别。好的房产不论新旧,出于性价比考虑,“折旧率高”的老资产其实更“保值”
这里保值的意思,要从税务的角度出发考虑。
折旧的日语是“減価償却”。而这一日语多出现在什么地方?计算个人所得税和房屋出售时的增值税,也就是会计折旧。
大致逻辑就是:建物的折旧其实是你的账面损失,是可以抵扣税费的!
而在会计折旧中,房屋年限越长,每年折旧的金额也就越小,反映在房价上的比例也越小。因为折旧只为折到建筑物的价值,而不会影响到其下的土地。
而日本的房价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建物价值+土地价值。房子本身确实是越老越不值钱,但是土地是保值的
前段时间,我们掘金日本房产成交过一套昭和45年(1970年)的房子,当时做鉴定的土地和房屋价值如下:
可以看到,土地的价值占到了整个房价的将近9成
这就是我们说的,为什么越老的房子其实越保值。
在知乎上,一个博主为折旧这件事做了个很好的总结:
房屋的折旧,按照教科书上的理论是折损的,但相比土地成本、稀缺性、供需关系等,房屋的建筑造价只占实际价格的一小部分,折旧的影响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日本的土地是永久产权,而在东京市区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一半的土地上盖的是商用楼,留给住宅的用地是开发一块少一块,所以日本人爱买老房子,不是因为他们不爱新房,是因为优质地段早早有房盖在上面。
这些地方的土地越稀缺,房子越保值。所以,日本房屋真正的价值所在,其实是土地。
比如前段时间我们遇到的一栋建于1968年(距今53年)位于东京品川区,距离车站旗の台大约240米的大楼。
图片
即使建成已经54年了,但因为位于东京市的品川区,距离车站非常近(大约320米距离),周边配套设备也非常齐全(楼下就有7-11便利店,各种餐厅和银行),所以无论是交易还是出租都还是很吃香。
图片
周边的配套设施,房屋所处的地段,都会为土地价值加成。
这样的老房子,往往房价低,租金还不错,回报率就高。一些日本投资者还更喜欢投资这样的房子。
但是要从6、70年代的房子中“淘到”质量高的房屋,更多地要靠运气。如果把房龄往后退一点,在3、40年的房龄中寻找,找到好投资物件的概率会更高。
那些1980、90年代(特别是新耐震)建的房子,不论从房屋质量还是新的程度,都会比正好在47年的老房子优秀。它们也更容易有“增值”出售的情况。
所以,我们会一直推荐的日本投资房,主要集中在80、90年代,也是出于这个考量:这个时期的房子,土地价值占大头、建筑物占小头,而折旧是建筑物,但是土地不折旧,在投资性价比上最高
正确理解“折旧”,才能做一个聪明的日本房产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