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MBTI:MBTI为何备受年轻人的青睐?

“你是ISFP-A还是ISFP-T?”
“本人ENFJ,找考研搭子,P型人格请离我远一点。”
……
相信在网上冲浪的你,最近一定能在朋友圈、微博或其他社交软件中大大小小的角落里撞见由这4个字母构成的不同组合。不知道从何时起,它们俨然成为了年轻人在网络中的接头暗号,称得上互联网当下最为火热的谈资。“你的MBTI是什么?”仿佛也变成了年轻人进行社交的固定流程。MBTI为何备受年轻人的青睐,它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魔力呢?
火遍全网的MBTI
如果你还不知道MBTI是什么,那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冲浪速度了!
MBTI全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它有着一套较为完整、结构化的测试量表。量表是由Katherine Briggs与Isabel Myers母女二人基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共同编制的。MBTI将人格特质分为了四种相互独立的倾向维度,每种人格类型都是不同维度的排列组合,因此,MBTI测试共划分出了16种人格类型,也被称为16型人格测试。
图片
而这四个维度也分别代表不同的指向:一是个体的精神力量来源,外倾型(Extraversion,E)代表来自外界,内倾型(Introversion,I)代表来自自身;二是个体感知信息的方式,感觉型(Sensing,S)更关注事物的具体细节、更注重现实层面,直觉型(Intution,N)更关注概念与理论,更注重事物的未来趋势与“弦外之音”;三是个体做出行为决策的方式,情感型(Feeling,F)会更注重他人的感受,而思考型(Thinking,T)更注重事物的逻辑与准则;四是个体的生活态度取向,判断型(Judging,J)代表个体偏向计划性、准时性、可控性,注重目标确立,而知觉型(Perceiving,P)则代表个体偏向当下的内心感受,即兴程度高[1]。
图片
那MBTI究竟有多火爆?可以说,它的火爆程度绝对超乎了你的想象。
目前,微博话题#MBTI#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31亿次,话题的讨论次数也达到了73万。且在过去的一个月内,该话题的阅读人数几乎每天都超过了200万人次,每天也有超500人带着话题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讨论,可见话题内的活跃人数之多。
图片
图片
而据百度指数,近三个月内,MBTI的每日搜索指数远超心理测试的同期搜索指数,且用户对MBTI的关注热情仍旧十分高涨,当前的搜索频次仍旧是心理测试的10倍。本周,根据用户对MBTI及相关内容的搜索,与MBTI关联的热门词分别为“INFP”“MBTI官网免费版”“ENFP”,从中不难看出,比起测试本身,大家更加好奇各种人格类型的具体内容。
图片
图片
在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心理测试那么多,为何MBTI如此火爆,它对于年轻人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基于此,笔者特地召集了朋友圈内的MBTI狂粉进行了访谈,探寻了其参与和产生实践的心理和行为动机。
MBTI究竟有什么魔力?
复活的集体记忆:数字媒介时代的怀旧
在《媒介定律》一书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的四定律,即媒介往往遵循“提升”“过时”“复活”和“逆转”的演化规律。新媒介的出现意味着旧媒介和人类某些行为方式的“过时”,但这些“过时”的东西还会再次“复活”,就像时尚潮流一样以新的形式出现。MBTI之所以能够引发广泛的参与与热议,正是网友们集体记忆被“复活”的实践产物。集体记忆所强调的是过去、当下、未来的连续与稳定,对于过去的感知可以随时唤起,并且与当下和未来的经验相洽[2]。在互联网并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常常依靠报纸和杂志上的心理测试认识自我,虽然这些小测试大都仅供娱乐,其结果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考究和验证,但终究浓缩了一代人的成长记忆。
“打开测试题的时候,我突然找到了小时候做心理测试的感觉,就是很期待它能够告诉我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INFP,女,23岁)
在数字媒介时代,这一份回忆也伴随着MBTI测试在互联网内的回归被再度唤醒,并且延伸到了虚拟空间内。对比以往,变化的是测试更加精美的呈现形式和更为多样的传播特点,不变的却是人们对于自我的认知需求。故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年轻人一边以亲身参与的方式进行着怀旧实践,一边通过测试结果的传播分享、表情包和热梗的再造以借机进行记忆展演,重温并建构着怀旧的记忆空间,激发大家的情感连接和共鸣[3],让更多人加入集体记忆的形塑和共同书写。
“有一个梗图特别戳我,就说不论是小时候做心理测试还是长大后做MBTI,我都会因为觉得测试结果太准而变成流泪猫猫头,这个图真的在演我。”(ENFJ,女,21岁)
因此,MBTI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心理测试那么简单。对当代年轻人而言,它指向了成长过程中那些简单的快乐,是大家共同拥有的集体记忆,它的流行,便代表了年轻人对这一景观的集体怀旧。
图片
认识自己:理想自我的确认
MBTI的爆火并不仅仅只是一阵单纯的怀旧潮,其背后更体现了一个庞大的哲学命题——我是谁。在古希腊神话中,纳喀索斯因过分迷恋自己的倒影而化为了水仙花,心理学家拉康是这样解释的:纳喀索斯的自恋来自于镜像阶段,从未见过自己模样的纳喀索斯,与湖水中的倒影构成了“镜像关系”,被倒影所吸引的他便奋不顾身地将自己融入镜像,以实现对自我的确认[4]。如今沉迷于MBTI测试的我们,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纳喀索斯”,我们试图通过测试题目量化自己,并透过测试结果生成的“镜像自我”更好地确认自己。
“虽然有人说它不准,但我觉得MBTI就是一种可以用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内在想法,还有性格特点的辅助工具。答题就相当于在和自己进行对话,测完之后大家对自己的认识肯定会加深,最后的结果肯定也有符合自己的点。”(INFJ,女,25岁)
但MBTI测试结果传达给我们的,并不仅仅只有“我是谁”,它同时也传达出了“我希望我是谁”以及“我希望别人认为我是谁”等类似的想法。在进行测试时,人们能够清晰地察觉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我是什么样的,也能够感知到自己同想要成为的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MBTI测试确认理想的自我,能够让测试者在未来变得更有方向,让其朝着理想自我不断靠近,和现实生活形成良性互动。
“我的MBTI有变动。我是I人,但是第一次做题的时候不怎么了解,有些选项选的是我喜欢社交之类的,实际上我的社交频率没有那么高,所以第一次测说我是E人。不过我还挺想成为E人的,现在也有在增加一些社交。”(ISTP,男,23岁)
权威背书:印象管理新策略
MBTI不仅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理想自我,它还具有辅助人们进行印象管理的工具属性。印象管理是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的理论,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以确保他人会对自己做出愉快评价[5]。当前,人们正处于曼纽尔·卡斯特提到的“流动的空间”之中,传统社会的面对面交往逐渐被网络空间内虚拟的交往与互动所替代。随着信息流通的超越时空,人们的公共空间也与私人空间不断重合,个人暴露在公众视野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后台的神秘性被大大削弱[6]。故在社交媒体时代,不少人索性将后台搬到了前台,以期更有策略地进行自我呈现,换取社交筹码。在这之中,MBTI测试便成为了网友们进行印象管理的绝佳工具。
“我在微博和小红书主页都注明了我的MBTI,方便大家认识我hhh。”(ENFP,女,20岁)
图片
在进行MBTI测试后,不少测试者都会将测试结果分享至朋友圈或社交媒体平台,以此展示自我,获得认同。相较星座等看似“玄学”的理论,MBTI测试有较为标准的测试量表,还有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基础作为权威背书,似乎有着更强的可信度。此外,测试结果的描述也大都是积极的、正面的,这能够让其朋友在了解相关内容时并不感到冒犯,反而还会被结果中那些“权威的”话语表达和独特的个性标签所吸引。故比起自夸,通过转发测试结果以期对朋友进行印象管理的策略会更加含蓄,也更加权威。
“每次看大家分享MBTI都觉得很有趣,好多描述会让我觉得和分享的那个人一模一样,很神奇。”(ISTJ,男,22岁)
可以说,与日常生活中的印象管理不同,在互联网内,用户能够完全掌控信息的发布,可以选择性地展示那些更容易获得认可的部分,从而更有策略地整饰自己的前台形象[7]。而当人们借助MBTI进行印象管理时,它作为社交货币的功能也发挥了:人们能够通过测试生成自我印象和群体画像,展示自我的同时,也吸引了那些具有共同话题的朋友,满足其社交期待。
文本盗猎:万物皆可MBTI
随着MBTI的相关内容在私域内的分享传播,一系列社交链条也随之激活,使得MBTI的影响力扩大到了公域之中。在互联网上,每天都有不少人主动搜索、消费甚至再生产着大量与MBTI相关的内容。MBTI的低准入和可创作性也使得参与者们不再局限于讨论“测试”本身,他们由此开启了“文本盗猎”之路,助推次生的表情包,以及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热梗席卷社交网络。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meme图。
“我对MBTI本身没什么兴趣,测完就过了。但是我很喜欢看大家创作的各种梗图,没事也会专门去微博上看@MBTImemes发布的网友投稿。”(INTJ,男,23岁)
图片
“文本盗猎”是亨利·詹金斯用来描述粉丝阅读并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的再生产经验,“这期间,粉丝由被动的意义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创作者和意义的操控者,将媒介消费变成了新文本、新文化和新社群的生产”[8]。MBTI的不同人格特质,显然成为了这场网络盛宴中最为原始的文本。作为文本盗猎者的公众结合自身经历,通过“拼接”“恶搞”“同构”等手段,对这些开放性文本进行了各种自主性的符号阐释,重新赋予了MBTI人格以新的意义,也让和MBTI相关的meme成为了新的社交符码,助推公众主动进行迷因式传播[9],由此生成了万物皆可MBTI的景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朋友会在微博上讨论MBTI,我也看到MBTI上了几次热搜。如果我还不去了解的话,就会显得和大家格格不入。”(ESFP,女,22岁)
伴随着MBTI的持续走红,受错失恐惧症的影响,还未加入这场社交狂欢的人们也都被动或主动地融入了浪潮之中。MBTI本身的低门槛准入也使得人们能够用更加低廉的成本和便捷的方式搭上这趟流行符号的列车。他们通过各种社群参与讨论,自行创作各种meme,成为话题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助推MBTI成功走向破圈传播。
结语
不过说到底,MBTI真的算不上一门科学。
编制测试量表的Katherine Briggs和Isabel Myers母女二人并非心理学家,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量表中的很多题项大都来源于她们对日常生活的直接观察,并未经过科学的严密论证,这自然使得MBTI测试量表的信效度偏低。所以测试者们在不同的情境状态下进行答题,是很有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的。
图片
而MBTI对不同人格类型的描述,也显得十分模糊宽泛。但那些积极、正面的话语表述也让不少测试者心甘情愿地对号入座,将测试结果奉为科学、准确的心理学分析产物,这种现象也很符合心理学领域里的巴纳姆效应,即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10]。但人们的性格特质并不是仅仅只用几个字母、几个标签、几句宽泛的话语就能够概括的,没有任何测试能够清晰地解答人们关于“我是谁”的疑惑。故对于MBTI测试,我们不必过于真情实感,偏执于测试结果,以此来给自己或他人妄下定义。相反地,将其作为一种认识自我的工具和休闲娱乐的手段,从中得到一些帮助和慰藉,或是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与他人,就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单学志. 大学生MBTI人格类型与心理资本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 刘颖洁.从哈布瓦赫到诺拉:历史书写中的集体记忆[J].史学月刊,2021(03):104-117.
[3] 王润.媒介与怀旧:媒介记忆研究的新方向与实践进路[J].新闻与写作,2022,No.452(02):25-35.
[4] 李有光,吴永飞.镜像与凝视中的自我身份认同:当代“自拍”文化解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No.330(11):133-138.
[5] MBA智库·百科·印象管理.[EB/OL].[2017-10-1]. https://wiki.mbalib.com/wiki/%E5%8D%B0%E8%B1%A1%E7%AE%A1%E7%90%86
[6] 王敏芝,范双武.流动的空间:虚拟个体的自我表演与身份认同[J].青年记者,2020(29):10-11.
[7] 黄含韵.中国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沉迷现状:亲和动机、印象管理与社会资本[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10):28-49+126-127.
[8] 钟静,李天珍.文本盗猎:主体视域下青年亚文化生成动因的游戏性转向[J].未来传播,2019,26(03):34-39.DOI:10.13628/j.cnki.zjcmxb.2019.03.006.
[9] 付佳,赵树旺.从文本盗猎到文本围猎:参与式文化空间的建构[J].中州学刊,2022,No.305(05):167-172.
[10] MBA智库·百科·巴纳姆效应.[EB/OL].[2019-7-10]. https://wiki.mbalib.com/wiki/%E5%B7%B4%E7%BA%B3%E5%A7%86%E6%95%88%E5%BA%94
编辑/排版:祁宇
审核:郑舒元
指导老师:张小强
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