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将迎来曙光?牛散葛卫东、赵建平已布局!核心个股有哪些

存储芯片板块和AI芯片是今年芯片板块领涨的细分领域。存储芯片股在今年一季度走出一波上涨走势,之后在一季报业绩利空影响下,持续杀跌近1个月,5月下旬以来,存储芯片概念股再次走强,部分股票已经创下今年新高。背后有何逻辑驱动?产业链核心公司有哪些?
存储芯片行业正处于周期反转的前夕
存储芯片又称半导体存储器,是以半导体电路作为存储媒介的存储器,用于保存二进制数据的记忆设备,是现代数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半导体存储又可以分为易失性存储芯片和非易失性存储芯片。易失性存储芯片在所在电路断电后,将无法保存数据,代表性产品有DRAM和SRAM。非易失性存储芯片在所在电路断电后,仍保有数据,代表性产品为NAND Flash和NOR Flash。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图片
来源:CSDN,国金证券研究所
目前市场主流的半导体存储器为DRAM(动态随机存储)、Flash (闪存),Flash可分为NOR Flash和NAND Flash两大类。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2021年DRAM在整个存储市场的市场份额约为56%,其中NAND Flash闪存为41%,NOR Flash闪存为2%。
DRAM被称为动态随机存储,它通过不断地刷新电路来进行数据的保存,从存储能力来说,DRAM所能提供的存储容量更大,访问时间较长,但由于不断刷新电路也导致其功耗较高,速度较慢。
NAND Flash容量大、单位容量成本低,NOR Flash读取速度快、可靠性高、擦除速度快。NOR Flash以编码应用为主,其功能多于运算相关,主要应用场景为各移动端/车机端的系统中,而NAND Flash主要功能是存储资料,多应用于嵌入式系统采用的DOC及闪盘。相对于NAND Flash,NOR Flash的优势在于其读取速度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存储芯片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从历史周期维度看,存储行业周期约为3-4年,本周期自2020Q1起始,于2022Q1价格阶段性见顶,目前已连续6个季度降价,处于周期筑底阶段。天风证券认为行业端今年2季度或迎来全面价格反弹。
近日,国内存储龙头企业长江存储宣布将针对企业级客户调升NAND价格3%-5%。此次涨价,企业级市场将最先受益,消费级的现货市场仍需一段时间才有明显上涨。继长江存储传出将调涨NAND产品价格后,有消息指出全球存储大厂韩国三星电子、SK海力士也将跟进3%-5%涨幅,天风证券预计市场价格复苏有望快于预期。
需求端:AI服务器提升高端存储芯片需求
行业规模上,从历史数据来看,存储芯片行业规模占全球半导体行业规模的1/4-1/3。WSTS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 5558.9亿美元,其中存储芯片市场规模为1538.4亿美元,占半导体行业销售额的28%。
根据Yole的数据,2021年存储芯片市场规模1670亿美元,2027年市场规模2630亿元,2021-2027年CAGR达8%,超越同期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复合增速
当前AI迅速发展,也带动对高端存储芯片的需求。据美光数据,一台人工智能服务器DRAM 使用量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NAND Flash是普通服务器的3倍。
图片
资料来源:闪存市场公众号、美光、江波龙电子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
供给端:海外存储芯片大厂纷纷减产,将助推周期见底
根据天风证券梳理,早前2022年4季度各存储大厂大幅削减资本开支,美光资本开支同比-25%,环比-32%,西部数据资本开支同比-15.7%,环比-19%,2023年一季度美光资本开支由24.5亿美元下降至22亿美元,环比-10.2%,西部数据资本开支由2.58亿美元下降至1.24亿美元,环比-51.9%。资本开支持续收缩下,天风证券预期未来供给将持续收缩,供需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继美光、SK海力士、南亚科宣布减产后,三星也因业绩重压在2023年4月宣布了减产计划。CFM闪存市场认为,存储大厂的减产效果将于2023年下半年显现,在终端备货需求逐季增强与减产力度不断加大的双重作用下,下半年存储市况将更积极
业绩端:出现见底信号,反转在即
2023年第一季度,受存储器半导体市场持续低迷,需求疲软和产品价格不断下跌的影响,海外存储存储大厂营收同比减少。
天风证券梳理发现,存储厂商大厂美光、三星、SK海力士、西部数据2023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分别-52.7%、-19%、-58%、-36%,相比于2022年四季度,天风证券认为,西部数据和美光的业绩同比增速跌势趋缓
国内芯片代工巨头中芯国际2023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表示存储业务已显著回暖,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器和专用存储器NOR Flash、NAND Flash,看到回暖迹象,收入环比增长超过两成
国内大厂加速崛起,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2021年中国半导体存储市场规模超3300亿元。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14-2021年中国半导体存储市场规模由1274亿元成长至33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
2021年中国存储市场规模变化
图片
来源:Yole、智研咨询、国金证券研究所
从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来看,即便中国大陆、香港以及中国台湾在全球存储产业链上的厂商数量占比接近45%,但是总体营收规模仍然相对较小
除中国台湾厂商南亚科占据接近2%的市场份额外,其他存储厂商占比不足2%,与海外的龙头存储厂商三星(39%)、海力士(22%)、美光(18%)等差距较大
随着大陆市场的崛起,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进行第三次转移,中国旺盛的市场需求、政策、技术(人才)、产业集群效应强大等优势,正逐渐成为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地,而从存
储领域切入有望加速突破。
近年来国内存储芯片厂商奋力追赶,已在部分领域实现突破,逐步缩小与国外存储大厂的差距。其中,根据半导体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报告,兆易创新位列NOR Flash市场前三,聚辰股份在EEPROM芯片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三,长江存储128层3D NAND存储芯片,直接跳过96层,加速赶超国外厂商先进技术。
此外,近期美光未通过我国的网络安全审查事件也是利好国内存储行业的。全球存储器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美光事件或加速国产替代步伐,国内供给或将减少,国内存储厂商有望受益。
产业链核心公司:牛散葛卫东、赵建平均有持股
存储芯片产业链主要分为存储芯片设计、存储接口、存储模组及主控、存储封测等几个细分领域。A股存储芯片核心公司有10余家,笔者已按产业链环节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截至5月26日收盘,有5只存储芯片概念股年内最高涨幅已翻倍。其中,佰维存储有次新股属性,该股年内最高涨幅超5倍。梳理其2023年一季报发现,有一家管理规模在20-50亿的私募新进买入成公司第三大流通股东。
此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是近年来国家为扶持国内芯片企业而成立的大基金,该基金也是多只存储芯片产业链公司的大股东之一
“牛散”作为投资者中的实力派,葛卫东、赵建平、何雪萍等“牛散”也重仓持有存储芯片股。其中,A股存储芯片设计龙头兆易创新,则同时有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和百亿级“牛散”葛卫东的加持。
图片
数据说明: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保证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揭示: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