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越来越难做?找对象“不能太挑”?来看看四十年老红娘的婚姻观

“几十年前,我刚做相亲配对的时候,成功率是70%,现在只有20%了。”
范本良是上海四十多年的老牌公益相亲平台“相约范阿姨”的发起人和主理人。四十多年前,本职教师的范阿姨无心插柳促成身边两个小青年的结合,于是走上了公益相亲的道路,成为浦东乃至上海相亲届的一块金字招牌。
走过四十多年,范阿姨还在做相亲,但四十多年世事变迁,范阿姨自觉,“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了。”
“2021年,我们配对的100对里有6对走到了一起,其中一对本来都要结婚了因为消费观不同闹了分手,我们做这个真的很不容易的,现在越来越难了。”
年龄是残酷的标尺
5月中旬的一个下午,“相约范阿姨”一个月一次的线下相亲活动如期开展,30多名青年男女到场。
每次活动开始之前,范阿姨都会发言,苦口婆心叮嘱一大段。
一上来,范阿姨就正色道:“谈朋友是讲缘分,不是来谈要求谈条件的,你只要抓住缘分,给自己机会,也给对方机会,没有原则问题大家都可以包容。人没有十全十美,一定要看大节看人品,其他是综合考虑,觉得综合考虑差不多,那就看彼此是不是谈得来。如果可以了,我觉得不要太挑。你是过日子是看重人,而不是跟钱结婚。”
开场白就奠定了范阿姨的宗旨:不要太挑。
这也是范阿姨给男生女生配对的原则:“年龄、学历、收入、家庭背景,四五个条件,三个差不多就可以劝他们试一试了。”
会场上,范阿姨给一个女生推荐对面的一个男孩,女生嫌弃男生个子矮了,范阿姨劝道:“他要房有房要车有车,在国企上班么又稳定,有两三点就够了,哪能都占。”
在范阿姨看来,男生最重要的是稳重,“男人一定要稳重,而且要对女生好,否则跟着他要离婚的。”
不要太挑来自范阿姨做了四十多年公益相亲对年龄敏锐的紧迫感。和人们对相亲市场如买卖般谈物质条件不同,在这里,对物质的苛刻追求,让位于宝贵的“黄金年龄”
“男女都有最佳年龄段。我们曾经有一个男生,10年前就来的,家庭条件非常好,也长得很帅,又是公务员,家里什么都不缺,就是年轻的时候太挑,挑到现在上了年纪了,四十几岁了。这个年龄要女孩能接受,确实有点困难。”像这样因为“太挑”耽误了时间的,范阿姨又接连举了好几个例子。
范阿姨顿了顿,继续训导:“所以年轻的男孩不要认为自己很优势,条件还要适当放宽一点。女孩子的年龄段更宝贵,相比来讲比男孩挑选的余地要小。”
场上的30多名男生女生,不乏有80后甚至70后。常常是90后嘉宾一站起来,职业、年龄、爱好、配偶要求逐一列出,而几位年龄偏大的85前或70后,只介绍了姓名、年龄、工作,两三个词就结束了自我介绍。
活动进行到后半程,范阿姨跟几个80后的嘉宾私聊后,跟旁边的志愿者聊了起来:“刚才那两个80年的,我都跟他们讲,我说‘你们现在找朋友,不要用五年前的要求来衡量现在‘。找朋友,年龄跟条件成反比,我就跟他们明讲了,’你只要找到一个钟爱你,条件可以的就可以了‘。为什么?四十几岁了,你想要怎么样?不可能的。对吧?人家不嫌你年龄大已经不错了;反过来说你找朋友是讲缘分的,不是讲条件的,你说是吧?性格很重要的。”
范阿姨的观点或许可以不赞同,但某种程度上,在以婚配和生育为目的的相亲市场上,年龄的确残酷地发挥着标尺的作用。
范阿姨认为,考虑年龄的因素是“讲实际”。“我说的是现实,他们年轻人都是靠想象的。我见到过许多人挑来挑去年龄大了,没选择了,凭想象找十全十美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来范阿姨平台做了半年志愿者的周阿姨,大大小小的活动看了不少场,男生女生见的也不少了,周阿姨认为,考量年龄不仅因为现实因素,更因为“年龄相差太大,想法不一样。”
这样的叮嘱,每次线下活动开始之前,范阿姨都要“敲敲木鱼。有人就跟我说,‘阿姨,我今天来收获很大,阿姨我要换思维了。’”对于年轻人这样的“幡然醒悟”,范阿姨很欣慰。
对于物质的衡量
把握年龄、看淡物质,似乎是范阿姨首当其中的宗旨。在范阿姨看来,因为物质的原因错过一段姻缘、错过了年龄,最为可惜。
于是,在活动开场前的叮嘱环节,说完“不要挑”,范阿姨又叮嘱了多项与消费观相关的注意事项。
比如,男生女生见面吃饭时要AA。“我认为不要占人家便宜,为什么?你们没有确立恋爱关系之前,最好AA,这个是为你今后的婚姻打好基础,我很反对有的人这样做,把对方逼急了,逼的没办法。”
比如,约会地面要折中。“很多人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希望约会地点靠近我一点,自己少走一点路,这种思想要不得。这种很简单很小的事情将会影响你谈恋爱见面,后来甚至是搞砸了。每个人向前跨一步,中间点约会见面,大家都方便,都要通情达理。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我问他们见面了吗?他们说没见面,我说为什么。原来是,他说这个时间,她说那个时间;她说要在这里等,他要那里等。我心里想,这么小事,你们都处理不好,以后结了婚,家庭繁琐的事情更多,你怎么处理?你也那么斤斤计较吗?你婚姻怎么走下去?所以我也在想为什么年轻人莫名其妙离婚的多,计较太多,思想没有准备,没有付出的心态。”
前文提到的21年因为消费观没有走到最后的一对,范阿姨讲述了故事的原貌:
“我们21年配对的一对,9月的时候两个人在我们平台认识,聊得很好的,我们活动结束4点半,他们一直聊到半夜11点半。后来定了春节结婚,我还问过两次,跟我说的是‘没特殊情况肯定就结’。然后呢,那个姑娘出去讲话也不注意,说‘我手机换一个一万五’。男生说这个女孩不是过日子的,我养不起。”
“多可惜啊,”范阿姨连连咂舌,“我们21年配对的100对里就6对走到了最后,这一对还分了。”“所以啊,你们出去说话一定要注意,”范阿姨叮嘱道。
在范阿姨看来,因为吃饭AA因为约会地点这些小事丢了缘分太可惜。范阿姨还会提醒,收入高的女生可以适当隐瞒自己的收入。
“我教你们女孩一个办法,如果男的是30万40万,你是50万,你就跟他说‘我跟你差不多’就可以了。
这不是骗人,你喜欢他不是喜欢钱,也不是喜欢房子对吧?你告诉他实话,男的压力大,他就怕住了,不敢要你了。你不是少了一次机会吗?我们以前有的人就是这样子的,她比男孩收入多2000,她就很傲,一傲把男的一下吓跑了,10年找不到。所以我教女孩要注意,女孩不要太傲,男孩也不要太自卑,婚姻真的是这样子的。”
图片
■范阿姨训话中
在范阿姨看来,婚姻是协商的艺术,“因为婚姻是要靠两个人的,如果两个人都不能协调,今后有小孩、丈母娘或者婆婆,这件事情就复杂了。很多人没有结婚的想要结婚,结了婚,不能正确对待婚后的很多烦恼事情,那这个婚姻是很难走远的。”
且不论范阿姨这种妥协的婚姻观是否正确,但在这里,可以看到感情没有走下去的100种方式。那天下午,陪女儿一起来相亲的大鹿阿姨向我们细数了女儿几段恋情失败的原因:有的因为三万元彩礼钱,临门一脚踏空,“女儿都说了彩礼钱她给他,就走个形式,结果他还说‘你妈妈这是在卖女儿吗’”;有的因为男方太过强势,所有决定都自作主张,“这个男生倒是挺好,从烧饭到装修房子,都能自己搞定,但什么也不跟我们女儿商量啊”。
“现在总体来说年轻人都挺优秀的,谁也不愿意将就。”周阿姨总结道。“我们那个时候都是大锅饭,平均工资;现在不是了,年薪10万和年薪100万的都有,相差太多了。”
时代变了,标准也变了,婚姻也复杂了,这样的观点,不止一个家长跟我们提起。
“现在人的想法肯定不像我们那一代,我们那一代也是简单的头脑,现在网络发达,信息也多,工作也忙,我们那时候的工作没现在的压力大。”
从宁波老家来催促女儿相亲的程阿姨说:“我们那个时候,我妈跟我说,找小伙子忠厚老实就可以了。那时候哪有什么条件,没条件可以看的。我们这一辈子过来,条件也照样不错。我总感觉,小伙子性格好一点就是最重要的。我老公,一辈子没脾气过,我活的很踏实幸福,就可以了。”
而在周阿姨看来,婚姻中提供情绪价值很重要:“现在年轻人压力都很大,在公司上班本来都已经很压抑很辛苦了,再没有给提供情绪疏通的地方,真的走不下去的。”
“只要有稳定的工作,两个人可以打拼的,如果你愿意提供情绪价值,他愿意提供物质价值,那两个人反而更好。”
这个年代婚姻是什么?这是那个下午我们在一个有40多年历史的相亲平台的一点样本观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婚姻观,我们无法不能否认任何一种婚姻观存在的合理性。
祝你找到与你婚姻观契合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