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瑞通:用文化与使命引领组织的持续成长

图片
撰文 | 孙一迪
责编 彭海燕
在过去的几年中,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公共卫生以及整个医疗行业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人们对医疗系统与现代社会体系的紧密关系拥有深刻认知的同时,也对从业者及医疗器械产品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全球领先企业,麦瑞通医疗在“成长(Growth)、责任(Accountability)、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GAS)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深耕中国的13年,始终坚持深入一线临床场景,用专业和诚信的临床服务,向中国市场提供优质可信赖的产品,不仅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目标,更以“促进行业的发展”为使命。
凭借在企业文化、员工健康与福祉等方面的卓越表现,2023年,麦瑞通中国再次荣膺“中国杰出雇主”。麦瑞通医疗中国区副总裁蒋炜(Wayne Jiang)先生与亚太区高级人力资源总监李淑贞(Pamela Lee)女士在接受《中欧商业评论》采访时共同表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GAS)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在企业文化与核心凝聚力的赋能下业务才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
图片
麦瑞通中国区副总裁
Wayne Jiang 
图片
麦瑞通亚太区高级人力资源总监
Pamela Lee
“成长”思维,助力业务与人才的共同发展
从2010年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仅有几位销售人员,到如今200人左右的员工规模,业务范围遍布全国三十多个省份,中国区副总裁 Wayne认为,麦瑞通能以年均20%的增速,获得如此稳健的业务发展,其背后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中的“成长”所带来的持续助力。
在麦瑞通的企业文化语境中,“成长”不是简单的业绩增长或业务规模扩张,而是一种“敢于挑战现状、拥抱变化,不断学习与渴望成为更好自己”的心态。麦瑞通对这一心态理念的推崇,不仅停留在文化价值观的宣贯,更落实到具体的人才评估、晋升等各环节中。以高潜人才的评估为例,麦瑞通对传统的评估体系进行了创新——不再单纯依靠当下的绩效指标去预测员工未来表现,而是对员工是否具有“面对未来的能力与思维”等潜力指标进行评估,从而识别出能与企业业务发展需求相符的“成长型”人才。
麦瑞通的“成长”理念,还体现在能够给予员工充分的成长空间与机会。作为陪伴公司成长十年的人力资源负责人,Pamela对此深有感触,“作为一个仍在成长中的企业,我们的员工可以并不仅仅局限于细分领域的工作。几年前入职的员工,刚加入公司时只是一个负责三个省份的普通销售,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他成为了负责三个省份的区域经理并开始带领团队。我们非常重视给予员工这样的机会,作为HR也对他们在企业里的成长感到非常欣慰与感动。”据统计,在过去的三年中,内部得到晋升或跨部门调动的员工人数占麦瑞通中国区员工总数的 45%,在公司现有的管理层中,有70%都来自企业内部培养。
“我们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与人员扩张,二是组织能力的成长,包括提供更加专业的临床服务、对市场的掌控及支持人员的能力成长。这两方面的成长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麦瑞通‘成长’思维助力业务发展的最好注解”,Wayne总结到。
“责任”为先,使命凝聚文化与共驱力
医疗器械行业具有特殊性,很多产品会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在为他人带来健康与希望的同时,也意味着一份巨大的责任。因而对从业者而言,不仅需要掌握壁垒极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时刻秉持“责任感”。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先品牌,麦瑞通也不遗余力地从专业技能和文化价值观两个层面帮助一线员工理解并践行这种“责任”文化。
在人员的专业化培养方面,麦瑞通会定期举办关于产品的知识培训和一系列严格的产品操作考核,并对一线人员的临床跟踪服务进行量化指标要求,以确保能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专业、可靠、负责的产品、服务与决策参考。
Wayne认为,“虽然我们是医疗行业的从业者,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也是医疗行业的消费者。只有设身处地从客户的角度考虑对方的需求,才能理解公司应当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作为一家贸易型企业,业绩的确是我们的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重要的指标。我们提倡的专业化是指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医生提供客观、真实的建议。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做不成生意,也要守住这种责任感。”
在这种“责任”价值的引领下,多年来,麦瑞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通过链接国内外领先的专家资源,持续向患者、合作伙伴和基层医疗人员提供前沿知识和技能培训。仅2020-2023年4月份,麦瑞通总计在全国19个省份,35个地市参与或自主举办了近44场基层培训的项目活动,共计培训基层医生约4300位。
在Pamela看来,对于分散在各地的业务人员来说,能亲身参与基层医师的培训工作,同样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传达出一种理念,即我们要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这样的感染与号召,能够使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一线员工凝聚在一起,为着我们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愿景做出负责任的努力!”
追求“可持续”健康,打造多元包容的职场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只有自由而多元的人,才能创造出真正持续的高效能与高效率。”而能在高强度、快节奏的医疗器械行业取得高效的竞争优势,Pamela认为,麦瑞通的核心除了自由与多元,还在于对“可持续”健康的追求。
医疗行业的历来传统之一,就是对员工健康的重视。在麦瑞通看来,员工的健康是企业“可持续”运营的基础,也是吸引多元人才、打造良好职场氛围的关键因素。因而,麦瑞通的HR部门从多维度、多层次打造了员工的健康和福祉体系。
从身体健康的维度,除了舒适的硬件办公设施和健身房等,麦瑞通还为员工提供了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其范围甚至涵盖到员工家人,以帮助员工解决在医疗救治方面的后顾之忧。从精神健康角度,麦瑞通在企业内设立了女性菁英会,以鼓励多元、包容的职场氛围。菁英会还下设健康分会,鼓励员工自发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以保持长期、健康的身心平衡。“我们希望,借由HR 部门的努力,能让员工切身感受到在企业中不仅是在从事一份工作,而且真的有人在全方位关心我的健康,”Pamela补充到。
从组织变革的维度,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颠覆式的医疗行业新商业模式,组织首先需要做出改进的是提高应变速度。Pamela认为,“我们的企业应变速度必须要跟得上外部变化速度,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必须在‘掌握信息、解读信息、产生决策、内部沟通、执行、回馈、修正’这一系列的行为上都有所提升。因而在组织架构与分工、决策模式等方面都要有所调整。但敏捷组织的打造并不意味着将整个公司的架构变成一个一个小规模的团体,而是应该在组织内部强化沟通和效率”。
这种对内部协调性的更高要求,则需要仰赖一个多元包容、可持续的职场氛围的打造。对此,Pamela再次强调了价值观与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我们的企业文化,是基于所有人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信念。这种文化认同既是一种品牌认同,也是一种个人价值观的认同,所以我们不会将员工视为可以随时替换的资产,而是我们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的伙伴,唯有这样的契合才能带来核心凝聚力,也才会在多变的环境中真正赋能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中欧商业评论》新组织观察工作室致力于挖掘和传播中国标杆组织优秀实践,透视不同行业组织发展的水下冰山,洞见组织进化背后的商业逻辑,探讨组织力跃迁之道。
为此,我们联合杰出雇主调研机构推出“新组织观察·重构未来组织”专栏,对话“中国杰出雇主2023”认证企业。通过对标杆组织的观察,剖析组织力建设背后的逻辑与组织效能提升的秘密,挖掘新时代个体对组织期望的演进与胜任力拓展的方式,为企业构筑信任场域,强化组织力壁垒。
杰出雇主调研机构是认证卓越人力资源实践的全球权威专业机构,成立至今已有30余年,今年已在全球121个国家/地区认证了超过2053家企业,这些经过认证的杰出雇主积极影响着世界各地950多万名员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