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的科学|守护地球46亿年的秘密,看浙江大地自然神奇

这里藏着46亿年来地球历史发展和生命演化的奥秘;这里藏着改写了世界地质史的地质发现。你可以在这里体验创世纪火山爆发的惊魂一刻,也可以体验人猿从树上下来的那一时……

这就是亚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的神奇魅力。

多个门类收藏,在世界享有盛誉

浙江自然博物院拥有独特的“一院两馆”格局,杭州馆和安吉馆两座相距80余公里的分馆遥相呼应,在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主题上,引领公众从馆舍天地“迈向”大千世界。

地处杭州市中心、2009年建成开放的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由地球生命故事、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绿色浙江等五大展区组成,以地球及生命诞生与发展为主线,复原了从宇宙大爆炸至人类登上生命舞台的诸多场景。不同于杭州馆的通识性展览,“长在山坡上”的安吉馆保持了地块的真山真水原生态,馆舍6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它以生态馆、地质馆、恐龙馆、海洋馆、贝林馆等专题展为特色,在广度上与杭州馆形成互补。

作为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浙江自然博物院的藏品涵盖古生物、矿物、岩石、植物和动物等多个方面,总量达28万件。其中的一些门类收藏,在世界享有盛誉。比如,淡水贝类和陆生贝类标本占该门类世界物种的40%以上,世界排名第三;鸟声收藏世界领先;收藏蛋化石10000枚以上,世界前列。在这里,参观者能看到世界上唯一的腹腔含蛋的翼龙骨架、腹腔内外各含一枚蛋的窃蛋龙骨架化石,还能看到恐龙骨骼与乌龟蛋、恐龙蛋与蜥蜴保存在一起的标本、两窝蛋重叠保存在一起的标本等许多世界上稀有的蛋化石标本。

在杭州馆绿色浙江展厅,一具栩栩如生的野生华南虎标本引人注目。

1952年12月,浙江丽水郊区,这只身长近3米、体重达150公斤的老虎害人伤畜。经过几天的围追堵截,猛虎最终被一位老猎户用土枪击毙。老虎被打死后,当地山民用绳索、竹杠将其抬到杭州。为使这件珍贵的实物得以长期保存,专业人员连夜动手将其制作成标本。

这很可能是浙江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因此这件藏品也成了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亚洲最大自然博物馆,有国际视野浙江特色

“国际视野、中国特色、浙江元素”是自然博物院的建馆理念,在这里不仅能看到浙江本土的重要展品,还可以看到全国乃至世界上数一数二、独一无二的宝贝。

浙江是中国东南部恐龙种类最丰富的省份,已有16个县市发现恐龙化石,命名了7种恐龙和1种中生代鸟类化石,全部为浙江独有,分别为浙江吉兰泰龙、礼贤江山龙、丽水浙江龙、中国东阳龙、天台越龙、杨岩东阳盾龙、中国缙云甲龙和长尾雁荡鸟。近年来,在义乌还发现了恐爪龙类的足迹,还有巨型蜥脚类恐龙的足迹等。

因此,浙江自然博物院的恐龙馆自然极具特色,安吉馆展示了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恐龙及其生活场景,其中有一只生活在晚白垩世的鸭嘴龙类,这是浙江首次引进的北美鸭嘴龙类骨架化石;杭州馆更是全面地展示了浙江的恐龙,复原展示了天台越龙、丽水浙江龙、中国缙云甲龙等恐龙种类。

在缙云发现的甲龙,不仅是在浙江发现化石最多、保存最好的恐龙化石,也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具有尾锤的甲龙类。2013年,缙云甲龙化石由浙江自然博物院、缙云县博物馆和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联合抢救挖掘所得。最初研究的化石材料包括两个个体,其中一个保存了完整的头骨化石,尾锤碎片、脊椎和肢骨等,另一个个体保存了部分后肢和完整的尾锤。这个尾锤,也是它们最广为人知的特征。缙云甲龙的发现,说明白垩纪的浙江生活着多种甲龙类恐龙。

与甲龙类对比,天台越龙显得颇为小巧灵活,它属于鸟臀类的鸟脚类恐龙中的基干种类,这是小型鸟脚类在中国东南部的首次发现。小型鸟脚类为二足行走,后肢修长善于奔跑。最近还有一些研究认为,部分基干鸟脚类或许可以钻洞生活在地下。

杭州馆还展示了江山龙的复原骨架模型,这是在浙江发现的最大的恐龙。

而对青少年来说,博物馆就是最好的学校。

浙江自然博物院自创立起便开设了各种形式的科普、研学活动,于2010年被评选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从2014年起承办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赛浙江赛区比赛,同时被评为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这种创新力在于不断地创新“博物馆+”思维模式,提升科普教育影响力。

科普教育功能已成为浙江自然博物院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馆内的收藏、研究、展览都可以说是为了科普教育服务的。

科普基地名片:

浙江自然博物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省级自然历史博物馆,也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还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馆。博物院功能定位为以“自然与人类”为主题,是一个集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智性休闲于一体的现代自然博物馆,以提高公众自然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主旨,不仅致力于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而且致力于自然生态展览的筹办和生态文化的传播,探求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