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出事,为什么没人同情

图片
作者 | 阿木
5月18日,58同城裁员消息登上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热搜榜。
脉脉上,有认证为58同城员工的网友发帖称,TEG(技术工程平台群)部门裁员比例达40%。
在相关帖子下,有多名认证为58同城员工的网友回复了自己所在部门的裁员比例,为20%至80%不等,也有不少网友称已被HR约谈。
图片
脉脉上,58同城员工发帖称,TEG部门裁员比例达40%/图源:脉脉
58同城自2020年退市以来,除拆分业务相继冲击上市外,鲜有其他大动作。在裁员传闻登榜热搜的背后,这家杨幂口中“一个神奇的网站”究竟发生了什么?
01
“必须走,耗下去啥也没有”
“完全没预感到,季度优秀还被裁,当时就感觉很崩溃。”58同城内部员工张翔告诉盐财经记者。
张翔在58同城工作了近8年,他告诉盐财经,此次裁员名单中有不少工作十余年的。人事对其称,此次裁员是业务调整,“要求我们必须走,不然不给离职证明,耗下去啥也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58同城运营主体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诉,脉脉上“58最近要裁员30%”“30%肯定少了,teg自己就50%”等内容,为不实信息。
图片
5月18日,58同城裁员消息登上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热搜榜/图源:脉脉
截至发稿前,盐财经多次致电58同城,并未收到正面回应。接听电话的前台工作人员则表示对裁员这一信息并不清楚。
不过多名58同城内部员工告诉盐财经,此次裁员涉及各个业务线,不同部门裁员比例不同,有的业务线无一人被裁,也有的业务线直接停掉,全部走人,基本赔偿方案为N+1。
但并非每个被裁员工都能够拿到N+1的赔偿,58同城内部还有大量的劳务派遣员工,他们活跃在销售、客服、审核等一线岗位。
王洋曾是58同城本地服务业务的电话销售,他告诉盐财经:“劳务派遣员工被裁,是没有赔偿的,我们也不叫‘被裁’,叫‘优化’,直接就给退回劳务公司了。”
58同城,于2005年创立,在互联网信息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之时,另辟蹊径,从分类信息入手,集招聘、房产、二手、本地生活服务等信息为一体,并于一年后,上线核心产品网邻通,为企业级会员提供网络营销一站式解决方案,成为了这一赛道的领头羊。
图片
58官网首页上有诸多信息分类和入口/图源:58同城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58同城在全国拥有27家直销分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58同城的注册用户达到了7.3亿,月活跃用户达到了3.8亿,覆盖全国31个省份和直辖市、400多个城市。
02
难以颠覆的“骗子”形象
不同于其他互联网大厂裁员消息所引发的担忧,58同城相关裁员新闻下,满是网友“骗子公司怎么还在”的评论,以及个人受骗经历的分享。
58同城创始人、总裁姚劲波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创建58同城的初心,是为了让大家找房子时不会被骗。
但现在,58同城却成了“骗子聚集地”的代名词。
截至5月25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58同城的投诉量超1万4千条,近30天的投诉量近300条,平均每天就有10条投诉信息。
图片
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58同城的投诉数据/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其中,既有消费者用户,也有商家用户,投诉内容中涉及房源虚假信息、职位描述与事实不符、客服诱导消费等。
2018年6月,澎湃新闻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到,近年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中,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超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
诈骗金额最高的一份判例,受害者2000余人,被骗中介费共计6270万元,甚至有人落入卖淫窝点、诈骗集团。
时至今日,仍有此类的诈骗信息流窜在平台之上。
图片
长期以来,关于58同城出现诈骗的控诉,从未停止/图源:新浪财经
在采访过程中,盐财经接触到了多位近期受害者。其中,有人从家乡驱车来看房,却发现与网站图片严重不符;有人找兼职却被诱导缴纳近3000元的包装宣传费;有人本以为是从事“网络在线客服”工作,却陷入“刷单诈骗”的圈套,最终被骗取8万6千元。 
王洋告诉盐财经,58同城对于客户的资质和真实性,只会简单核实,甚至有些客户没有营业执照和资质也可以在上面推广,“客户只要提供身份证就可以开户,当天开户24小时内就可以把自己的信息上架”。
除了一般消费者,不少商家用户也反映,58同城存在诱导和欺诈行为——诱导充值会员和承诺盈利是58同城代理商惯用的手段。
58同城的代理商机制,即由代理公司通过授权,向客户推销58同城的会员服务。
“一些客户的单值比较低,实际服务期限很短,如果后续客户没有继续付费的意向了,就会被扔在一边。”王洋补充道,“代理商为了接单,经常会向客户承诺保证盈利,如果客户合同期满后没有盈利,他们就会失联。”
当盐财经向58同城客服人员求证上述信息时,58同城客服人员反复说着“很抱歉给您带来不便了”,并称会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专家客服,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应。
03
商业模式的硬伤
58同城现有的部分业务,目前仍无法在平台上实现交易闭环。
也正是这一点,针对58同城上虚假信息的问题,58同城前高级经理吴孟超解释称,“平台起到的作用是匹配,是建立连接,像招聘、搬家、租房等,这个事本身是复杂的,它依赖两人在线下确认,平台审核难度很大”。
吴孟超也坦言:“58(同城)在这件事上也确实一直没做好,本可以更严格的。”
本可以更严格,为何却不这样做?
与钱有关。
图片
在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上,一位清华毕业的求职者曾当着姚劲波的面,质疑58同城的虚假信息泛滥问题时,遭姚劲波反问/图源:《非你莫属》节目
58同城的用户包括消费者用户和商业用户,消费者用户在平台上浏览和检索信息,商家用户则是指那些通过在58同城上发布信息,以试图吸引潜在客户或招聘员工的用户。
无论是消费者用户,还是商业用户,都可以免费使用58同城所提供的基础服务。而若想增强曝光,以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则需开通付费服务,其中主要包括会员业务与在线推广业务。
图片
在58同城网站,随意编造一个职位信息、地址信息和企业名称后,即可选择发布全职招聘信息。不过,在确认发布之前,58同城强制要求加入求职者保障计划,即缴纳保证金/图源:58同城官网
财报显示,58同城的大部分付费用户都是商业用户,而非消费者用户,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是为商业用户提供付费高级服务。
若加强商家审核,提升信息发布门槛,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信息发布量和商家用户量的减少,用户活跃度下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因此,商业模式上的硬伤,使58同城过于重视商业用户,忽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58同城对此也并非没有作为。58同城在公开财报中表示,公司采用诸多手段管理平台内容,其中包括实时监测平台信息,提升用户审核标准,增加现场尽职调查投入与第三方合作等。
58同城前员工林萧此前所在的团队,一直在从事“反欺诈”“反作弊”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平台上的确会有黑产,这些产品能起到联防联控的作用,”林萧进而补充道:“十几年前这个事情确实很严重,但行业整顿的时候,也都打压的见底了,平台信息的问题率可以说降低了99%。”
平台上所发布信息问题率的降低,吴孟超也有实感,其所在的团队此前做过相关调研,具有社会负面影响的招聘信息的比重持续在降低,“但还是有些问题信息就像苍蝇屎一样”。
04
错失风口,追赶困难
58同城作为早期分类信息行业的龙头老大,以先发优势,曾为企业赢来一段黄金发展期。
“2014年至2016年间,58同城通过校招招了大批年轻人。那时候每个人都血气方刚、踌躇满志的,准备大干一场。”吴孟超告诉盐财经,他也正是那个时期通过校招进来的年轻人之一。
然而,当58同城在资本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之时,危险也悄然而至。
图片
2013年,58同城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图源:CNSD广告网资讯
在2013年上市之时,艾瑞iusertracker数据显示,58同城的流量数据较之2012年,降低了14%,下滑趋势明显。
上市7年后,2020年9月,58同城从纳斯达克落寞退场,退市时估值约87亿美元。
上市后,各个垂直领域的竞争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比如,房产领域的搜房网、房天下;招聘领域的智联、前程无忧、BOSS直聘;二手车领域的瓜子、优信;二手电商领域的咸鱼;本地生活领域额美团、京东等。每个赛道无一不是竞争激烈。
图片
北京,BOSS直聘在地铁上投放的广告/图源:视觉中国
58同城后续虽通过入股、合并来消除竞争,但并没有像设想那般展现出在各行业中的龙头优势。而与此同时,其在生活领域的竞争对手美团早早开始布局多元化赛道,接连进军外卖、交通、影视等领域,在本地生活服务赛道遥遥领先。
“58同城早期能够生存和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将生活中的低频需求聚合,成为高频需求”,58同城一名离职员工告诉盐财经。
“但在后期,各个垂类上都出现了服务质量和体验远超58的品牌,之前的阵地就失手了。随着失手的越来越多,(58同城)将低频需求汇聚成高频需求的故事,也难以为继”。
退市前,据财新周刊报道,58同城在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5亿元,同比下跌15.45%;扣除相关因素影响,当季58同城的营业亏损达5584万元,同比暴跌119%。
05
自救不止,路在何方?
早在2020年1月份,58同城就公布了组织架构调整方案,以实现“全力布局服务”的战略转型。
在前台方面,公司撤销了社交事业群,创建以人力资源及职业教育事业群、本地服务事业群、汽车事业群和房产事业群为核心的四大事业群。同时打造大中台,整合大后台。
从美退市后,58同城并未放弃重新上市计划。
为重返资本市场,58同城选择以分拆上市的形式。天鹅到家(原58到家)、安居客(原58房产)、快狗打车(原58速运)、转转、斗米兼职、58同镇、车好多等7家公司被拆分出来。
图片
北京,街头“保姆、保洁、月嫂上天鹅到家”美好生活节广告/图源:视觉中国
“各个赛道都有假想敌,58希望在每个赛道上都能找回自己的霸主地位,每一次单独作战,有集团整体在背后提供支持,同时也能分散风险。”吴孟超告诉盐财经。
2021年4月,目标是与贝壳打擂台的58同城的种子选手——安居客赴港上市,招股书却在当年10月份呈现已失效状态。
同年7月,天鹅到家赴美冲刺中国家政第一股,至今未成功。
2022年6月,快狗打车如愿以偿,登陆港股。
快狗虽上市,但营收并不乐观。2018—2021年,快狗打车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7.84亿元、3.87亿元、1.85亿元和3.11亿元,四年累计亏损净额(经调整)为16.67亿元。快狗在招股书内也曾表示,预计至2024年前将持续亏损。
图片
快狗打车,虽然登陆了资本市场,服务场景却没有充分拓展,仍以为企业客户搬运、送货为主,并依赖于向企业、司机收取佣金/图源:快狗打车官方微博
对内,58同城通过多次裁员以实现降本增效。
盐财经从多位离职员工那里获知,2021年10月份,58同城开启了第一轮裁员,裁员人数较少,2022全年,58同城针对无法直接盈利的产业赋能部门、短期内无法产生盈利的新产品线的员工,实施分批裁员,上到中高层管理者,下至一线新员工。
“2022年裁员的时候,办理离职的队伍都需要排一小时。”王洋告诉盐财经。
今年5月的裁员事件,并非全无预兆。
有媒体称,姚劲波曾在2022年10月发布《致全体同学的一封信》中表示,58同城的考核口径将从“规模”调整为“有利润和有净留存”,即要求在2023年,58同城的所有业务、在所有城市都要盈利,或者有确定的目标和趋势出现。
“上一次裁员以后,集团赚得少、花得也少,这一次裁员,可能是想把主要人力资源投放在主营业务上,不再去折腾了,企业负担也轻些。”一58同城内部管理者对盐财经说。
图片
58同城通过多次裁员以实现降本增效/图源:58同城官网
而企业的每一个举动,关乎企业生存,也关乎员工生存。
一名58被裁的员工向盐财经表示,上午还在工作,下午就通知被裁,还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他说:“想停下休息一阵,但不能停,月供要还,孩子要养。”
(应采访对象要求,林萧、张翔、王洋、吴孟超系为化名)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江江
排版 | 泽伟
关注南风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