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典型高地”优势,普陀区居村劳模书记(主任)创新工作室共同体成立

图片
原先品尊街区快递物流分拣区域光线昏暗、管理混乱,今年,天桥下的废弃车库出入口空地完成升级改造,其间,居民参与设计,周边企业共同集资,打造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驿站。如何进一步盘活街区资源,激发新就业群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6月2日,石泉路街道品尊国际居民区劳模书记沈馗,现场演绎了《“源”起品尊 泉暖驿站,做群众的贴心人》街区治理新模式。
这是当天举办的普陀区“美好社区先锋行动”基层治理创新项目立功竞赛暨居村劳模书记(主任)创新工作室共同体成立活动上精彩演绎的治理项目,也是普陀区总工会“七彩赛道,普陀来赛”职工创新技能比武、劳动竞赛活动橙色赛道(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比武竞赛)上展呈的居村劳模书记(主任)创新项目。
图片
在普陀,有一群默默耕耘的先进典型,他们被称为“普陀现象”。有65岁重返防疫“火线”增援“小梁”书记的全国劳模、“草根书记”杨兆顺,有“每年为群众办一件实事”的全国劳模、“大梁”书记梁慧丽……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社区一线,感动了无数百姓。如今,与杨兆顺、梁慧丽这些全国劳模并肩作战的,是一个个年轻的“小梁”书记主任,奋战在286个居村一线。“老一辈”和“新生代”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朴素愿望:“关键时刻要站出来。”
近年来,普陀区居村劳模书记(主任)按照“心中有数、肩上有责、眼里有光、手上有活、脚下有土”的“五有”干部标准,自觉涵养“五情”(即:对工作增加敬业的感情、对事业增加奋斗的热情、对梦想增加执着的激情、对基层增加服务的真情、对未来增加赶超的豪情),持续发扬劳模精神、奋斗精神,推进“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
会上,全市最早实现成片加梯的风荷苑小区所属长风新村街道长二一委居委会主任成君、宜川路街道赵家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杜佳敏共同展示了《“红色联盟”扩大治理“朋友圈”,实现加梯“最大公约数”》项目;长寿路街道普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婧牵头推进征收工作落地落细,《春风解心锁 喜圆新居梦》项目演绎了征收工作蕴含的群众方法;长征镇建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罡、甘泉路街道合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梅露仙牵头的治理项目展示了早期商品房维修资金捉襟见肘之际,如何强化党建引领;桃浦镇祁连村党总支书记金建龙以劳模精神领航,提升美丽社区凝聚力,推动村级营商环境优化、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真如镇街道真如西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静、桃浦镇南李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磊牵头的治理项目聚焦社区空间优化升级,解决百姓出行困扰。
图片
当天,普陀区居村劳模书记(主任)创新工作室共同体成立。其任务目标包括:建立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一个民情圆桌平台、一批治理创新项目、一次擂台比武交流、一批优秀经验方法等“五个一”机制,聚焦基层治理的新时代新课题,持续加大探索、走在前列,以项目化推动居村干部成长,助推“典型高地”的劳模先进与基层治理力量双向奔赴。
记者注意到,年初,普陀区发布了280余个居村党组织“年度主打实事项目”。聚焦劳模书记(主任)所在社区,下沉职能部门资源、高校智库“助跑团”,确定重点治理课题。如今在此基础上,由居村劳模书记(主任)牵头,联动物业、卫生等领域劳模先进,认领区级基层治理课题,切实为居民解决烦心事、揪心事。
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何海兵认为,普陀区居村劳模书记(主任)的治理创新项目,体现了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三个重要关系: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空间和社群的关系,组织和文化的关系,从而为百姓营造一个让生活更幸福、更美好、更舒适的社区。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威利看来,普陀区在全市率先探索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同体,把资源力量聚焦到劳模称号的居村书记、主任,非常超前和必要。未来,一方面,要持续抓居村干部队伍的劳模精神传承,另一方面,要持续抓基层治理工作方法和机制的传承。
普陀区委副书记周艳表示,劳模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奋斗精神,最核心的内涵是匠心。要用匠心来践行初心、用匠心来赢得民心、用匠心来锻造队伍,让更多的劳模在社会治理领域涌现,在各行各业涌现,汇聚成为普陀标杆,真正地为社会治理贡献更多的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推动普陀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