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这个镇,以黄浦江之名,将历史文化与美好生活交织互融

这是一个以黄浦江命名的小镇,也是上海农耕文明的起源地之一,TA就是闵行区浦江镇。这里有田歌相伴的江南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召稼楼古镇的古建筑里沉淀;也有海纳百川的城镇之美,浦江郊野公园的鲜花绘制出巨幅画卷。此外,革新村的竹片和布匹编织起美好生活,再听一声亲切的沪谚,在“老八样”里品尝上海味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浦江镇,体验滨江公园城镇的悠然生活。
图片
浦江镇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东部,东与浦东新区接壤,北临前滩商务区,南接奉贤区,上海轨交八号线和浦江线贯穿浦江南北,S32申嘉湖高速公路连贯东西,辐射长三角。浦江郊野公园和升级改造中的召稼楼古镇坐落其中。
图片
“灯火千家夜畔长,晓烟十里岸汀芳。满船故梦通仓廪,一卷新风入浦江。”这个以黄浦江命名的镇,是上海农耕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在这里,不仅能感受一叶扁舟、田歌相伴的江南风情,而且能享受八方通衢、海纳百川的城市之美。
图片
历史文化在浦江
召稼楼古镇
图片
召稼楼古镇位于浦江镇革新村,是上海市3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是距离市中心最近的古镇之一,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4A景区。目前召稼楼景区处于关闭状态,正在实施升级改造,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建设开发,预计2028年重新对外开放。
图片
召稼楼是元末明初浦东地区号召农耕垦荒的所在地,历经明、清、民国时代的发展衍变,逐渐形成江南水乡集镇,至今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以及相互关联的街巷、桥梁和水系。召稼楼文化深厚、名人辈出,是上海城隍秦裕伯的故里、浦江合流第一人叶宗行的家乡。古镇内有礼园、梅园、礼耕堂等(目前暂不对外开放)。
图片
美好生活在浦江
浦江郊野公园
图片
浦江郊野公园是国家级4A景区,位于浦江镇滨江地带,包含活力森林区、奇迹花园区、柳鹭田园区、森林游憩区、滨江漫步区5大主题区。
图片
这里既有梦幻多姿的艺术花毯与眼花缭乱的鲜花世界,又可以在自然幽静的环境中充分享受绿色健康慢生活。
图片
公园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种类繁多,在这里可以于绿意与芳香中尽情呼吸。穿林而过,细细聆听风声、鸟叫和虫鸣,大自然的呼吸声似乎就在身边。
图片
图片
革新村
图片
革新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生态文化村,村域面积2.29平方公里。2020年以来,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8年革新村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为契机,努力开拓城市发展空间,积极探索城乡融合机制,同时深入挖掘村域内历史文化。竹编、土布制作技艺是当地的特色。
图片
竹编之乡
图片
织布基地
汇中村
图片
汇中村是浦江镇大治河以南“一带六村”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第一个创建村,村域面积1.36平方公里,北邻大治河,村内泰青港、中南河、丰南河纵横穿过,粮田与林地交织,水系丰富、生态良好,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
图片
栖村是汇中村一个融合乡村元素的开放性平台,把原本一片没人走的林地,打造成了一个露营直播带货基地,这也是汇中村最显著的特色。
图片
浦江非遗
沪谚
图片
“沪谚”又称上海谚语,是上海的民间传统口头文学,其内容涉及时政、修养、事理、社交、生活、民俗、生产、自然等大类,是原生态的老派上海方言,可称为“历史活化石”“文化土特产”。2011年5月,沪谚正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沪谚真实反映了百年前上海乡村农耕生活和市井平民生活风情。语言特色自然质朴,修辞手段丰富多样,饱含着历代当地民众的生活智慧和普遍经验。2018年,浦江开始在做好基础资料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以沪谚为主要元素,打造一系列文创产品。
端午节习俗
图片
自2007年起,浦江镇每逢端午节举办“龙跃浦江”民俗文化节和我们的节日·“召楼粽情”端午文化节,使传统的端午节习俗重新逐步恢复,并注入时代新元素。2009年5月,端午节习俗被列入闵行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浦江镇始终秉持“以文立节、以节乐民”的办节理念,重在将端午文化、东乡文化、红色文化相结合,来到这里的人们可以拥有全方位、多角度、高品质的文旅融合新体验。
图片
浦东家宴老八样制作技艺
图片
浦东地区将家宴上桌的扣三丝、蒸三鲜、小葱肉皮汤、走油蹄、红烧全鱼、红烧全鸭、白烧全鸡、时令蔬菜等八样大菜,称为老八样。浦江镇地处黄浦江以东,传统老八样因流行于浦东地区,又在浦江镇得到了很好保留和传承,故浦江镇以浦东家宴老八样制作技艺申请为闵行区非遗。2008年5月,该制作技艺被列入闵行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本帮农家菜制作技艺”项目 。
图片
走油蹄
图片
扣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