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你怎么看。

电影《封神第一部》,终于定档了,说下对这部戏的个人观点。(把微博发的内容搬运过来,整合成一篇短文章)。
正式海报,就这个样子。很典型的"堆人头"。
图片
这类海报群像海报,向来是被网友针对的所在。因为类似海报大多数没什么设计感,人物一多,更谈不上什么美感。
但群像海报最重要的是功能性,传递电影角色信息,可参考《流浪地球》和《复仇者联盟》《X战警》系列的海报,都是如此。所以不能以群像海报的设计,来判断电影物料乃至电影本体审美不行。
《封神三部曲》最早那款“八卦”海报,不就很好嘛!
图片
华语电影,电影好不好看不知道,但以海报为首的物料,一定会做的很好看,而且做物料方面,各家内卷的不行,毕竟“表面文章”嘛,我们最在行。
预告片,很多人都看过了,再看一遍。
PS,《封神三部曲》,第一部就叫《封神第一部》啊。这就跟我养了一只小猫,然后取名叫“猫咪”一样。
对于这种耗资“30亿”的三部曲大片,就叫这么个名字,反正你们随便,我也“随便”了。
★第一,我是《封神演义》的铁粉,从小就读原著的那种,滚瓜烂熟,也有过研究。有兴趣可以搜一下俺之前的微博,包括哪吒、姜子牙、杨戬、黄天化等都写过文章。
但俺属于原著党或者解构派。意思就是要么作品遵循原著,要么按照当代很多解构、解读文那种,从原著中寻找蛛丝马迹进行二次开发。
图片
但电影版,貌似是魔改,预告片里“姜子牙进献封神榜”这种情节,让殷郊和姬发抢夺封神榜,那就不好说了。
但《封神》原著其实不怎么样,而且剧情空间极大(更像一本设定集),所以才出现了如今太多解构文章,电影也不例外。
所以,影视作品改动是必须的,至于改得好不好,有没有魔改破坏原著的内核,这一点观望。
★第二,《封神三部曲》,三部耗资30亿。先不论这个数字,对于这种古装巨制,当年《指环王》还前后脚的拍,《封神》敢一口气开三部(据说如今仅剩下第三部还没有制作完),足以证明片方对电影的信心和野心。
图片
我有过几个业内朋友,都参与过该片,包括做特效的,做道具的。几位无一例外的传递给我一个观点:这是他们入行以来,参与过最强的项目。
制作那叫一个精致,道具那叫一个丰富,场面那叫一个大。
但是,起码我在电影首款预告里,感受不到他们所说的“最强”。
已经排除了丫们忽悠我,并且他们也都是参与过国内顶级项目的人,也是见多识广。能从他们嘴里不约而同说出这样的话,至少证明了电影规模宏大,服化道优秀,确实大手笔。
不过他们也没有看过完成版电影,所指内容只是制作层面,故事咋样还不知道。
PS,我很仰慕的几位绘画大咖,比如李云中老师(《封神演义绣像集》《西游记人物百图》),也参与了该片的美术和道具设计。
图片
★第三,电影定档艰难,应该是片方和发行方一直拉扯的缘故。
《封神三部曲》拍摄部分完结已经有几年了。却赶上疫情,影视行业寒冬,不得不暂时雪藏。
如今开放之后,观众观影欲望和院线市场,还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准。
但电影不上不行了,耗资太大了,再不上出品方估计估计要资金断链了。
因为这种大制作电影,对方片方来说,几乎是关乎命运的“决定级”项目,肯定无比重视。但对于发行方来说,对片子的认可度,可能没有片方那么强。
不是说《封神》不好,而是,因为这种片子,给到发行方手里,一定会成为S级,一定会是档期内乃至年度最重视的项目。但还要有所权衡。
图片
举个例子,《封神》与《满江红》,都是猫眼S级项目。如果《满江红》是优绩股,那么《封神》只能是潜力股。
《满江红》这个盘子只要搭建起来,那是95%以上要大爆的,所以春节档,猫眼整合全国资源全情投入电影宣发之上,反正效果大家都见到了。
而《封神》则这样的电影,投资又大,题材也是老大难,虽然效果可能很唬人,只能是50%以上会爆,所以发行方还是有些踌躇,况且猫眼在暑期档还有其他项目(《八角笼中》),能不能全身心投入该片,也都是片方和发行之间博弈的结果。
《封神第一部》7月20日公映,跟开心麻花的《超能一家人》(沈腾、艾伦,7月21日)同档期PK,一周后还有大鹏导演、王一博主演的《热烈》。
图片
无论从题材受众还是演员受众方面,《封神》都不如这俩片,所以该片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
★第四,之前有朋友还问,这么大投资的项目,为什么不放在春节或者国庆,这样爆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这就是商业市场的逐利风险啊。我觉得片方和发行的一个共识就是,让三部尽快与观众见面,间隔不要太长,也不能太短,趁热打铁(片方也撑不住了,都快吃土了)。
我之前猜想的是:暑期、国庆、春节这仨热门档期,一年内弘扬。但后来发布会,更新了三年三部,三部都是暑期,还是有些意外的。
图片
所以他们就是在赌,赌第一部在暑期可以爆。
那么随后,有着热档加持和人气加持,后两部会更火爆。这样票房成绩会三部递增的。而且《封神》属于越往后故事越好看的那种。
而首部如果安排在春节或者国庆,无论火爆与否,后面的两部,票房很可能不会递增的。除非你三部全放春节,但发行方肯定不会这样搞,春节这种超级档期,肯定不会三年被同一题材作品把控,而是另有打算。
从市场规律的角度。还是第一种更合适。从片方和发行方的角度,第一种有风险,但首部曲一旦爆了,有机会赚更多的钱。
★最后,永远要坚信——“观看是检验电影好坏的唯一标准”。
但是,也别吹得太猛,说什么筹备多少年,特效多么宏大,制作多么强……在未看电影之前,一切都是先验论或者纸上谈兵。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