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最佳拍档——西双版纳非遗傣陶亮相深圳文博会

6月7日至11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云南展区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题,32家优秀文化企业携精美文创产品集体亮相,既有彝绣、傣陶、瓦猫等非遗佳作,也有普洱茶、咖啡等特色云品。
图片
在博宫莎湾傣陶展台前,参观询问者络绎不绝。茶具、灯罩、花插……大家对这些样式古朴、花纹独特的傣陶充满好奇。据傣族慢轮制陶非遗技艺传承人、博宫莎湾傣陶手工作坊负责人玉章凤介绍,傣陶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以西双版纳本地特有的红粘土加适量细砂石料来改善成型性能。成坯方法呈多样化特点,有脚趾拨动慢轮、手拨动转轮等方式。器物表面均用有纹的木拍拍打出印纹,器物制好后以平地堆烧的工艺烧制。
图片
傣家人常说,水是茶之母,器是茶之父。傣族平地制陶,布朗族坡地种茶,傣陶与普洱茶两者相得益彰。“用傣陶冲泡普洱茶能将其香气滋味充分发挥,由于傣陶的透气性和无重金属污染,也是存放普洱茶的极佳容器,茶叶在其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呼吸和舒展。”玉章凤积极探索茶和器的融合发展,文博会上观众咨询的、她的工作坊接到最多的订单,都是茶器制品。
图片
当前,西双版纳坚持做慢轮傣陶的人并不多,多数为老年人。出生于傣陶制陶世家的玉章凤认为,祖先流传下来的技法,需要她肩负使命,传承下去。“希望通过深圳文博会这个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傣陶,了解西双版纳,了解云南。”
图片
本次深圳文博会将持续至6月11日,云南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实景还原、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手段,选取一日的七个时辰,串联起云南的风景、文化以及生活。复刻《去有风的地方》中的有风小院、云南首个数字文旅推荐官“彩云”通过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方式推介云南文化和旅游,带领观众了解云南丰富多样而异彩纷呈的美,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近年来,云南深入实施‘文化+’战略,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建成国内一流、面向南亚东南亚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强省。本次参展集中呈现了云南文旅融合的新成效、新格局,欢迎大家到云南来!”云南省委宣传部带队参加本次深圳文博会的负责人表示。
图片/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供图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