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照进现实,民进党告诉你现实只会更崩坏!

4月下旬以来,虚构政治剧《人选之人:造浪者》在岛内走红,内容描述“执政党”试图利用权势压下性侵丑闻,蔡英文和赖清德都发文称赞该片成功。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剧中情节竟走入岛内真实世界。
图片
《人选之人:造浪者》剧情截图
从5月底延烧至今的性骚扰丑闻席卷全台湾,政治、学术、艺文各界都传出性骚扰事件,岛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MeToo”运动。民进党内性骚扰频发、漠视及粗暴处理的丑陋日常赤裸裸地暴露在台湾社会面前。相关新闻登上英国《卫报》和美国《华尔街日报》,对此岛内网友讽刺称,民进党做到了让世界看见台湾!
这两天,随着更多事件亲历者的控诉,“性侵”话题关注度在岛内持续走高。据台湾《联合报》6月11日报道,网络论坛PTT上有网友发文透露,台当局前驻菲律宾代表徐佩勇长期性骚扰菲籍女秘书,女方多次检举都石沉大海,据称是“长官压下不处理”。
此外,一名赖姓女子在脸书发文称,2022年9月她两次遭到波兰“驻台”办事处副处长李波性侵。她还爆料称,承办检察官质疑她为什么不告诉家人,最终起诉书反而检讨受害人未积极作为。
更离谱的是,民进党台北市议员张文洁办公室的王姓员工,被爆在担任张父、前民进党台北市议员张茂楠办公室主任时曾因性侵入狱,不料出狱后又回到议会工作,搞得议会女性人心惶惶。
“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高认为,这是受害者的怒火!这把火来得正是时候。台湾需要一场有意义的、健康的、能彻底反省的社会运动,让不该被欺凌、被羞辱、被压迫的弱势者站出来。
图片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紧急出来“灭火”,两度在社交媒体发文道歉。国民党民意代表赖士葆则认为蔡英文的道歉“毫无新意”,台湾社会不缺相关法规制度,问题在于申诉时被主管“吃案”。他称,当公权力一再被折损,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层出不穷的各类性骚扰事件已经形成强烈的民意,但令人疑惑的是,舆论闹得如此之凶猛,但涉嫌“吃案”的前民进党副秘书长林飞帆,却依然在调查中“全身而退”。
图片
据台湾《中国时报》6月11日报道,民进党6月9日晚针对前妇女部同仁遭受厂商性骚扰(即引爆岛内性骚扰风暴的第一起案子)一事公布调查结果,认定前妇女部主任许嘉恬确实未依规定采取立即有效纠正及补救措施,而负责督导的前副秘书长林飞帆并未违反相关规定,引发各界质疑“许嘉恬一人救全党”及民进党道德标准太低。
时事评论员谢寒冰直言,这是在告诉大家,民进党所有为“性平”的努力,“全部都是骗你的!”
国民党民意代表谢衣凤6月11日批评称,民进党无法对林飞帆“壮士断腕”,是因为林飞帆是“太阳花学运”的标志性人物,绿营不能失去“太阳花学运”世代的选票基础。
国民党民意代表王鸿薇也说,民进党对林飞帆的处理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所有责任都推给许嘉恬一个人,所以再怎么修订“性骚扰法案”,也只是变成民进党的遮羞布而已。
台湾《中国时报》6月11日评论称,过去半年,从88枪击案、诈骗案到性骚扰,暴露出民进党已是黑、金、枪、毒、色,五毒俱全,腐败程度可谓是千疮百孔。台湾早已对性骚扰建立起明确的防治机制,此时有问题的是人,而非法规本身。以民进党凡事“绿能你不能”的双重标准来看,这个党若是继续自我包庇,“修法”岂不也是白搭?
文章称,民进党显然已经摸索出一套危机处理机制,即每当自家人犯错,就高喊“修法”,把行政机器当成自家着火的遮羞布,让家务事变成台湾的事,最后就没自己的事,“台湾诸多价值的沉沦与退步,恐怕与民进党的崩坏息息相关”。
(来源:海峡之声综合香港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