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生结弦的故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有些故事、有些曲目,注定是需要用整个人生去填充、去演绎的。
一年前的6月,当羽生结弦在2022FaOI冰演神户站大千秋的冰演现场,将《巴黎圣母院》作为安可曲倾情演绎时,我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
图片
哪成想,时隔一年,羽生结弦又将这曲《巴黎圣母院》作为一份特别礼物,送给他的油管频道会员。(且特别标注,欢迎大家发表感想、进行讨论)
怎么说呢,这感觉非常奇妙。看他重新穿起17岁时的考斯滕,白分红渐变的娇嫩颜色,寓意了巴黎圣母院中梁的大十字架水钻装饰……一切那样熟悉,却又因为时间的久远而带了几分隔山隔海似的距离感。
图片
熟悉的音乐响起,依旧像是17岁一样童颜的脸,再演绎起这样宏大的叙事时,已是能够完全驾驭故事的投入了。
这让人想到17岁的、刚刚从DW那里接到这个曲子时的羽生结弦,少年一脸懵懂的样子——“并不是很能理解故事……情节特别复杂……也许是厚重感吧,最开始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再往后就变得柔和了。只是这种柔和和我之前的节目中的柔和不太一样,有一种男儿柔情。我到现在还没能完全体会这种感情。虽然是柔和的表现,但又有一种沉着感。怎么说呢,大概是男子气概的感觉吧? 去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年轻充满活力的感觉。比那要更成熟一
图片
故事是“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但上了赛场,所有的故事,最终都成了“坚守”。
我一直觉得,《巴黎圣母院》是见证了羽生结弦从技术到心态完全成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 2012-13赛季,从仙台家乡的小儿子到加拿大蟋蟀俱乐部开始异乡受训的孤单路;从热血少年终成坚定王者,《巴黎圣母院》这套节目,一路波折、一路坎坷, 见证了这一切。
图片
十年前,属于这套节目的故事太多。那初得全日王者、但迎来的不是欢喜而是委屈的遭遇;那流感未愈上阵,只为死守日本队次年满额参加冬奥名额的含泪的拼搏;那些因年少体力不支哮喘发作,节目完成后低伏在冰上的痛楚……神奇的是,这些节目之外的东西,最终演绎了节目本身的悲壮底色。
而十年后,我们再见它。
图片
而十年后,我们再见它。
4T,4S,3F,3A3T,3A2T(rippon),3Lo,3Lz2T2T(rippon),3Lz。这是羽生结弦在最新的油管视频中完成的《巴黎圣母院》的跳跃配置,当然,这也是这套节目的原始标准配置。少年那时完成这些跳跃是有突破性的,但也是吃力的。
图片
十年后再见,跳跃已是轻盈的、完美的。而情绪的表达和演绎,则是游刃有余,甚至可以说已经抽去了“演”的成分,全然是情绪的自然释放与表达。油管会员视频不能转载,但其实在2022年Faoi神户大千秋的安可时,那样情绪丰沛的表达已可见一斑。
图片
那些无论是羽生结弦自己还是他的冰迷曾经为这套节目流过的眼泪,十年后,汹涌成更深的泪海,又回来了。
图片
这感觉很神奇,这感觉又真是太“羽生结弦”了。要知道,正如羽生结弦的教练BO叔曾经说过的,很多花滑选手(包括他自己),甚至在第二年就不记得自己上一个赛季滑得是啥了,而羽生结弦居然记得他从小到大滑过的每一个节目的每一个细节!
图片
甚至你看,不止记得,他更会把那些节目们当年留下的遗憾一一弥补,像珠宝盒里偶失了一颗串珠的珍宝,他总是记在心上,他总会把它们补齐。
关于羽生结弦和他的花滑的一切,总是有始有终。这也许是他对于花滑的“执念”之一。而关于冰迷们对他的花滑的一切想念、期待,也总是会印证这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于是我开始期待,《Origin》紫源,它何日重现?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