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直到上月仍在勤奋创作,未来或将看到他为百岁大展准备的作品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广燕
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因病于6月13日3时43分逝世,享年99岁,其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在14日公布了这一消息。子女表示将遵从其遗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如他生前所言:死后不要骨灰,希望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只需打块碑,刻上“爱,怜悯,感恩”。
图片
黄永玉生于1924年,祖籍湖南凤凰县。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精通木刻、绘画、文学,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他自幼喜爱绘画,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自学美术、文学,少年时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成为“一代鬼才”。曾创作中国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中国生肖邮票开山之作——庚申年猴。
图片
“虽然明白黄永玉先生年事已高,但当得知消息时还是很难过。”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说道。自2020年“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后,展览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巡展,6月10日才刚在厦门开展,不想却成为了黄永玉先生生前最后的一次展览。
“黄永玉先生是一位身心合一的智者,一位不拘一格的艺术大家。”近几年,吴洪亮与黄老多有交流,“黄永玉先生一直思维很清晰,为人幽默,而且非常细心周到。他也是一位最勤奋的画家,99岁高龄依然不停笔,直到上个月他还在创作,而且有的作品光是题跋至少有上百字,令人赞叹。也许未来我们会看到他为自己的百岁大展准备的作品,相信所有人都会为之惊讶。”
黄永玉代表作《阿诗玛》曾以优美的造型和清新的意境惊艳画坛,成为新中国版画艺术的经典之作。为了创作《阿诗玛》,黄永玉在云南路南县额勺依村住了两个月,将中国画的线条造型与版画的刀法结合起来,以清新明朗的风格彰显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理想和审美追求。1980年黄永玉率先设计的新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更是家喻户晓。不过,在吴洪亮看来,木刻是黄永玉先生艺术的根,是他视觉体系中的压舱石。“我们熟知黄老性格里的浪漫,但当我们真正深入研究他的艺术创作时,才知道他在版画创作中有着非常理性的一面。”
黄永玉为人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大家。著有《永玉六记》《醉八仙》《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作品。98岁的他还出了一本诗集《见笑集》,在两周时间内为每一首诗画了一幅插图。他笑言自己“两个星期赶出了一百七十多幅,有点牛皮!”也表示自己“很诚恳地出尽了力气”。
“黄永玉先生的人生充满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他始终坚持艺术创新创造,是不懈探索、守正创新的楷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无论何种形式何种语言,他的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蓬勃的生命力。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来到中央美术学院,长期在版画系任教並曾担任版画系主任,以创新的锐气推动了新中国版画艺术和版画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