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客户业绩大跌!三星电子供应商江苏新安IPO主板投资者买账吗?

2022年,江苏新安净利润冲破1亿元大关,这主要是由于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较2021年下降,因此扩展了利润空间
图片
《投资时报》研究员  李璐
智能控制器是智能终端设备的大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白色家电,都要通过智能控制器完成一系列功能、模式的指令下达。随着各行各业对智能化、自动化设备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电力电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成熟,除家电行业外,智能控制器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如汽车电子、新能源、工控等领域。
江苏新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新安)成立于1998年,深耕智能控制器行业三十余年,是行业内最早一批从事智能控制器业务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家居控制器、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新能源智能控制器等,目前已成为三星电子、松下电器、海尔智家、海信家电等全球知名智能家居厂商的核心供应商。在国内以智能控制器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中,该公司智能控制器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前三水平,并在白色家电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
近日,这家老牌智能控制器生成企业向主板提交IPO申请,目前已被上交所受理。此次IPO,该公司募资金额为7.8亿元,其中4.8亿元用于高端智能控制器生产建设项目,各1亿元用于智能控制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高精密多层电路板技改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招股书注意到,尽管该公司在白电领域市占率较高,但营收规模在行业内也不算很大,且利润率较低。公司第一大客户三星电子近年来的业绩大跌,也给江苏新安经营增长可持续性蒙上一层阴影。
针对前述情况,《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询问江苏新安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营收现波动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下称报告期),江苏新安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06亿元、25.97亿元和24.53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0.93亿元和1.22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达0.24亿元、0.93亿元和1.1亿元。整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净利润率分别为1.38%、3.67%和5.15%,利润率水平较低。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54%,虽然净利润未随营收同步下降反而增长冲破1亿元大关,但从公司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出现前述情况,主要是由于2022年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较2021年下降,扩展了利润空间。
需要关注的是,非经常性损益对江苏新安的利润影响不小,扣非后净利润增长幅度远小于归母净利润增幅。对于一家公司来说,非经常性损益并不能持续存在,因此无法保证会一直助力公司利润增长。
同时,对于江苏新安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研发费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放在行业维度,不论是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费用,江苏新安距同行业头部企业都有不小的差距,在此情况下因研发费用降低提升利润水平,似乎不是一个理想的模式。以2022年为例,公司研发人员占比为14.46%、研发费用率为3.68%,而头部企业和而泰研发人员占比高达18.88%、研发费用占比5.39%。
主营业务结构进入调整期
综合来看,江苏新安2022年营收下降与公司业务结构及行业变化有一定关系。报告期内,该公司超八成收入来自智能控制器业务,进一步细分,智能家居控制器则是公司智能控制器的第一大应用领域,报告期各期,自该领域获得收入占智能控制器业务总收入的比重均在70%以上。
2020年,该公司智能家居控制器销售收入16.52亿元,2021年同比增长9.97%至18.17亿元,但2022年却下滑至14.53亿元。IDC数据显示,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在2022年首次出现下滑,在此大市场背景及收入构成下,江苏新安2022年收入水平受到了影响。
在家电市场增长乏力背景下,江苏新安在其他行业的布局开始逐渐显露成效。2006年公司即开始涉足汽车电子领域,如今该领域已成为公司智能控制器的第二大应用领域。数据显示,报告期各期,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收入占智能控制器业务的比例分别为6.68%、9.55%和15.69%,有所攀升。同时,公司借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之机,推出了光伏逆变器产品。而近三年,新能源智能控制器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2022年,该公司的医疗智能控制器产品亦实现高速增长,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38.35%。
除智能控制器业务外,江苏新安的另一个收入来源是印制电路板业务。据招股书介绍,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规划、构建上游关键原材料PCB布局,2014年,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坤元投资设立铜陵安博,从事印刷电路板制造和销售业务。2015年10月,为解决实际控制人同一控制企业间的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吴坤元将其持有的铜陵安博40%股权转让给江苏新安。此后,经过数次股权转让,江苏新安最终获得了铜陵安博100%股权。
不过据招股书披露,2015年收购吴坤元所持铜陵安博股份时,因铜陵安博净资产低于实缴资本,经各方协商一致,转让价格为1元/注册资本。类似的情况在2018年股份收购时也存在。此收购价格意味着交易价格与铜陵安博净资产相比为溢价状态。
在2022年9月的股权收购中,中水致远资产评估公司以2021年12月31日为基准,给铜陵安博的估值为2.7亿元。而招股书披露的铜陵安博2022年末净资产为0.57亿元,假设铜陵安博2021年末与2022年末净资产未发生重大变化,那么彼时的估值增加了3倍多。
江苏新安与同业可比公司技术实力比较
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第一大客户业绩大跌
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公司自前五大客户获得的销售收入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9.02%、51.7%和47.22%,虽有下降趋势,但客户集中度仍相对较高。
在江苏新安前五大客户中,三星电子始终是第一大客户,报告期各期贡献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15亿元、6.43亿元和5.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21%、24.76%和21.25%。
据介绍,江苏新安与三星电子合作近20年,是公司在中国的核心供应商。同时,江苏新安也是三星电子在2020、2021年度发布的核心供应商名单中,中国大陆上榜的唯一一家智能控制器生产企业。可见,江苏新安对三星电子依赖度很高。
但是,这个第一大客户近年来业绩也不甚乐观。4月27日,三星电子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实现63.75万亿韩元(约合476亿美元),同比下滑18%,低于市场预估的479亿美元;营业利润为6402亿韩元(约合4.7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12万亿韩元(约合105亿美元)相比暴跌95%;净利润1.57万亿韩元(约合11.7亿美元),同比暴跌86.1%。
三星电子牵动着江苏新安四分之一的业务量,当大客户业务发展遇到困难,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江苏新安的盈利能力。
除此之外,从招股书披露的股权结构可以看出,江苏新安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吴坤元、李菊英及吴诚,三人合计持有公司64.76%的股份,合计控制73.54%的股权。而吴坤元、李菊英是夫妻关系,与吴越是父子/母子关系,也就是说一家三口持有公司超7成股权。
除吴越外,吴坤元和李菊英的女儿吴燕也曾是公司股东。2017年8月,吴坤元将江苏新安9%的股份转让给吴燕,但2021年5月,吴燕又把所有股份以0元价格转让给李菊英,江苏新安未在招股书中提及转让的原因及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