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对弈、习题精练……商汤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围棋版发布,“棋圣”聂卫平都在夸它

来自湖南的一位老先生,洋洋洒洒手写了一封三四页的亲笔信,“信辗转到我的手上,我看了以后,第一非常感动用户的热情,特别是现在一个电子时代,还有用户愿意手写信给我们。”商汤科技创新工程院院长沈徽说。
这是2022年8月商汤科技发布象棋机器人之后的事情,这位老先生下象棋很多年,是核心玩家,“很多的核心玩家下象棋,习惯于红先黑后,不管是谁执红、谁执黑都是红先黑后,包括他们打棋谱,也会遵循这个惯例。”沈徽说,颜色会影响他们的思维,针对这个,我们在后面的软件更新中增加了这样一个用户可以执黑还是执红的选择。
时隔10个月,2023年6月14日商汤科技正式推出专为学习围棋的青少年而设计的“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围棋版。这款机器人可在真实棋盘上实现围棋练习和对弈,不仅内置大量专业的AI习题,还拥有丰富的人机对弈及线上人人对弈功能。
“我很开心能有商汤这样的顶尖科技公司,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围棋机器人产品的制造中。相信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的出现能够有力促进和推动围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围棋的魅力。”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棋圣聂卫平表达了对“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围棋版的赞赏,他说,“围棋是一项博大精深的智力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现代科技的发展给围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图片
“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围棋版由奥运冠军郭晶晶首席体验代言,并得到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棋圣聂卫平的好评及体验,其专业版零售价3999元、预售价3799元,大师版零售价4999元。
死活、真假、对杀,元萝卜围棋机器人都懂
什么是死活,什么是真眼假眼,有哪些对杀的技巧,比如打劫、倒扑、接不归……这些围棋中各种招数和破解之法,不仅难不住“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围棋版,还能指导很多初学者。
据了解,商汤科技与棋院权威合作,为“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围棋版设计了科学的AI习题精练功能,首发7个级别、超过2000道精选专项习题,可覆盖从启蒙到业余五段的各阶段学员。
商汤科技创新工程院院长沈徽表示,“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围棋版不仅覆盖从业余到职业段位20个等级的19路人机对弈,同时也为初学者设置了9路和13路棋力闯关,更有超越人类专业水平的巅峰对决。
沈徽表示,所谓的套路技巧。其实是人们在千百次对弈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不是被硬性设计出来的。人下的棋的数量毕竟有限,能够总结出来的经验就这么多。不过对于AI来说,它可以在几乎无限的算力和无限的工作时间里面去总结和归纳。
“元萝卜围棋机器人在行棋的时候是遵循这样的一个状态,它在行棋的时候,会综合的考虑整个全局和相关局部的棋局要求,以及在行棋的价值、效率上选取最优解法。"
在沈徽看来,元萝卜围棋机器人还是一个情绪非常稳定的对手,“孩子在学习下棋的时候,情绪是有波动的,成年人也一样。但机器人很理性,发挥平稳。人在跟它对弈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这一点,能尽量使自己在对弈时进入一种很平和、很平衡的状态,它能给个人的修为带来一个很大的帮助。”
元萝卜围棋机器人,外观是宇航员的形象,但头盔的设计、ID、颜色形态的设计上做得更加的现代化。“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象棋的很多原有的、成熟的、值得去延续的设计,但是另外我们也有很多不同的东西,比如我们的手变得很聪明。”
沈徽表示,元萝卜围棋机器人手臂的抓取结构,专门做了很精巧的设计,包括增加了很多的传感器以及专属的计算单元去控制抓取,相比象棋机器人,“元萝卜围棋机器人软件里的电路整个是重新设计的,软件设计以及算法也是完全针对围棋的对弈、陪练以及五子棋去做的优化。”
据了解,除了围棋,元萝卜这款下棋机器人也可以下五子棋,老少皆宜,上手相对简单,是作为兴趣引导很重要的功能,“我们也针对五子棋专门做了一系列的棋力引擎和对弈的功能。五子棋有7级的棋力,也有相对简单的入门级到非常难去战胜的级别,我们详细研究了五子棋的棋规,把这些都内嵌到我们的棋力引擎设计中。”
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表示:“人类世界的围棋运动,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为特征的时代。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围棋版的推出,代表了商汤科技在围棋智能化进家庭的领域里迈出了扎实、有效的一步。希望商汤这样有远见、有定力、有干劲、有闯劲的公司继续发挥好自身优势,在这一领域达到更高境界。”
图片
元萝卜围棋机器人背后的创新和攻关
相比2022年8月发布的萝卜象棋机器人,技术和设计上有哪些突破?
“这样一个机器人其实具有相当的技术复杂度,它是一个综合的复杂度,不是一个特定的领域上面单点的突破,是整个系统工程的突破。”商汤科技创新工程院院长沈徽表示,这中间至少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从棋类来说,围棋是难度蛮大的运动,棋盘19×19,一共有361个位置,棋子数量非常多。“一个机器人的形态,从机械臂去实体棋盘去取放棋子,要求更高精度,这是机械臂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其次,围棋棋子走一步,可能导致棋局上多个棋子的变化,比如说吃子,我走一步吃掉了5个子,实际上在盘面上发生了6个棋子的变化。这时,如果机械臂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棋子,那么效率和用户的体验会变得比较差。
此外,围棋跟象棋、国象、军棋有很大不同,比如下象棋时吃了对方一个子,只需要把这个子从棋盘上挪掉,“在2D二维平面上,相对可控,机械臂处理起来相对简单”。但是围棋,要从棋盘外面的棋碗里,有时候甚至要从两个棋碗,黑、白棋碗里面取子或者放子,然后再把它放到棋盘上。棋碗本身是个三维结构,并且在三维的结构里面,棋子摆放完全没有规律,它可以横着、竖着、斜着、叠在一起等,是随机的,这种情况下,机械臂比较能够去准确的取到一个甚至多个棋子,从棋碗里拿出来放到棋盘上,其实难度是非常大的。”
“事实上,我们光是迭代机械臂上的抓取机构和相应的棋碗,大概至少做了5-10个不同的设计。”沈徽说,同时在整个下棋的过程,还涉及到机械臂的机械电子设计以及手眼协调和算法。
沈徽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棋子的设计并不是仅仅考虑棋子的手感、棋子的大小、棋子的形状和质感,实际上棋子的设计本身涉及到跟机械臂的配合,跟视觉算法之间的配合,如何能够很好的去识别定位、抓取、落子取子,以及它跟我们整个产品的包装、产品的重量等等方面综合考量以后,我们才能确定棋子应该做成什么形状、什么重量、什么样的内部和外部的设计,所以棋子是产品里面最简单的部件之一了。
“围棋本身是需要巨大算力的运动。比方说2016、2017年AlphaGo已经在用AI的办法去解决围棋问题做到了突破,但他们没有做到的突破是:如何把这个能力带到千家万户去,把一个很大算力要求的游戏塞到一个很小实体里面去。“沈徽说。
“我觉得还是要感谢AlphaGo,开创了一个新的AI算法思路,能够把围棋历史上很难的问题,用人工智能的办法解决。”沈徽说,商汤科技的元萝卜围棋机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又往前再走了一步,这里面包括下棋引擎的迭代和优化,这里就包括三类:
一类是相对低段位一点的引擎,针对一些初学者或者低段位玩家,体现在前端的嵌入式芯片里。
第二类是针对非常强的高段位的职业选手,有些9段,甚至强9段的选手,在高段位的关卡或者是在巅峰对决的场景里,元萝卜围棋机器人调用云端服务器的算力去支持玩家的棋力需求。
第三类是针对围棋的死活题或者吃子题、对杀题等AI习题精炼功能,有专门的场景优化的陪练引擎,通过优化前端设备,元萝卜围棋机器人能够在用户走出正确和错误招数的时候,做出相应的应对或返工,给用户一个很好的去分析题目、理解这题目的机会。
“我们其实是三类场景、若干个引擎的一个组合,然后针对不同的需求及难度,去调用不同的计算资源去做,这样才能达到极大降低算力要求的成本,同时又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的场景和水平下的需求。”沈徽说。
把AI带进千家万户,重新定义未来的家用机器人
图片
“从超大的数据中心到小巧的家用机器人,‘元萝卜’的背后源于算力的巨大进步、极高的手眼协同精度和强大的工程创新成果,完成了从极大到极小的巨变,从而把AI带进千家万户。我们希望以‘元萝卜’重新定义未来的家用机器人,不仅为家庭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也为围棋国粹注入新的生机,推动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说。
商汤科技创新工程院院长沈徽表示,“元萝卜”这条线是面向消费者的,“我们的愿景是把智能机器人技术带到千家万户,适用于千家万户的场景,所以说它是一款消费级的产品。”
图片
目前主流的围棋软件app其实并不少,在学棋、练棋方面,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能带来哪些独到的价值?
沈徽谈及个人的经历,他在1985年观看第一届中日围棋对抗赛,当时聂旋风横扫日本棋坛,中国前三场对抗赛大获全胜,非常激动人心,沈徽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下围棋的。
相比在手机或平台上下棋,“从我个人的感受,包括我和职业棋手、学习的孩子家长交流,也发现在实际的棋盘上走棋会更加深思熟虑,减少所谓的随手棋。而对围棋而言,很多时候一招走错了就满盘皆输。”沈徽说。
其次是刚需,保护视力。学习围棋,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不仅需要在课堂得到老师的专业讲授,更需要在回到家中后进行大量练习并获得及时有效的专业指导,同时在真实对弈场景中锻炼综合能力。不仅如此,在少则几十分钟多则数小时的超长棋局中,对孩子的用眼健康也带来极大挑战。
此外,下棋是需要极大专注力的运动,下棋本身就是培养一个人深度的思考,减少干扰非常的重要。“电子设备很大的问题是它有太多的噪音,一会弹出来一个通知,一会可能又转到另外APP上面去玩点别的东西了,或者看个视频之类的。”沈徽说,元萝卜机器人是专门用来做对弈和陪练的设备,孩子去跟它去做交互的时候会非常专注,因为它就是一个沉浸式的体验。
在沈徽看来,“真正把一个下围棋的机器人带进家庭,千家万户能够去享受它、能够付得起,这种产品我是没有看到的。可能大家会看到一些展览会、科技馆,有一些大型的工业机械臂加上一个服务器,或者再加上一些摄像头去做了一个能下围棋的技术原型,这样的东西可能会在某些地方看到,但它不是一个能够真正走到家庭的产品。”
而要把产品做到消费级,这里有几个刚性需求,第一是它能够满足用户的场景需求,是一个完整产品;第二是用户买得起,不能是一个曲高和寡的东西,尤其是围棋或者象棋这种很大众化的全民运动。“我们希望能够触达更多广泛用户,所以价格一定是亲民价格。”沈徽说。